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联合发Science,院士发专文评述

发布时间:2025-09-11 02:34

全球首颗低轨互联网星座发射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新闻#

新浪网

关注

来源:生命科学前沿

2025 年 7 月 10 日,复旦大学彭勃、上海交通大学曹立、复旦大学饶艳霞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期刊发表题为 Microglia replacement halts the progression of microgliopathy in mice and humans 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通过替换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致病性小胶质细胞,成功阻断了 CSF1R 相关脑白质病(ALSP)在动物模型和人类患者中的病程进展。该研究还首次揭示,传统骨髓细胞移植(tBMT)在 ALSP 特定病理背景下,机制上等效于研究团队开发的小胶质细胞替换技术 Mr BMT,能够实现高效细胞替换和神经功能改善。这项成果构成了迄今唯一获得机制验证和临床疗效证据支持的 ALSP 治疗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小胶质细胞干预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图 1)。

彭勃、曹立、饶艳霞是该研究工作的通讯作者,邬静莹、王亚飞、李小钰、欧阳霈是该研究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华盛顿大学教授 Jonathan Kipnis 在 Science 上发表了同期专文评述(Perspective)——「ALSP 的遗传学基础在十多年前就已被明确,但迄今仍缺乏针对其根本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的作者通过以野生型骨髓来源的细胞替换携带 CSF1R 突变的小胶质细胞,成功地在 ALSP 的小鼠模型和人类患者中阻止了疾病进展,彰显了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的治疗前景。」

ALSP 是一种进展迅速的致死性疾病

成人起病轴突膨胀伴色素胶质细胞脑白质病(adult-onset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axonal spheroids and pigmented glia, ALSP)是一种由 CSF1R 基因突变引发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白质脑病。患者通常在成年后发病,病情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小胶质细胞数目减少、脑白质广泛脱髓鞘、轴突肿胀、轴索球样变、脑钙化、认知障碍和进行性运动能力退化,最终导致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在我国,ALSP 在患者临床发病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 3-6.8 年,至今尚无有效的临床方案可以治疗或减缓该疾病的发生发展。

国际首次构建模拟人类 ALSP 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

ALSP 发病机制以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为核心,但长期以来,研究所依赖的动物模型未能真实再现其关键病理特征。例如,CSF1R 杂合缺失模型 CSF1RWT/KO 不仅不能表现出脑白质病变,反而出现小胶质细胞数量升高,且无明显运动障碍或脑钙化;而另一类 CSF1RΔFIRE/ΔFIRE 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完全缺失,不仅不能反映病理性小胶质细胞在脑内的作用,更与 ALSP 患者「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但未消失」的临床病理明显不符。因此,当前广泛使用的 CSF1RWT/KO 模型和 CSF1RΔFIRE/ΔFIRE 模型均无法满足机制研究与疗效验证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有效治疗策略的开发。

在本研究中,团队基于全球 ALSP 患者的突变谱,建立了两种携带 CSF1R 热点突变的小鼠模型(I792T 和 E631K),全面复现了 ALSP 的病理学和行为学特征,首次为 ALSP 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疾病模型。

中国团队率先提出并实现小胶质细胞替换策略

2020 年,复旦大学彭勃教授团队在 Cell Reports 全球首次提出并实现「以小胶质细胞替换为核心的中枢治疗策略」,系统开发了三种替换路径:基于骨髓供体的 Mr BMT、基于外周血供体的 Mr PB,以及局部定点移植的 Mr MT(图 1)(1),并将详细的操作方案向全领域公开 (2-4)。这一系列策略突破了传统骨髓细胞移植无法替换脑内小胶质细胞的瓶颈,构建了首个可操作、机制清晰的小胶质细胞干预体系。进一步通过该策略,提出了 MISTER(microglia intervention strategy for therapy and enhancement by replacement)概念,用于开展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型细胞疗法。

图 2  全球首次实现的小胶质细胞替换策略 (1)

构建精准模型并验证替换疗效

在本研究中,团队在新建立的 I792T 和 E631K 小鼠模型中实施 Mr BMT 干预,以 CSF1R 正常供体细胞成功替换了超过 90% 的脑内小胶质细胞,并观察到髓鞘修复、轴突保护、神经电传导增强以及运动与认知能力恢复等一系列治疗效应(图 3)。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揭示替换细胞重塑了 CSF1R 相关信号通路和多个神经发育、免疫稳态调控过程,明确了替换治疗的机制基础。

全球首次用于临床,并在人类患者中成功阻断 ALSP 的病程进展

研究还首次证明,CSF1R 缺陷导致的内源小胶质细胞竞争力下降,使得传统骨髓细胞移植(tBMT)可在无辅助药物条件下也实现与 Mr BMT 相当的小胶质细胞替换效率。ALSP 可能是目前已知可通过传统骨髓移植路径实现小胶质细胞替换的唯一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团队进一步在 8 名确诊 ALSP 患者中开展基于 tBMT 的小胶质细胞替换治疗,并完成 2 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脑部结构无进展性破坏,PET 成像显示小胶质细胞相关葡萄糖代谢显著提升,多个运动和认知功能评分稳定甚至出现改善(图 3)。这是全球首次在人类患者中系统验证小胶质细胞替换的临床可行性与长期疗效。该研究也解释了前期被误诊为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的 ALSP 患者在误诊背景下接受 tBMT 后病情得到缓解的现象。

