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因为和一棵树吵架,写下一首千古名作,这份快乐见者有份

发布时间:2025-04-30 10:45

学会感恩,因为生命中的每一份遇见都是一份馈赠。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人生观#

辛弃疾骨子里就带着豪气干云的傲性,每每谈及两宋诗坛的狂词,稼轩兄的作品便不得不被列选其中。“八百里分麾下炙”,吃到的是飘着香味的孤独;“气吞万里如虎”,奔波的是早已衰黄的赤心;“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来的也只是凋零的希望。

辛弃疾一生为抗金奋斗,一生为文字奋斗,可他的求生欲却触碰了朝廷集团的利益,每次不是沉沦下僚,就是被派遣到远离前线的大后方,终生无法施展才华。所以历经种种磨难的辛弃疾变得有些魔怔了,竟然邀请一棵树共饮,还和这位特殊的客人大吵大闹,让人笑得很是舒畅。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晚年被弃置家中之时,那时的他早已是白发苍苍,可人家还能写出如此可爱的小词一首,“词中之龙”的称号果然不是盖的。辛弃疾喝醉之后不仅与松树对话并吵架,看来他这酒喝的是不少,不过大家不要只顾着笑了,因为辛弃疾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枪口瞄准的是更高更远的远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稼轩兄的狂人语录。

上片主要写嗜酒之态,但言辞之间却饱含冷嘲热讽。辛弃疾说自己是醉里贪欢,可一个“且”字就把他出卖了,因为他的欢乐是建构在极大的痛苦之上的,所以无处排遣的苦闷和忧愁,就只好用酒精去麻醉。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辛弃疾比孟子更狠,他直接说古人书一无是处,没有一点可信之处!他之所以如此偏激的原因,是为了炮轰南宋朝廷:抵抗外敌入侵,守护国家统一,千百年来都是古书上的至理名言,可南宋朝廷却颠倒是非,选择软弱。这句词表面上是狂言,可实际上却是在狠骂宋廷。

下片主要写与松树的纠葛。不知辛弃疾是酩酊大醉,还是装醉如泥,总之他和一棵松树开启了对话:我醉了吗?与树对话已经是大醉之态,可辛弃疾早已醉入膏肓,眼睛都变花了,竟以为松树成精要来扶他,于是他只好甩了松树一巴掌:老子不用你!

大家或许只看笑料,可小解却看出了些许门道。辛弃疾简单的调侃之中,共蕴含了三层醉境:第一,以松树为共饮的友人,说明他知己甚少;第二,明明自己摇摇晃晃,却说松树在动,体现了他内心的坚定,不随外界感染;第三,自己要扶松树,却反过来说,并不让松树扶,体现了他独立不移的倔强性格。

综上所述,看似辛弃疾是闹了一个大笑话,但其实他的狂人狂语都是为中心思想而服务的,那就是批判,那就是谴责,那就是鞭挞。当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辛弃疾不是喝醉了,而是骂醉了,满篇都是犀利的冷嘲热讽,想躲都来不及。

有人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才是辛弃疾最为狂傲的一首词,然而按照他所抨击的对象来看,这首词只是抒发了怀才不遇,而《西江月》则是明目张胆地痛骂,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读了这首词,人人都能感受到辛弃疾的这份快乐,毕竟如此可爱的语言在唐诗宋词中并不多见,同时它被誉为南宋第一狂词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狂的不是才情,而是敢于出头儿敢于冒尖儿的那份勇气。

网址:辛弃疾因为和一棵树吵架,写下一首千古名作,这份快乐见者有份 https://klqsh.com/news/view/24770

相关内容

辛弃疾跨界挑战婉约体,仿写了一首《丑奴儿近》,柔情不输李清照
辛弃疾的这首诗,写尽一个人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读到落泪
辛弃疾最大气磅礴之作,被誉独步古今,其中10个字千年无人超越
相思成痴有多苦?辛弃疾凄美之作,三问三答,写尽世间最真的相思
辛弃疾: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金钱与数不清的姑娘
苏轼大醉后写下一首词,开头和结尾都是千古名句
友人下落不明,他写诗悼念,最后一句巧用了千古名作
辛弃疾妩媚型的《满江红》,开篇即经典,柔情不输李清照
写完《滕王阁序》就被诬陷抄袭,王勃气不过,又写下一首千古名作
古代才气逼人大才子,人间极品苏轼,词中之龙辛弃疾,最狂还是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