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友2的一些碎碎念
两个鸡蛋碰一起,一个叫碎碎念,另一个叫大笨蛋。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日常幽默故事#
我是芒果系综艺的爱好者,脱口秀是芒果外唯数不多每年会追的节目。去年两边都看偏爱这边(偏好笑果系),今年第一赛段发现两边段子查重率过高被迫暂时舍弃隔壁。
1.嘉宾。今年的嘉宾是历届脱口秀节目最好的组合,气氛大王大老师也一改上季手松的形象严格拍灯,本来作为流量明星的李宇春意外适合脱口秀,真正愿意花心思了解演员。鲁豫老师擅长解构文本,罗永浩是综艺节目里难得的活人,每个人都担负起大局观角色。
2.笑友团票数。我可能是全网少数支持前三赛段导师一灯十票的小众姐。今年新人比往届都强,而老人们绝大多数在前期倚仗观众缘摆烂,却获得比同场竞技中明显更优秀的新人更高的票数。脱口秀是小圈子但也慢慢粉圈化,导师高占比一定程度削弱老人粉丝抱团的行为(纯属我个人恶意揣测,但前三赛段录制期间节目没播出,新人有天然劣势)。不足的是虽然这届笑友团很专业,但难免世故,并没有完全承担起“无关演员仅针对段子本身质量”而该有的大局观。
3.赛制。我又是少数觉得这季前期不如第一季的小众姐。这季可能参赛选手实在太多,整整多了一个赛段,前期淘汰人数又少,很多在脱口秀确实没那么有天赋的演员硬着头皮演了好几轮。对表演沉闷的演员缺乏耐心,比起好演员被淘汰我更难忍受“大量”喜剧技巧不够娴熟的演员占用节目时长。该淘汰的选手就不必降低晋级门槛,两个节目看多了会累,而且拉低整体印象。
4.演员质量。两个节目选择观看这边,最重要的是发现今年线下几位冠军小奇,候智元都来了脱友,而隔壁只抢到同一个比赛的亚军。优质演员明显这边的质量高于隔壁(从我线下听过隔壁新人演员的表演得出的结论)。老人演员两边在前期都不给力有点吃老本(包括我最喜欢的几位老人)。前三期提前被淘汰的意难平演员,上季是鸭绒,这季是邱月(听过邱月的专场非常可惜她早早被淘汰),新人在节目播出前真的很吃亏,所以一定把最炸的段子在前期就拿出来啊!
5.话题和梗。我是坚持认为脱口秀一定要好笑的观众,并且对某些话题(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对立,地域歧视,职场,原生家庭,直播/爱豆/娱乐圈),某些用烂的梗(笑果离婚/喝酒/退赛梗,张绍刚/鲁豫/何炅,中国男足,ootd,labubu,mbti,网络口水歌,西湖醋鱼等)接受度很低,除非能讲出新花样(比如前两个赛段候智元的职场段子,小块以资本家为视角的职场,李文半决赛段子。小帕和小利第一赛段原生家庭,孙书恒第三赛段道德缺陷)。但是撞梗太多了啊!两边节目同一周播出的就有大量重复梗,同一个节目不同演员也撞梗,共用素材库,第一个使用的会有惊喜,后面再听就没劲了。不知道是编剧的手笔还是几个演员私下互相改稿,或者就这么不凑巧灵机一动想一块了,反正后讲的人吃亏。至少我听到重复梗的反馈是负面的。
6.舞台设计。两边节目的舞台设计分别是两个极端,一边花里胡哨完全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听段子,另一边空荡荡感觉绝大多数场子冷冷的(事实上参与过一期录制,线下效果并没有比线上看上去更炸,因此对其他所谓线下很炸的repo持怀疑态度)。第一季和以前脱口秀大会的场子就挺合适,下季舞台导演要不要考虑中和下设计。
7.剪辑。今年的前后采比较克制,没有铺天盖地的商业互吹,点到为止又不刻意煽情。但我还蛮喜欢看花絮的,下季可以把花絮剪到加更吗?现在三五分钟一小节的花絮片段太零碎了
8.一些有记忆点的演员:
(1)小四爷。今年最惊喜的演员是小四爷,前三篇精彩程度可以让我反复安利周围人看。《陋室铭》前一半我并不喜欢,墙体刷白和外来蜈蚣人员很破的谐音梗。“何陋之有”是点睛之笔,优秀得太突出了以至于结束时误以为全篇都很精彩。最喜欢《一顿饭的钱》和《保质期》。结构和出梗方式上我更喜欢《一顿饭的钱》,恰到好处的口音强化个人标签,大概是本季最魔性的表演。《保质期》是体感上唯一一篇我一开始就听进去的表演,前两段的前半部分笑点都有点生硬,而这篇从头到尾都很工整好笑。虽然也有部分谐音梗但用得比较巧妙,收尾让这小子上高度了,全篇挑不出毛病。《催婚》全程没笑过,文本并不差不是他的问题,事实证明就算是我很喜欢的演员讲我不感兴趣的题材我也很难放下偏见去欣赏。决赛《同事吃饭》的段子体感比《催婚》好,至少可以是270+的水平?决赛观众投票比半决赛克制好多,同一个演员相差不大的段子分差特别离谱。今年对我个人来讲最惊艳的新人选手,两边节目最喜欢的选手。
(2)小奇。新人演员里另一颗明珠,线下单立人比赛的冠军。因为他才选择先看腾讯的,并在早期对他抱有最大的夺冠期待。前两个段子线下都看过,《中专生》线下看爆笑,《老家房价》和《寺庙》感觉现场有点冷,不至于这么低票数。《约会》《多动症》《中专生情书》三篇连炸,能拿到两次全赛段最高分一次第二非常了不起!很可惜决赛第二轮选择几乎可以预见不会高分的《原声家庭》的段子,等于放弃冲冠了哇!
