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慕容洞唐
整理编辑:拓跋煌岐
之前笔者在某传媒公司听到过一句话,一定要少写一些凉州文化凉州学的文章,万一把东西都写完了,以后没东西可写了,该怎么办?现在回想这句话,我得出一个结论。没东西可写,大概是没有成长。一个人工作十年,是有十年的经验,还是一个经验用了十年?这个问题,笔者很早就有思索。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如何提前10年准备应对在未来即将出现的职业倦怠与身份焦虑?在经历了一些事物之后,我研磨心志终得三事以立命:习经籍以致智慧树、强体魄以固根基枝、营财富以砺意志叶。但这样的总结,未免有些过于潦草。于是慕容洞唐决定和拓跋煌岐再次合作撰文,整理了100多个个人成长核心概念的关键词系统性解析。
快乐 (Happiness/Joy) 被笔者列为了第15个关键词。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人生追求的不仅是短暂的、由外部刺激带来的快乐,更是源于内心、与“意义(Meaning)”和“价值 (Value)”相关联的深层“幸福感(Happiness/Well-being)”。慕容洞唐一直坚信“快乐(Pleasure)”并非纯粹是外部刺激的被动结果,而是一种可以被认知、练习和增强的主动技能。
人应当要主动一些,去合理合法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比如说,通过价值“创造(Creation)”、解决“问题(Problem)”、帮助他人等活动获得的满足感。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快乐的短暂的易逝的,但通过人个体的努力和对趋势的精确判断就可以制造产生一系列快乐的小事,串联起来就可以获取“幸福 (Well-being/Happiness)”。
将“快乐(Pleasure)”视为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Ability)”,而非纯粹等待外部给予,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观点。比如能够互相创造快乐情绪价值的夫妻之间,往往婚姻关系也会更持久,因为夫妻之间可以逐步理解到幸福。而不能一起愉快玩耍的夫妻之间,大概率都会走向失败的婚姻,因为无法一起制作快乐了。
因为笔者在两性心理学方面一直是个小白,所以我对人与人之间快乐的交流交往这个议项很上心。我甚至查阅了《Journal of Couple & Relationship Therapy(情侣与关系治疗杂志)》等专业资料,才得知拥有高质量亲密关系的伴侣通常具备一系列可学习的“关系能力”(competencies),如沟通、冲突解决、了解伴侣、性与浪漫等。这无疑印证了笔者在文章开头的假设:“快乐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主动技能。”
我翻阅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庄哲学,也谈到过快乐。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知足常乐"和"无为",强调减少欲望、顺应自然。老子认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但又不是想干什么干什么"就是快乐。庄子则提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教导人们要有包容一切的大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我觉得老庄已经说到了快乐的本质,但还是不够表述精准。我想了想应该这样来解释:快乐并非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弹性乐观",即在保持对外界真实性的感知的同时,避免过度沉溺于负面情绪。
实不相瞒,慕容洞唐曾经是一个非常不快乐的人。我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这样,将快乐的低唤醒度(low-arousal)变成高唤醒度(high-arousal)的呢?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鄙陋,意识到快乐(Happiness/Joy)也是有文化多样性的。快乐是先天遗传倾向与后天环境、个人行为选择之间动态互动的结果。快乐与我们的身心健康、职业成功和人际和谐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复杂的反馈系统。
今天这篇文章的思绪,就先到这里。笔者将会持续关注“快乐”这个词汇背会复杂的文化现象(后续这个文章还会继续更新)。祝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本文作者简介:慕容洞唐,又称慕容若望,凉州籍辞赋大家。主攻凉州学、北京学、上海学、杭州学、浙学、凉州词学、凉州赋学、凉州将军学、吐谷浑学、粟特学、突厥学、鲜卑学、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史研究及凉州文化和洛阳文化的的数字化信息检索和知识可视化。
本文编辑简介:拓跋煌岐,又名张煌岐,前凉控股集团(QHG)董事长,凉武王张轨四十九世孙姑臧张氏建康房,隅川控股集团(SHG)执行董事,魏勒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宝全球行商顾问,执天资本全球联合创始人,易经大师,轻重学创始人,仙道太学主编,九兵修道士,致力于凉州IP的商业价值转化与全球推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