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提醒,“这3类”卡要被清理,有钱也不行,别不当回事

发布时间:2025-09-08 18:35

钱包和信用卡:现金、银行卡、旅行支票,不要把所有钱都放在同一个地方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旅行必备清单#

上个月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我的一张很少用的储蓄卡即将被清理,需要我去银行激活,否则将被注销。本以为这只是银行的营销短信,没太放在心上。直到前几天去取钱时,柜员告诉我那张卡真的已被系统自动冻结,想重新启用需要补办。看着手中一大把银行卡,我才意识到卡片清理已悄然来临。

银行卡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金融工具之一,几乎人手多张。据中国银行业协会2025年3月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银行卡发行量达到95.3亿张,人均持有6.8张。而与此同时,长期闲置不用的卡片也不在少数,占比高达38%。这些沉睡的银行卡不仅占用金融资源,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近期,多家银行已经开始大规模清理长期不使用的银行卡。从银行业内部获悉的信息显示,2025年下半年将是银行卡清理的高峰期,预计将有超过2亿张银行卡被注销或限制使用。这次清理行动主要针对三类银行卡,无论卡内有多少余额,都可能被清理,这引起了广大持卡人的关注和担忧。

那么,哪三类卡将被清理?清理后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析。

第一类:长期睡眠卡。所谓睡眠卡,是指连续一段时间没有任何交易记录的银行卡。根据银行业协会的最新标准,连续3年没有任何主动交易记录的银行卡,将被定义为"深度睡眠卡",银行有权对其进行账户状态调整。

银行业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国银行系统中约有3.6亿张银行卡符合深度睡眠卡的特征,这些卡片将是此次清理的重点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主动交易"指持卡人主动发起的存取款、转账、消费等操作,而银行收取账户管理费、短信费等被动交易不算。

以工商银行为例,其官方公告明确表示,连续36个月未发生主动交易的借记卡,将被暂停非柜面交易,需持卡人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网点办理激活手续。如果在收到通知后3个月内仍未激活,该卡将被注销。

第二类:身份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卡。随着反洗钱和实名制要求的提高,银行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严格。那些在开卡时信息不完整,或者后期身份信息变更但未及时更新的银行卡,将面临被清理的风险。

据银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国约有9500万张银行卡存在身份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的问题,这些卡片已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常见的身份信息问题包括:身份证已过期但未更新、预留手机号已停用或变更、人脸信息未采集等。

以建设银行为例,其规定持卡人应在身份证有效期到期前3个月内,主动前往网点更新身份信息。否则,在身份证过期后,该卡将被限制非柜面交易功能,严重者将被冻结账户。

第三类:异常交易或风险交易频发的卡。为防范电信诈骗和非法资金流动,银行对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那些频繁发生异常交易或被系统判定为高风险交易的银行卡,将被重点排查,并可能被限制使用。

根据银联风控中心2025年发布的《银行卡风险交易分析报告》,全国每天约有1200万笔交易被系统标记为"异常交易",其中约8%最终被确认为涉嫌违法犯罪活动。常见的异常交易行为包括:短时间内多次大额转账、频繁小额转账给多个陌生账户、夜间频繁取现等。

以农业银行为例,其风控系统会对连续3天内发生5次以上转账给陌生账户,且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如发现可疑,将暂停该卡的转账功能,并要求持卡人提供交易说明和资金来源证明。

那么,银行卡被清理后会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是资金安全问题。很多人担心卡被注销后,里面的钱会不会一并消失?对此,银监会明确表示,银行卡被注销并不意味着资金损失。根据相关规定,银行在注销客户账户前,必须确保账户资金得到妥善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将资金转入持卡人的其他账户;二是通知持卡人自行处理;三是对无法联系到持卡人的,将资金转入银行的暂收款账户,持卡人后期可凭有效证件领取。

其次是信用影响。对于信用卡的清理,可能会对持卡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影响。如果信用卡因长期不用被银行主动注销,一般不会影响个人征信。但如果是因为欠费、逾期等原因被强制注销,则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中留下不良记录,影响今后的贷款、办卡等金融活动。

