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和弟子张国祥的辉煌指墨人生
西安兵马俑探寻古代中国的辉煌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游玩指南#
崔如琢与张国祥
指墨,是中国特有的一门绘画艺术,又名指头画、指墨画,源于笔画,这是常人认为的指墨画。其实真正意义的指墨画除手指作画外,手持外物尽我所用,如同武林高手剑术到达极致,任何东西拿在手中皆是兵器。画家用指头、指甲和手掌,毛笔挂绳,海绵等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来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从而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创作趣味,指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大写意绘画的表现手法之一。
唐代画家张璪“以手摸绢素”,是唐代以来及至清代画史中唯一有关以手作画的记载。清代徐珂《清稗类钞》称:“指头画始于明,至汉军高且园侍郎其佩而穷极其妙。”而真正将指画发扬光大的实乃高其佩一人之力。高其佩侄孙高秉曾著《指头画说》记载了高其佩的指画造诣和理论,这也是中国绘画史第一本指画著述。
一代大师潘天寿,“余作毛笔画外,间作用指头画。何哉?为求指笔间运用技法之不同,笔情指趣之相异,互为参证耳。运笔,常也;运指,变也。常中求变以悟常,亦系钝根人之钝法欤?”潘天寿用指头作画,是为了在平常用的毛笔上发生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找到毛笔与指头之间的不同技法和情趣,从而打破毛笔作画的常规,最终为了使自己的艺术得以开拓和创新“有常必有变”的道理,“常”易“变”难,变革越难,他越要往前走,尽管他谦虚地称自己是“钝根”之人用钝办法变革。使他的指墨画表现出来沉雄奇崛、大气磅礴,一味霸悍的风格,潘天寿是高度继承和发展中国指墨画的杰出代表。
近现代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师从齐白石大师,李苦禅在指墨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传承中也将指墨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李苦禅弟子崔如琢在潘天寿和师父李苦禅指墨艺术上进一步将指墨艺术发展到至高境界,又在书法领域建立了指墨篆书,崔如琢唯一指墨传人张国祥在恩师崔如琢指墨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思考并开创了指墨大泼彩,建立玄哲画派。张国祥先生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突破,真正彰显中华民族守正创新,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生生不息,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思想和智慧源泉。
崔如琢先生在指墨画领域的成就,填补了高其佩没有指墨山水的空白;潘天寿的指墨艺术成就主要在花鸟画上,而崔如琢先生则把指墨画试验的重点放在山水画上。从2003年至今二十多年一直潜心研究指墨画法,做了许多新的探索,将指墨、积墨、泼墨等多种技法并用,在指墨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大创举。”指画画发展到崔如琢先生的指墨画格局气势宏大,气质超然,气象万千,且又学养丰厚,精于笔墨,并且用指勾画涂抹,让指画变为心画,指墨亦成心象,格调非同一般。崔如琢的格局之大,非常人所及,这就决定了他指墨艺术上成就的高度与广。崔如琢先生认为:“同根指笔各生花”,指墨画的表现力有其独特魅力之处,崔先生认为指墨画的探索非常难,想再画出自己的新意来不容易。崔如琢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争取发挥指墨画最大的优势,将泼墨法、枯墨法,笔所难到处,以指传其神。崔如琢先生的指墨艺术继往开来,开辟出新境界。其指掌挥洒的苍劲与水墨淋漓的韵致,既大气磅礴,又细处可见,奔放洒脱且神情兼备。正如石涛所言“精神灿烂出于纸”。崔如琢先生的指墨山水,独领风骚,真力弥漫,气势震撼,尤其是雪景山水把北国风光描绘得美轮美奂,境界高洁奇雅,是当今指墨画领域的第一座高峰。
崔如琢先生唯一指墨传人张国祥精鉴赏,善书画,继承恩师崔如琢指墨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思,探索,悟道,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被尊为创作实践之“八字真言”。书画之道能穷极变化,变则通,通则久。他的作品呈现出的古拙、厚重、苍茫、正大气象之精神美。把书法理念的金石味意趣,引用到绘画线条方面来,自然不落于清新平薄,更不落于粉脂俗艳,能用大红大绿复杂而有变化,是大写意花卉最善于用色的能手。张国祥先生更加注重“画气不画形”的作画理念,他笔下的人物,荷花、竹子,山水,罗汉,花鸟几笔文气十足,古意傲然。在他笔下表现出的乱头粗服,老笔纷披,苍苍茫茫,绝无小趣味可言,而是一派正派、端庄之气,雄浑之气。“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正大气象。以精神指向借物抒情,画中每一笔每一点都不讨好任何人,他只为自己画画,我画我心。他作品呈现出静穆、含蓄、玄淡、浑茫和玄哲柔和之美,绝没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他的作品没有把形、色、体、光的逼真放在首位,而是把“澄怀观道”作为终极目标。张国祥先生作为玄哲画家,他把老子的“道”放在美学上,的体现是一种含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玄远太虚的朦胧之美。也正是这种“大象无形”之美赋予了他作品的无限生机。先生认为书画之变,有“渐”有“顿”,“渐”者“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而后又能有所突破,千变万化而又特立独行而这一理念张国祥先生当仁不让,他将自己数十年来对书画的理解和感悟,以一种超然情怀,悄然融入到了自己的画作里,开创了大写意玄哲画派。
张国祥先生讲究以形写神、以形传神,追求韵味深远、形神兼备,用意象之美去观照大千世界表象之下的万物形态,发现和强调客体的本真精神和感染力,他的指墨山水、人物、花鸟题材无不如此,形成了全然不同他人的画面构成和精神意趣。他遵从恩师崔如琢先生的指导十分注重传统的笔墨意趣,强调中国画的意境,已经形成自家指墨面貌,他的这种面貌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名曰指墨大泼彩。张国祥先生还一味提倡“强其骨”,“强其骨”正是来源于道德经中说的“虚其心,实其腹,强其骨,弱其志。”
现代潘天寿,崔如琢,张国祥被誉为指墨画界的三座高峰,毫无疑问,在当金今中国画坛,崔如琢先生,张国祥两位先生都已形成了自家面貌,作品自成一格,别有韵味。恩师崔如琢先生很自豪的评价张国祥先生道:“国祥将禅的意境与画的韵律相互交融,已形成了鲜明的不同于古今的个人风格,称赞到他对艺术的那种投入是很难的,在画论上和对传统的认识上比我其他的弟子都要强”。若以市场影响力论,崔如琢,张国祥师徒二人指墨作品供不应求,成为当今书画收藏界藏家抢手热门。
越是民族的,越有特色,越久远,越有生命力,因而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愿崔如琢和张国祥两位先生将中国的指墨艺术发扬光大,为世界人民奉献更多的精神粮食,在世界艺术史上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网址:崔如琢和弟子张国祥的辉煌指墨人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31454
相关内容
出品人项亮月受邀出席国画大家崔如琢迎春艺术大展暨天意新年答谢宴敦煌纹样 传递美好吉祥
陈国祥:翰墨绘就艺术长卷,笔触勾勒灵动世界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张芝:千秋草圣 百世宗师
武侠音乐有一个辉煌时代 黄霑和顾嘉辉,很多作品出自他们!
香港电影反派巨星程东的辉煌演艺生涯
人民日报看重庆|梁平木版年画——祈福纳祥 喜庆吉祥
中国画坛著名国画家2025年1月人气指数排行榜发布
魏文华弟子钱城,喊话李伯祥、魏文亮:您得给后辈儿孙树个好榜样
敦煌画稿是如何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