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红楼梦的饭,砸着曹雪芹的碗

发布时间:2025-05-09 19:19

经典文学:《红楼梦》——曹雪芹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个人成长建议# #阅读推荐书单#

最近在二刷莫言的《丰乳肥臀》,他在小说的自序里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得玩味:十几年来,我听到和看到了许多对这个人物的解读,我认为读者的看法都是正确的。文学的魅力之一,也许就是可以被误读。

他最后一句话,我尤其认同。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可以有多种解构和多种理解的,因为每个读者生活阅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阅读的年龄和心情各异,所以面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悟。

同理,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乃至其他人物,几百年来,也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说贾宝玉是反封建的斗士和先锋,有人说贾宝玉是中看不中用的中央空调,也有人说贾宝玉具有超前的男女平等意识。

应该说,真正能够传世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尤其像红楼梦这种,因为各种原因,只保留了前八十回真本,而没有结局的名著,就更是充满魅力,给了后世文人许多解读和创作的空间。

大概,也正因为几百年来无数文人对它的爱不释手,尤其是浩如烟海的各类解读,乃至于续文,同人文,让其成为一门显学,甚至形成了五大派别,而不管是考证派、索隐派还是评点派、题咏派、评论派,很显然,他们都不能脱离红楼梦而单独存在。

我们对红楼梦的所有观点和看法,应该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例证,能够自圆其说,而不是脱离原著,自说自话,任由我们发挥,想怎么说怎么说。那样的话,就不是解读名著而成了亵渎经典了。

尤其像红楼梦里的一些常识,无论是对于普通的读者,还是以此为业的研究者,或者其他各领域从事相关行业的创作者,都不应该犯违背红楼梦的常识的低级错误。比如红楼梦里主要人物的出身以及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经典文学最大的魅力是包容性,谁都可以读,也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乃至于臧否人物,但同时,经典作品也有自己绝对不容侵犯的权威性,既有的设定是不容置疑也不允许任何人恶意篡改的。

还有更大的一种错误,打着续红楼梦的旗号,满足自己的意淫心理,或者以此向权贵阶层表忠心。这也是高鹗续本最被诟病的地方,别的不说,他让林黛玉吃五香大头菜,让有情有义的贾芸变成了奸兄,就是对曹雪芹原著本意不怀好意的篡改,是不能被原谅的。

前些年,被许多人提到最多的,还有一个所谓的癸酉本,它更有意思,文笔很烂,但是情节上却又跟前八十回里的伏笔榫卯吻合,似乎是曹公未经打磨的草稿,但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它通篇都写着四个字——礼崩乐坏。

这四个字在曹雪芹笔下的末世贾府,不能说不存在,但还不至于泥沙俱下,还不至于完全崩塌和瓦解。只能说作者非常精明,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比较透彻,专门把前八十回里埋的伏笔悉数整理出来,然后进行串联组合,使其与曹公笔下的红楼梦世界能够无缝衔接。

读红学泰斗周汝昌老先生对红楼梦的批评文章,我每每拍案叫绝,对我更好地理解红楼梦大有助益,但同时,我也对其诽谤和厌恶林黛玉的态度不敢苟同,他最推崇的是史湘云,而觉得黛玉巧舌如簧,有妒忌之心,令他十分反感。

估计不少喜欢黛玉的读者看了这样的点评,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没关系,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你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读红楼梦,原本就是一个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喜欢谁讨厌谁都没关系,你能拿出例证,能让人信服就没问题。

同理,也有不少不喜欢宝钗的,说她圆滑世故,说她极有城府,说她做老好人,说她比谁都会算计,说她觊觎宝二奶奶之位,反正不喜欢就泼脏水拉下水,喜欢就捧上天宠上天。这也是如今的文娱圈最常见的现象。

实际上呢,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作为作者的他,对其笔下的人物,却鲜少有直接盖棺论定的评判的,他只是客观地描述一个人一段情节,从不轻易点评,我想,不管好与坏,他是十分珍爱自己用一生的血泪创造出的这些鲜活的人物的。

因此,阅读红楼梦我们常常会惊讶于曹公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是非好即坏的扁平化人物,而是有好有坏的复杂结合体,就像我们生活中真实的人一样。因为大多数人的一生,都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生一件坏事没做。当然,再坏的人,也不可能这一生一件好事没有。

