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精神障碍的自我调节三部曲:从背景到危机干预

发布时间:2025-09-06 07:33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危机干预心理学#

01应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背景

近年来,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根据2019年的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一生中会面临精神障碍,在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面临精神障碍的困扰,而近一成的人在最近一年内就曾遭受过精神障碍的侵袭。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尤为突出,其终生患病率高达7.57%,12月患病率也达到了4.98%。

精神心理障碍更多地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对此,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李洁主任医师指出,虽然部分精神心理障碍与生物学因素有关,如遗传等,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障碍更多地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带来的压力密切相关,而这些压力又可能源于人格特质、家庭、工作、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02自我调节的三部曲

面对这些压力源,我们可以通过身体、认知和行为三方面的调节来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并保持身心健康。

◇ 身体调节的方法

在身体调节方面,李洁建议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压力。深呼吸、饮用清凉饮品、正念练习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提升心理韧性。例如,当感到焦虑或愤怒时,可以通过深呼吸、饮用清凉饮品或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来为大脑降温。此外,睡前熏香、与亲朋好友拥抱、进行蝴蝶拍和正念练习等也都是有效的压力疏解方法。特别是蝴蝶拍,这种自我安抚的方式能够通过轻拍自己来传递被关心、被爱的信号,从而帮助我们建立安全感并稳定情绪。

◇ 认知调节的策略

改变认知方式,从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增强心理韧性并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反应。这需要我们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乐观的心态,并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 行为调节的力量

行为调节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行为调节是应对压力的重要手段,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是笑。“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这句话确实有道理。真正的笑容,包括嘴角上扬、颧骨肌肉提升和眼角肌肉上扬,能激发大脑产生积极的神经递质。因此,我们要开怀大笑,让大脑感受到真正的喜悦。此外,参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日常活动,如烹饪拿手菜肴并获得家人的赞扬,也能促使大脑释放令人愉悦的神经递质,从而有助于缓解压力。同时,加强与家人的沟通、倾诉与倾听,以及自我表扬,对于女性来说通常做得较好。

03理性认知与负性思维

◇ 负性思维的表现

“问题本身并非关键,我们如何看待问题才是核心。包括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选择性注意等思维模式易带来负面情绪。”常见的负性思维包括:绝对化要求,即期望所有事情都顺从自己的意愿,如“我必须成功”或“所有人都必须喜欢我”;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选择性注意,仅凭个别事情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价值;个人化,过度承担责任;“糟糕至极”的想法,凡事都往坏处想,表现得消极悲观。

◇ 理性认知的培养

通过自信、感恩和正向思维,逐步替代负性思维,增强心理韧性。”理性认知则包括:无需追求完美,“我”值得拥有所有美好的事物;自信满满,坚信“你的关注方向决定你的幸福感”;真正心怀感恩;释放执着的压力;以及时常想想自己的幸福之事。

04危机干预与专业帮助

◇ 行为调节的应用

微笑和愉快的活动可以激活积极神经递质,缓解压力。”

◇ 寻求专业帮助的必要性

李洁主任进一步强调,自我调节式的压力管理适用于处理一般的成长困惑和适应性挑战。然而,在极端情况下,如产生自杀念头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和心理援助热线的支持。若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正面临巨大的应激创伤、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机,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进行危机干预。同时,也可拨打心理危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寻求专家的即时支持,该热线7×24小时全天候免费服务。

举报/反馈

网址:应对精神障碍的自我调节三部曲:从背景到危机干预 https://klqsh.com/news/view/220689

相关内容

人格障碍症算精神病吗
我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
边缘性人格障碍音乐疗愈机制
精神障碍自己怎么调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护理培训课件.pptx
家庭护理在精神障碍康复中的关键作用与实施策略
人格障碍及心理异常的调适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教育课件.pptx
南街社区举办“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知识讲座
关注老年期焦虑障碍,尽享阳光快乐晚年——专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毛佩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