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理解《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的规定 #生活知识# #法律#
导读:劳动合同中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劳动法》。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
劳动合同是在工作之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一种合同,里面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工作者的规范,及规定了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也规定了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工作的时候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工资和休假等等,这些在劳动合同法中都有规定。工作之前签订劳动合同,便于规范工作。
《劳动法》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相关规定如下: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还是比较明确的。国家规定每天的工作时间为八小时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是四小时且最少享受一天休假。法定节假日是应该休假,如果加班的话,需要支付双薪甚至三薪,作为劳动者的话是需要及时的了解的,此时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址:劳动合同中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https://klqsh.com/news/view/220316
相关内容
健康养生: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各种情况的带薪年假怎么算?年休假能休几天?工资折算?哪些情形不能休年休假?
如何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中小学生如何安排寒假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中医院诊断证明写“建议休息”,员工能以此要求公司批准病假吗?
从“休闲劳动化”到“劳动休闲化”:数字时代劳动的新想象
工休计划:安排工作与休息平衡
如何在忙碌工作中找到合理的休息与工作平衡?
休病假绩效工资怎么算
什么是季节性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