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饮食习惯要从婴儿早期开始培养,家长应注意培养婴儿广泛的味觉适应能力,锻炼正常的咀嚼功能,建立适宜的就餐规律。早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保证儿童营养摄入均衡,而且有利于儿童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培养。
婴儿时期
在4—6个月时添加强化铁的米粉,其次引入根茎类蔬菜、水果,食物质地为泥状,用勺喂养,适应每种新食物宜尝试10—15次,直至婴儿逐渐接受一种食物再去尝试另一种新食物。
7—9个月龄时可以添加米粉、稠粥、面条、碎菜、水果、肉泥、肝泥、动物血等食品,食物质地应为碎末状、条状食物,宝宝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锻炼咀嚼能力。
10—12月龄时添加食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多,食物质地为碎块、丁块状、指状食物,让宝宝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子喝奶,每日和成人同桌进餐1—2次。
幼儿期
1、进食方式:12月龄的幼儿应该开始练习自己用餐具进食,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和正确反应能力。1—2岁幼儿应分餐进食,2岁后儿童应独立进食。
2、进食行为:应定时、定点、定量进餐,每次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进食过程中应避免边吃边玩、边看电视,不要追逐喂养,不要用奶瓶喝奶,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
3、饮食环境:家人围坐就餐是儿童学习自主进食的最佳方式,应为儿童提供轻松、愉悦的良好进餐环境和气氛,避免进餐时恐吓、训斥和打骂儿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