再次是生活便利性。许多人的工资代发、水电缴费、网上购物等都绑定了特定银行卡。如果这些卡片被注销或限制使用,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收支活动。

面对银行卡清理,作为持卡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步,清点整理自己的银行卡。拿出所有银行卡,检查每张卡的最近使用情况。可以通过银行APP、网上银行或到柜台打印流水,确认哪些卡长期未使用。对于确实不再需要的卡片,主动前往银行办理注销手续。

第二步,激活需要保留的睡眠卡。对于那些虽然长期未用,但今后可能还会使用的银行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活:到银行ATM机上进行存取款操作;通过银行柜台办理业务;使用该卡进行一笔消费或转账。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银行要求必须到柜台进行身份核验后才能激活深度睡眠卡。

第三步,更新个人身份信息。检查自己的身份证有效期,如已临近到期或已过期,应及时更换并到银行更新信息。同时,确保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是当前正在使用的,如有变更应及时到银行修改。有条件的话,可以到银行采集或更新人脸信息,提高账户安全性。

第四步,规范自己的交易行为。避免频繁进行大额现金存取;对于大额资金转账,最好提前了解银行的风控规则,必要时提前向银行说明;尽量避免将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以免产生异常交易记录。

除了以上基本措施,我们还有一些进阶建议:

合理分配银行卡用途。可以将银行卡按功能分类,如专门用于工资收入的卡、日常消费的卡、网络支付的卡、储蓄的卡等。这样不仅便于管理,也能避免卡片长期闲置。

定期检查银行卡交易记录。建议每月抽出时间查看银行卡的交易明细,一方面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发现异常交易,防范风险。

控制银行卡数量。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控制银行卡数量,避免盲目办卡。一般来说,2-3张不同银行的借记卡和1-2张信用卡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此次银行卡清理行动虽然可能会给一些持卡人带来短期不便,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银行卡使用效率,也能减少银行卡被盗用的风险,保护持卡人的财产安全。

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由于银行卡丢失或被盗用导致的资金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元。而这些风险事件中,有超过65%发生在长期不使用的银行卡上。清理这些"沉睡卡",不仅能减少银行的管理成本,也能降低持卡人的潜在风险。

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各大银行将陆续向持卡人发送银行卡清理通知。如果您收到相关短信或电话,请认真对待,及时确认自己的用卡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诈骗,银行通知一般不会要求您提供完整的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如有疑问,可直接咨询银行官方客服。

回顾我开头提到的经历,那张被冻结的储蓄卡最终还是被我补办了,因为它绑定了几个重要的自动缴费项目。这次经历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银行卡使用习惯,把多年不用的几张卡主动注销,将剩下的卡按用途重新规划,建立了更加高效、安全的个人金融管理体系。

银行卡清理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折射出的是金融服务与个人生活的深度融合,以及金融安全意识的提升。在享受金融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承担起管理好自己账户的责任。定期"清卡",不仅是对银行卡的整理,也是对个人财务的一次全面梳理。

你手上有多少张银行卡?是否存在长期不用的"睡眠卡"?面对银行卡清理,你有什么看法或经验可以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个人银行卡,提高金融安全意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资料、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皆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银行提醒,“这3类”卡要被清理,有钱也不行,别不当回事 https://klqsh.com/news/view/227208

相关内容

个人银行卡转账频繁流水太大,被银行反洗钱监控,该如何解决
手头有闲钱别傻傻放银行!这8种理财方式,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
银行卡频繁转账几次会被冻结?这些注意事项你一定要知道!
银行卡转账次数频繁被限制怎么办
银行纷纷推出儿童卡,家长带娃排队存钱
中银香港银行卡全解读:卡种、功能、权益一文掌握
银行储蓄有技巧 灵活定存“钱生钱”
超40只权益类银行理财,赚钱了
千万不要把大爷的提醒不当回事!
瞄准“打工人”年终奖!多家银行及理财子推出理财攻略,含权类成发力新方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