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探险事故频发,如何规范管理“越界”行为
冒险故事:每次成功的户外探险都有可能成为难忘的故事。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旅行探索乐趣# #户外探险乐趣#
户外探险事故频发,如何规范管理“越界”行为
2025年07月30日 07:01 来源:深圳特区报 钟智维
进入暑期,和气温一起攀升的还有户外运动的热度。一些未曾经过旅游开发,甚至人迹罕至的区域,成了互联网上的“小众线路”“极限之旅”“此生必去”。但与此同时,与旷野的诱惑一同而来的还有危险,失联、遇险甚至遇难事件不时发生。如何规范管理“越界”行为,网友各抒己见。
@安广禄:属于正常旅游而意外受困的游客,应该得到无偿救援,而那些不听劝阻,随意“探险”,或不按要求操作而受困的,应该承担救援费用,至少应该承担一部分。
@Thuban9:支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探险、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进行重罚,这样才能让一些人长记性。
@Irene~玲:推行有偿救援,可以有效减少“任性”行为。
@我会找到幸福:参与户外活动最好选择专业团队,一方面是装备齐全,另一方面出行路线相对安全,也可以相互照应。
@平凡:部分人缺乏量力而行、敬畏自然的意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很有必要。同时,还需大幅增加“任性成本”,例如经济成本。
@周娜无忧871:让遵守规则者受益,让破坏规则者担责,这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建议通过严格的管控和明晰的处罚,对“越界”行为进行规范。只有提高处罚力度,才能让任性者真正产生痛感,理性才能成为一种自觉选择。
@浍火:景区或保护区管理方需升级技防措施,如安装红外监控、无人机巡逻,阻止违规探险行为。
@寻人总动员鸣井:社交平台要对“网红野景点”“户外探险”等相关内容进行限流。
(整理:钟智维)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户外探险事故频发,如何规范管理“越界”行为 https://klqsh.com/news/view/219422
相关内容
#如何规范户外旅行探...户外运动如何更规范、更安全
户外探险装备有哪些 户外探险危险吗
户外探险安全:法律与责任并行
锐评|户外探险玩的不是专闯禁区
夏季户外探险安全指南:防范风险与掌握技巧
中国探险协会《探险者行为指南》等三项探险领域标准 正式发布
“挑战无人区”?户外探险不能拿生命冒险
户外探险与冒险旅游指南.pptx
户外探险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