冲突话题,不该成为综艺的“标配”

发布时间:2025-09-05 08:32

主动解决问题,不要让问题升级成为冲突。 #生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冲突预防#

盘点近期热门网络电视综艺节目,会发现热度榜前几名正呈现口碑的两极分化。一边是《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和《这!就是街舞》第三季的圆满收官;另一边则是《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心动的信号》第三季以及《中国新说唱2020》的争议在网络频频刷屏。

匆忙录制上线,评分一路走低跌至4.5分的《中国新说唱2020》,诠释着对小众音乐暴力开发的“再而衰、三而竭”,全凭话题营销强撑。开播不过两集的《演员请就位》第二季,虽成功凭借“评委吵架” “选手不屑”登顶微博热搜。然而,这种打着比拼演技旗号,走回真人秀炮制冲突,玩弄规则的做法,显然触怒了受众,成就流量同时,也让节目口碑一落千丈。

对于综艺人来说,是走回真人秀炮制冲突、甚至是恶意剪辑的老路,还是突出重围,用创意和高水准制作杀出一条差异化竞争的血路?这既取决于制作者与平台方对待观众的诚意与匠心,更取决于驾驭节目实现价值引领的能力与水平——别让炮制冲突话题,成为综艺的“标配”。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中,率性的民谣乐队“五条人”以松弛的表演方式和音乐态度赢得观众缘,成就了节目热度和话题。

“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争论)”“黄奕被郭敬明点评时的表情”“尔冬升吃瓜”“大鹏的主持站队”……这不是什么娱乐圈“口水战”,而是号称“向行业输送优质、有潜力的优秀演员”的竞演类综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贡献的微博热搜话题。

要知道,节目播出首期,网友还在为导演尔冬升对于流量明星“连五官都还没搞清楚怎样用技巧控制”“靠样子是没用的”的辛辣点评而叫好。围绕嘉宾“开撕”的内容很快让节目口碑急转直下。

如此综艺破圈,观众见怪不怪。原本主打治愈与浪漫的《花儿与少年》,依靠剪辑呈现一出出女明星“宫心计”,被网友讽为“花学”。到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平台又“故技重施”,原本是女性间的惺惺相惜演变成台上台下的暗流涌动。成就每集一“爆点”的代价是,几乎每位女嘉宾都遭遇网友“心机”“戏精”的批评。如此种种,让人不禁发问,什么时候起,曝“黑料”、炮制“开撕”场面成了综艺的“标配”?

曾几何时,大银幕“烂片营销”风光过几年。然而当观众成长、审美提升之后,如法炮制的《摆渡人》《爵迹》,在《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硬核佳片面前黯然退场,让电影人抛开对流量明星与话题营销的执念,正视品质与口碑的力量。

梳理综艺发展轨迹,也是一样。究其原因,是打着纠偏影视圈娱乐圈痛点的旗号,行真人秀夸张炒作、制造流量偶像与实力艺人对立之实。这种综艺套路,无论是对于参与其中的选手,还是观众,都缺乏诚意和尊重。

回头看,这些综艺一定要靠与核心内容无关的勾心斗角才能赢得关注吗?竞技类真人秀一定要靠制造冲突的“剪刀手”和恶俗话题营销生存吗?刚刚收官的《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无心插柳”或许能给予综艺人一些参考。在激烈的淘汰赛制之中,率性真诚的民谣乐队“五条人”反而以松弛的表演方式和音乐态度赢得观众缘。无需节目制造话题,他们轻松成为社交平台的话题焦点。而另一边,《这!就是街舞》对街舞的兼具观赏与专业的舞台呈现,让网友自发将优秀选手和作品“赞”上热搜。

说到底,借力小众文化、纠偏影视行业痛点,本可以打出一手漂亮综艺牌,但若在制作和营销上,仍以恶意炮制冲突话题来维持热度,那么“开撕综艺”必将迎来和“烂片营销”一样的退场命运。 文图据《文汇报》

来源: 大连晚报

网址:冲突话题,不该成为综艺的“标配” https://klqsh.com/news/view/218050

相关内容

董璇张维伊综艺争吵引热议:真人秀冲突背后的剧本逻辑与观众觉醒
不够怪的家庭综艺,得不到话题青睐了?
综艺《我们的爸爸》阵容官宣,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
2025综艺:综N代依赖IP价值,新综艺需制造话题爆点!
话题爆棚却停播的四档综艺,前三档让人可惜,最后一档早该停播
要话题却被流量反噬 动机不纯的演技类综艺正在崩坏 怎么办?
综艺圈又炸锅了。 袁立突然在...@不想听说不清的动态
张艺兴来沪宣传《不说话的爱》:我想打破偶像不能成为好演员的成见
综艺圈话题C位争夺战开始了
揭秘!韩国深夜综艺的大胆话题背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