图3  基于小胶质细胞替换的细胞治疗策略,通过修正致病基因突变,成功阻断 ALSP 在小鼠和人类患者中的发生和发展。

通讯作者彭勃教授(复旦大学)指出:「我们很自豪开创了小胶质细胞替换这个全新的细胞治疗领域,并且证明了该方法的临床有效性,能够用来帮助患者。」

通讯作者曹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表示:「在我们参与治疗的 8 例 ALSP 患者中,经过小胶质细胞替换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在两年内均未进一步恶化,部分甚至出现功能改善。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基于临床数据的实证证据,证明小胶质细胞替换不仅在动物实验中有效,也能在人类患者中带来实质性的治疗获益。这标志着我们在临床上首次掌握了一种可以稳定控制 ALSP 进展的有效干预手段,攻克了这类临床『绝症』。」

通讯作者饶艳霞研究员(复旦大学)补充道:「ALSP 是一种以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为根源的致命性脑病。我们不仅开发了治疗策略,更首次实现了从遗传机制、动物模型、干预路径到人类验证的全链条闭环,开启了以细胞为单位修复脑疾病的新阶段。本研究提供了高效、可复制的治疗范式,也为将成熟的 tBMT 技术合理应用于小胶质细胞相关脑病奠定了标准路径。未来将加速推动该策略进入更多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小胶质细胞替换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

自 2020 年彭勃团队首次提出小胶质细胞替换作为一种潜在治疗策略,并在哺乳动物模型中首次实现以来,该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团队的关注,并正进入快速发展的「井喷期」。多个国内外研究团队相继在小鼠模型上开展了小胶质细胞替换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 Stem Cell》、《Nature Neuroscience》、《Immunit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Stem Cell Reports》等高水平期刊上,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5-14)。值得一提的是,2025 年 4 月 30 日,同一天有三篇关于小胶质细胞替换的重要研究论文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两篇发表于《Immunity》(7, 8),一篇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5)。这些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小胶质细胞替换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标志着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1. Z. Xu et al., Efficient strategies for microglia replacement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ell reports 32, 108041 (2020).

2. Z. Xu, X. Zhou, B. Peng, Y. Rao, Microglia replacement by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Mr BMT)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adult mice. STAR Protoc 2, 100666 (2021).

3. Z. Xu, Y. Rao, B. Peng, Protocol for microglia replacement by peripheral blood (Mr PB). STAR Protoc 2, 100613 (2021).

4. Z. Xu, B. Peng, Y. Rao, Microglia replacement by microglia transplantation (Mr MT) in the adult mouse brain. STAR Protoc 2, 100665 (2021).

5. D. Chen et al., Brain-wide microglia replacement using a nonconditioning strategy ameliorates pathology in mouse models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7, eads6111 (2025).

6. J. P. Chadarevian et al., Harnessing human iPSC-microglia for CNS-wide delivery of disease-modifying proteins. Cell stem cell,  (2025).

7. J. Bastos et al., Monocytes can efficiently replace all brain macrophages and fetal liver monocytes can generate bona fide SALL1+ microglia. Immunity,  (2025).

8. W. H. Aisenberg et al., Direct microglia replacement reveals pathologic and therapeutic contributions of brain macrophages to a monogenic neurological disease. Immunity,  (2025).

9. M. M. Mader et al., Myeloid cell replacement is neuroprotective in chronic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Nature neuroscience,  (2024).

10. P. Colella et al., CNS-wide repopulation by hematopoietic-derived microglia-like cells corrects progranulin deficiency in mi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5, 5654 (2024).

11. Y. Yoo, G. Neumayer, Y. Shibuya, M. Marc-Daniel Mader, M. Wernig, A cell therapy approach to restore microglial Trem2 func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Cell stem cell 30, 1043-1053.e1046 (2023).

12. P. Mishra et al., Rescue of Alzheimer's disease phenotype in a mouse model by transplantation of wild-type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Cell reports 42, 112956 (2023).

13. J. P. Chadarevian et al., Engineering an inhibitor-resistant human CSF1R variant for microglia replacement. J Exp Med 220,  (2023).

14. Y. Shibuya et al., Treatment of a genetic brain disease by CNS-wide microglia replacement.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4, eabl9945 (2022).

相关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大家都在看

影视飓风Tim现场掰了iPhone468万

拉里埃里森成全球首富385万

外交部严厉谴责以袭卡塔尔首都382万

夫妻在合租房生娃被赶将重找住处322万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303万

网红罗大美遇害近800天家属再发声301万热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相关新闻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更多

视频 直播 美图 博客 新浪 政务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学 众测

网址:全球首例!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联合发Science,院士发专文评述 https://klqsh.com/news/view/233518

相关内容

全球首例!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联合发Science,院士发专文评述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大麦娱乐联合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颁发海纳计划奖学金 14位学生获奖
两家国际顶尖机构合作!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携手上海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
全球大学文凭“含金量”排名出炉:“北清复”名列30强
全球首个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发布
《中国车手周冠宇》全球首映 助力上海文体旅融合发展
著名商业领袖高群耀传记《创变》全球首发
心理咨询师缺口超100万,机器人难替代!上海交大开设心理学专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