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再现一个真实的陆游|中原作家

发布时间:2025-05-08 10:02

跨越时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小说鉴赏#

作者:彭志强

来源:中华网

彭志强

在陆游离开这个世界近一千年的今天,翻开这本传记——《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我们依然被一种豪情激荡心胸,被一种情怀打动心灵,这便是文学独有的力量——是文学让陆游的爱国精神永恒,赋予这种精神历久弥新的动人光彩;是青年作家杨亚爽对陆游的衷心崇敬,化作力透纸背的字句,叩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扉。

一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上,陆游的形象如此鲜明,“六十年间万首诗”,后人从中看到了他喷涌的才情和超离的勤奋,更深刻体会到的是,发酵出这“万首诗”的强大原动力——一生不改的“中国心”,一世不忘的“中国梦”。陆游恐怕不会预知,他在弥留之际写下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连黄口小儿都能朗朗上口。法国作家缪塞有诗云:“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我们正是在这“纯粹的眼泪”中,不由得与这位一腔忠愤、满怀忠勇的爱国诗人,一同歌哭,一同憧憬,他的诗作由此获得了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

为了创作这部与陆游其人其作的风格高度统一的传记,杨亚爽一面在历史中沉潜,细致搜集、整理、爬梳、甄别书写陆游可能涉猎的一切史实,为陆游这位他心中的“绝对主角”登场,做最坚实的铺垫;一面在“遵循史实,大事有据,细节有根,落笔有理”的前提下,展开入情入理的文学演绎,连语言上都在慎重的考虑后,选择了既符合人物形象和历史语境,又不至于给今日读者造成理解障碍的浅显文言与白话相融合的方式。拘囿于史学,文本面貌难免失之于板滞;耽溺于文学,文本品格又难免失之于轻飘。从成书来看,杨亚爽无疑寻找到了平衡之道,摸索到了那个曼妙的平衡点。若投拍一部以陆游为主人公的影视剧,这部传记应是很适合作为改编剧本的蓝本,从情节到语言,从框架到情感。一个看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对当今读者产生亲和力的古代诗人,在杨亚爽扎实的史料功夫和灵动的文笔加持下,变得鲜活、生动、立体起来:宦海沉浮,起起落落,“小官却有大勇气”,“衙小民大,我等心安也”;疆场驰骋,虽然只有短短八个月,却成就了“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迈与“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执着;墨海畅游,从“年十二能文”到八十五岁留下千古绝笔《示儿》,他用笔铸就的勋章历经千年不蒙尘。

没有一部直击人心的传记,不需要作者与传主的长久“交心”。对传主所有人生场景和情绪体验的文学想象,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这份“交心”的“心得”。这部传记处处可见作者对传主的深刻理解和体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弥合了巨大的时空差距,达成了一份令人动容的知解。且看杨亚爽与陆游“共度”的船上重阳节——

他见空江万顷,月如银盘,自水中涌出,水天一色,感叹平生无此中秋也……过重阳不可无菊,陆游求菊花于船上人家,得数枝,插入瓶中,花内敛而含笑,叶扶苏而迎风,枝挺内柔,芬馥可爱。和家人在江上过重阳,自有他乡乐趣,陆游赏菊又吟诗一首,名为《塔子矶》。几个儿子读过诗后,深感老父志在江山社稷……陆游敛眉,对众儿女说道:“家国之思,岂可忘怀?”

此时弯月在天,万里澄碧,清风徐来,江水无声。远方船上,有人扣舷而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桌上烛光摇曳,陆游望着瓶中菊花,陷入沉思……

强烈的家国之爱固然是陆游的最亮底色,而若是探究他彪炳史册的文学成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赤子之心的浪漫情怀无疑是不可也不必抹杀的“源头活水”。不论兼济天下,还是闲居山中,都心里有国,手里有笔,这才是一个真实的陆游。苦与痛,忧与思,均浸透了诗性。唯其如此,他的家国情怀才格外让人感同身受,不受关山阻隔,不惧时光漫卷。杨亚爽基于自己准确的理解,营造了一种言、行、情、景浑然一体的诗性氛围,从而忠实地还原了一个诗人的形象——将诗还给诗人,这无疑是更高意义上的致敬。

传记中颇多洞见,在陆游的文学接受史上,给人别开生面之感。“对未来的期盼与坚信,一直是支撑陆游的精神力量。虽然他写下了万首诗,取得了文学成就,但他并不以此满足,反倒以此为遗憾。他终生追求的最高理想虽未实现,‘有负圣时’,但他仍然坚信‘会有方来可与期’。”陆游一生保持一个守望的姿态,“九州同”是他与世诀别之际仍不能放下的心事,彼时万事皆空,只有这一桩心事生生世世心心念念。杨亚爽敏锐地捕捉到了陆游漫漫八十五年的生命之旅的最大“痛点”,诗不是他的梦,却点亮、辉映了他心中的那个梦。这对陆游而言,既是一种遗憾,却也是一种幸运——被诗镌刻过的爱,才有可能接近永恒。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是杨亚爽“读十尺厚的书,写半寸厚文章”的厚积薄发之作。远望陆游的背影,我们感其拳拳爱国之心,伤其至死未圆之梦,叹其锤字炼句之功,更庆幸其有杨亚爽这样跨越时空的心灵知己,引领我们走近这位既遥远又亲近的诗人,与他倾心交谈,默契相和。于是,陆游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守望着他的梦,我们在千年之后守望着他的精神。

(彭志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出版长篇传记《游侠杜甫》、杜甫诗传《秋风破》、散文集《蜀地唐音》等作品。)

网址:彭志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再现一个真实的陆游|中原作家 https://klqsh.com/news/view/27333

相关内容

韩庚用AI技术让卢靖姗和爸爸妈妈,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陆游让子孙“家祭无忘告乃翁”,国家灭亡,其子孙是如何做的呢
经典影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是谁?怪不得观音菩萨说他是一个色猴子
话剧《屈原辞》:伟大的力量来自民心
68岁吕良伟豪宅内景曝光:中式美学与现代资本的跨时空对话
写作是一种对话 李洱《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推出
陆游见皇帝前,随意赋诗一首,竟成千古经典
鲍玉峰:走进杜甫文化园|中原作家
华彩瀚疆里的游子心印:台胞友人及华侨参观《中华江山图》纪实
三个被礼教吃掉的女人:苏轼的三姐、陆游的前妻、鲁迅的原配夫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