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老师de微信公众号
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 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解读(之一)
课
程
标
准
解
读
立象以尽意
情动而辞发
杭州师范大学 王崧舟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彭才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文学活动长期担负着文化传承、语言教育、社会认知等使命,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在语文课程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并对该任务群的价值定位、学习内容及教学建议作了专门阐述, 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自诞生以来首次以单列形式明确了文学活动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与要求。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解读(之一)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解读(之二)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解读(之三)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解读(之四)
王崧舟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解读(一)
王崧舟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解读(二)
王崧舟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解读(三)
王崧舟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解读(四)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之一)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之二)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之三)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之四)
一、内涵与价值:
为审美学语文
2022年版课标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六个学习任务群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存在多重对应关系,同时又各自具有特定的育人功能,在发展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语文关键能力方面各有侧重。
关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价值与定位,2022年版课标这样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本任务群的课程意义和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根本意义在于为美好人性奠基
关于文学的意义,巴金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我永远不会忘记高尔基的名言:‘一般人都承认文学的目的是要使人变得更好。’”对此,他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这样认为:“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让我们看见更多的光明”。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形式,之所以被人类选中,就是因为它有利于人性的净化与升华。教育实践一再证明,文学正是以其鲜明的审美特性在净化与升华人性方面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毫无疑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宝库。它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以及优美、典范的语言,教育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的人性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在立德树人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正是通过它的审美内容和形式发挥着独特的、具有奠基性质的作用。
(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有助于全面提升语言运用素养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智力成果。文学语言以民族共同语为基础,经过作家的精心加工、提炼而成,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学语言代表了一个民族最高的语言成就,是民族共同语中的皇冠。相较于其它语言类型,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表现力是无与伦比的。文学作品使用一切修辞手法,文学积极的修辞态度和语言的神奇魅力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无疑是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言审美品质、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重要途径。诚如曹文轩所说:“如果我们能透彻地理解文学的意义,就能拥有得体的、含义丰富的、生动迷人的、关于文学的语文课”。而这一切,都必须以文学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根本。因为,文学语言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三)“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文学具有文化传承、语言教育、社会认知、审美熏陶等多重功能。首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传统,文学创作必然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质,阅读与欣赏本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阅读与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其次,通过文学阅读,可以在文学作品构成的情景中超越时空限制,认识多样社会,理解不同人生,从而获得对世界的间接经验和认知。再次,文学饱含了作者的人生经验与智慧,在阅读过程中,分享作者的认识与思考,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自然受到思想启迪与情感熏陶。最后,文学作为审美活动,作家在写作时总会将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富有意味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艺术表达具有强大的审美力。因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有助于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过文学与汉语分科的短暂实验,实验保护了文学教育的独立性,为文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世纪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得到张扬,文学教育得到重视,但2001版课标以及2011版课标都是将文学教育的要求放在阅读教学中,与语文学习的其他内容一起提出。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作为独立的任务群设置,并提出专门的任务与要求。 这意味着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独立确立。随着该任务群的开启,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将与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的教学区别开来,对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鉴赏力和创造力将发挥更大作用。
(未完待续)
1
敲黑板!微信改版啦!请大家将我们设为 “星标”,方便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不然就要跟我们走散喽!方法如下:
2
3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在文末点个 “在看”!
编辑:泡泡糖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文本来源:王崧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