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平凡小人物的内心远征

发布时间:2025-09-10 08:14

平凡夫妻间的甜蜜趣事:日常琐碎中的小浪漫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平凡生活里的精彩#

编者按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讲述了四个籍籍无名的小妖怪假扮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故事。截至发稿,影片累计票房已超过15亿元,持续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在豆瓣网上,超过30万观众为该片打出8.5分的评价。影片有何过人之处?片中的小妖怪为何打动人心?文艺评论刊发相关影评予以分析。

文|黎保荣 李滨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黑马之姿崭露头角,其票房与口碑的成功,并非无源之水。推本溯源,影片的诞生是两大文化IP结合的产物:其一,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系列动画短片《中国奇谭》。影片从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衍生而来,原作为“浪浪山”的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其二,是影片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两大IP为《浪浪山小妖怪》的“出圈”铺就了宽阔的跑道。

影片中最核心的创新价值,在于完成了从“精英神话”到“凡人传奇”的叙事置换。创作团队巧妙地捕捉了《西游记》原著中有妖怪曾欲假扮师徒取经的细节,并将其放大为故事主干,放置在底层小妖身上。于是,“取经”的内涵被转化为普通人探寻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内心远征。影片中,小猪妖的台词“我想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正是对这种现代精神内核的精准提炼。这群小妖的“取经”之路虽然荒诞错位,却充满了真实的挣扎和自我叩问,旅途中角色有成长、有善举,最终印证了平凡的生命同样能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说情节的革新赋予了影片思想的深度,那么角色的塑造则为其注入了丰沛的情感能量。影片中的浪浪山可以说是当代职场的隐喻,创作者有意隐去了主角团的名字,以此强化其作为“无名之辈”的普遍性。四只小妖性格各异,心怀理想却陷于困境的猪妖,极度“社恐”却坚定纯真的猩猩怪,世故又现实的蛤蟆精,以及喋喋不休的话痨黄鼠狼精……这些设定使得不同的观众群体都能找到情感的代入点。当一向沉默寡言的猩猩怪在悬崖边嘶吼出“我是齐天大圣”时,这一声在绝境中自我赋能、唤醒勇气的精神呐喊,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美术风格上,本片全程采用二维水墨动画,呈现了浓郁的国风之美。当全球动画竞相追逐3D特效之际,《浪浪山小妖怪》却选择了回归手绘的质朴本真,每一道线条、每一抹晕染都精益求精,力求营造水墨画般传神的意境。片中取材于山西晋祠、永安禅寺、佛光寺等古建筑的置景元素,既具历史质感又不失奇幻色彩。影片结尾,村民为无名小妖立庙,并刻下“恩从善念起,德自好心来”,又再次将中国人崇善向善的文化理念巧妙嵌入剧情。影片与《西游记》皮影戏、动漫、电视剧,乃至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互动,都是一大看点。可见,这部动画的视觉探索既传承了民族艺术的底蕴,又大胆回应了现代观众的审美期待。

诚然,《浪浪山小妖怪》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小妖合体与黄眉怪的决战戏,固然情绪高燃,但部分角色的情感转折略显突兀,欠缺铺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放式的结局颇具深意,但四个小妖耗尽修为、被打回原形的结局,或许对部分观众而言,在情感接受上形成了一定挑战。但也正因其留有余韵,影片的主旨与人物命运才更加耐人寻味。

(作者黎保荣系肇庆学院文传学院教授,李滨系该院研究生)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反馈

网址:《浪浪山小妖怪》:平凡小人物的内心远征 https://klqsh.com/news/view/232130

相关内容

浪浪山小妖怪
《浪浪山小妖怪》举行上海首映礼,无名小妖取经路照见无数你我!
国漫IP如何玩出新花样?总制片人揭秘《浪浪山小妖怪》爆火背后
苏敏回应浪浪山小妖怪争议观点 宣发翻车记
600人四年磨一剑!《浪浪山小妖怪》水墨里的中国动画魂回来了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登顶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浪浪山小妖怪》:一场梦与现实交织的奇幻之旅
《浪浪山小妖怪》:反英雄和英雄之间,温情而悲伤的时代疗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浪浪山小妖怪》:藏在笑声与泪水中的成长密码
豆瓣评分8.6,预测票房超9亿,《浪浪山小妖怪》成又一黑马爆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