我想,红楼梦最大的内核,应该是悲悯,它绝不只是一个家族的兴衰那么表面,也不只是一波人的爱恨情仇那么单薄,它应该是深邃的,厚重的,饱含血泪的。只有经历过一番富贵兴衰,看透了世事人情,心怀天下苍生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傲立中国文学之巅的经典作品。

无论阅读,研究,还是翻拍,乃至于再创作,私以为,当年央视版拍《红楼梦》的八个字可以拿来一用——忠于原著,妙于剪裁。任何基于红楼梦文本的二次创作或深度解读,都不应违背原著的立意,人物的设定,众所周知的文本常识,除非你另起炉灶。

在这个前提下,至于怎么去剪裁,怎么去截取自己想要的片段和情节,然后去深化去延伸去升华去再创作,那都是创作者自己的事了。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一边吃着红楼梦的饭,一边砸着曹雪芹的碗,红楼梦作为屹立于中国文学之林的艺术瑰宝,是不容被玷辱和篡改的。

今天的不少人,因红楼未完,会有自己的一套人物结局,诸如林黛玉嫁给了北静王,薛宝钗改嫁了贾雨村,薛宝琴嫁给了柳湘莲等等,不管多么猎奇和博人眼球,只要能够逻辑自洽,有文本例证,未尝不是经典文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种尝试。

我们阅读书籍写读后感常会说,这是一家之言,不登大雅之堂。但如果一百个人都写了自己的一家之言,放在一起,这不正是文学上最推崇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生态吗?任何行业,一言堂都是不会长久的。

这其实,也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打开了更广阔的思路,因为一个人有一种思想,一百个人放在一起,可能就是一百种思想。把这一百种思想集中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得出的,也许就是最客观最深入的评价。

但是有一点,前提是,这些都要是基于遵循红楼梦文本已给出的内容进行的论断和推导,而不是一味地个人主观臆断,或者像高鹗等人一样,完全不顾曹公设定的情节脉络,而一味地塞进自己的私货,一味地挂羊头卖狗肉,那是很可耻的。

对于许多以红楼梦为业的人来说,总应该有些敬畏之心,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你所有的成就,都是红楼梦带来的,你能成为一方的领袖或权威,成为被粉丝追捧的明星和爱豆,是因为你站在了红楼梦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先是红楼梦成就了你,并不是你成就了红楼梦,红楼梦无需任何人的成就,它本就是高山,屹立于文学之巅。

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当然有触发的源头,但并不针对任何人,只是借此提醒自己,要时刻牢记初心,我写红楼梦解读,最开始只是喜欢,是兴趣爱好,如今成了工作,一做就是十年。

扪心自问,这十年里,我也许因为写得不够好,解读的不够准确而被不少读者批评,但有一点我却敢说,我所有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字,从未脱离文本,不管走得多远,一直都是从原著出发。

借此也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以红楼梦为业的人,想要吃好红楼梦这碗饭,就不要自己砸自己的碗,也不要砸红楼梦这块穿越了三百年时空依然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因为它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队的私产,它是我们全人类文学史上共同的精神财富!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网址:吃着红楼梦的饭,砸着曹雪芹的碗 https://klqsh.com/news/view/27890

相关内容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何许人也?因何谓之雪芹?
《红楼梦》之谜:后四十回为何那么差?曹雪芹到底是不是原作者?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体?脂砚斋批了8个字,揭示贾宝玉真实身份
原创难怪《红楼梦》是禁书?你看贾惜春原型是谁?曹雪芹太胆大!
为什么说没有李贽就没有《红楼梦》?李贽对曹雪芹的影响太大了!
博主晒“清朝版本《红楼梦》”引热议 专家:找到曹雪芹著后40回原稿可能性小
谜中之谜,曹雪芹到底是什么身份,学术界流传着哪几种说法
论调风弄月,曹雪芹与兰陵笑笑生,谁更懂女人
高鹗续《红楼》4种可笑之处:林黛玉吃什么饭?麻油拌五香大头菜
64年出身名门的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离世:书没写完,死不瞑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