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破浪而来

发布时间:2025-10-27 08:54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和《麦克白》。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文学#

歌剧《奥赛罗》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高倩

波涛怒卷的海面、巍峨耸峙的城墙、温柔垂落的柳枝……10月25日和26日,气势磅礴的场景被厚重的音乐承托,在北京艺术中心的舞台上流动变换,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威尔第歌剧《奥赛罗》恢宏上演。

适逢2024-2025“中俄文化年”,今年年初,中俄两国艺术机构达成协议,以世界经典把文化交流推向高潮。连续两天,指挥大师捷杰耶夫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与马林斯基剧院歌唱家霍万涅斯·艾瓦江、伊琳娜·丘里洛娃、阿伦巴特尔·钢巴特尔、罗曼·希罗基赫以及多位中国歌唱家,圆满呈现了这部号称“歌剧第一难”的音乐巨作。

●现场

三个半小时圆满呈现高难度巨作

一阵繁弦急管犹如电闪雷鸣,逼真的3D投影在巨型纱幕上编织成无垠海水,奥赛罗的战船破浪而来,一曲“暴风雨合唱”引出宏伟的塞浦路斯港口,拉开了《奥赛罗》的序幕。作为威尔第创作生涯晚期的巅峰之作,《奥赛罗》融合了意大利音乐传统与德奥音乐精髓,难度和张力贯穿于乐队演奏、合唱编排、和声结构及角色演绎等每一个环节,从舞台到乐池,这部关乎人性考验的心理剧对音乐家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

“英雄男高音”奥赛罗、“天使”的化身苔丝黛蒙娜、悲剧的始作俑者亚戈、被玩弄欺骗的卡西奥,4个核心角色经由霍万涅斯·艾瓦江、伊琳娜·丘里洛娃、阿伦巴特尔·钢巴特尔、罗曼·希罗基赫4位马林斯基剧院歌唱家诠释,性格鲜明,唱演俱佳,“永别,神圣的回忆”“杨柳之歌”“圣母颂”“信经”等著名唱段充分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声乐功底和角色理解。与此同时,关致京、扣京、王璟、梅杰等中国歌唱家饰演的洛多维科、罗德里格、爱米莉亚、蒙塔诺等角色无不妥帖立体。

为声乐演唱铺底的现场演奏同样精彩,《奥赛罗》乐队织体复杂,音型结构多、音符密度大、情绪变化频繁。在捷杰耶夫的带领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对音乐的驾驭和诠释熟稔从容,极大增强了这部歌剧杰作的可听性。10月25日晚,当三个半小时的演出落幕时,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里,掌声瞬间爆发,中俄两国音乐家的通力合作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喝彩。

●幕后

歌剧舞台实现淡入淡出、时空穿梭

与波澜壮阔的音乐相映衬,著名歌剧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领衔的主创团队为这一版《奥赛罗》匹配了厚重写实的舞台呈现。2013年,《奥赛罗》首演后广受好评,被许多乐迷和业内专家视为国家大剧院制作最经典的歌剧之一。12年后,82岁的强卡洛再度回到北京排练厅,仔细打磨演出的每个细节。

强卡洛的父亲、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马里奥·德·莫纳科曾塑造了史上最成功的“奥赛罗”,“我的父亲1950年在科隆大剧院首演《奥赛罗》,一辈子唱了427场。”强卡洛说,他对《奥赛罗》有着十分特殊的情感,从小耳濡目染,“奥赛罗”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充分调动国家大剧院一切技术和美学优势,并结合精确的计算,在歌剧舞台上实现了淡入淡出、时空穿梭等宛若电影转场的视觉效果。

包括《奥赛罗》在内,强卡洛前后执导了7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与这座中国艺术殿堂感情深厚。十几年间,他见证了表演艺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比如,这一次,强卡洛想特别表扬一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他们以复杂的节奏组合、巧妙的和声、急速的乐句发展,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作品的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他们秩序井然、表现出色,与他们共事,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

从首演开始,国际班底便把开放多元的底色注入这一版《奥赛罗》,这次复排,强卡洛代表的意大利歌剧传统、捷杰耶夫亲率的马林斯基剧院的俄派顶尖演绎、中国歌唱家的稳健进取,共同交织出《奥赛罗》上佳的舞台“品相”。

网址:《奥赛罗》破浪而来 https://klqsh.com/news/view/271680

相关内容

传承后再突破!冬奥赛场内外这些“瞬间”令人难忘
奥特曼系列剧集与电影回顾:超级赛罗到捷德的多元历程
赛场争高下 奥运竞豪情——巴黎奥运会赛事焦点一览
突破与感动交织巴黎奥运会的这些精彩瞬间值得铭记
突破与感动交织——巴黎奥运会的这些精彩瞬间值得铭记
票房,破400亿!《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暑期表现亮眼!
巴黎奥运会体育热点赛事前瞻与夺金点分析
奥运赛场上的郭晶晶,不止于领奖台
奥赛试题
盘点巴黎奥运会上的搞笑、新鲜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