(3)张骏。不算新人演员但今年蜕变得令人眼前一亮,前四个段子质量都非常高,虽然只有《知识不耐受》获得配得上他段子质量的分数。张骏每次段子都有很独特的视角解读,小众观点但又会让人恍然“哦~确实如此”。“朱元璋其实很松弛的”“东亚人不能纯玩”“豆汁走不出二环”“濒危美食=旺铺招租”“包括电子烟”“MBTI是HAFO”“原来我是个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脆弱男宝”,金句太多了张骏真的是宝藏脱口秀演员。而且表演很有质感,不会太浮夸但又很形象,每个段子都值得反复品味。每段表演都是冠军之作,结构完整,角度新颖,善用肢体表达,今年的文本之王。
(4)何广智。传统脱口秀的代表,初代穷门掌门,何派创始人,旧脱口秀时代到现在少数还保持高质量创作水准的演员。今年总体感觉不如去年,《营销号》这篇非常不喜欢,极其偷懒敷衍。最爱的是《养猫》,巧妙的双关,精炼的表达,善用比喻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来回跳脱,极强的文字功底。其次是《体检》,我不反感内部梗,相比融网络梗,内部梗至少对我是新鲜的(离婚梗等除外),但凡认真追过一两季就没有理解门槛,全篇是很简单的搞笑。决赛两篇也是稳扎稳打的文本,表演节奏和气口都非常娴熟,今年发挥最稳定的演员之一。
(5)漫才兄弟。去年最惊喜的演员,00后很有灵气的天赋型演员,在他们之前从来看不进去漫才。期待太高今年前三个段子很失望,《健康小课堂》要脱粉的程度,内部梗谐音梗网络口水歌,漫才最遭人嫌的刻意装傻捉弄对方,重复对话在这季尽数体现,我果然骨子里还是不爱漫才。后几个段子渐入佳境,《特工》吐槽鬼的部分特别喜欢,梗又密又炸。《追尾》是一场艺术突破,节奏把控和表演力度拿捏非常准确,且没有为此牺牲笑点。不过肉眼可见创作时间有限打磨不够精炼。最喜欢的还是决赛第一场《探案》又让我垂直回坑,令人舒服的节奏,天马行空的包袱,神经病一样源源不断的梗,有第一季的灵气。不管文本型还是表演型,我真正在意的是成熟度和新鲜感,哥俩毕竟功底深厚即使在我看来不太好的作品也有设计精巧的包袱,轻盈无负担的搞笑,而且不可复制。今年段子还几乎都是现写的,在他们身上我很少有撞梗的不适感,天才少年神奇的脑回路。
(6)李文。可能知道他是我朋友的学弟后爱屋及乌,对李文每期的表演都很满意。这季单口演员中节奏最好的!表演性很强,讲故事能力一绝,朱老师刘叔叔惟妙惟肖很有画面感,澡堂唱歌演我本人。适度文化梗但没有刻意卖弄,“肯尼迪没有脑袋”我笑得头掉。干净清爽大学生,存在感低是因为他没有攻击性吧?单论表演根本不输那些有观众缘的老人,完全具备进决赛第二轮的实力。
如果有幸被节目策划人员看到,希望明年在拓宽脱口秀话题边界的同时,多找一些喜剧技巧娴熟的纯好笑演员好吗?也有一部分的声音不想看节目的时候被教育。
网址:脱友2的一些碎碎念 https://klqsh.com/news/view/221176
相关内容
简约日常碎片的朋友圈文案雪饼猴劝小孩上学开启碎碎念模式
丹东凤城农机粉碎机
开播即登综艺热榜第一!《脱友2》一出手,便成脱口秀新标杆
大S去世圈内外好友都心碎!
热闻|石家庄乐队演出当众脱裤子?官方回应!网友:毫无底线,震碎三观
生活碎片:朋友圈的每日打卡
吴京还是那个吴京,网友已经不是那一代网友 战狼滤镜的碎裂
如何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管理?碎片化时间管理的技巧有哪些?
李湘因一条碎花裙再登热搜,网友热议时尚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