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斋记|美食与文字交织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5-07-01 13:54

美食生活记:食物与记忆的交织,生活的味道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美食生活记#

潮新闻客户端 杨新元

蔡澜走了。

6月25日,这个花白头发,一张娃娃脸,总带着招牌笑容的男人,一生中用美食和文字愉悦自己、慰藉我们的蔡澜,在亲友的陪伴下,在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3岁。

消息传来,世人皆叹。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缅怀与追思。许多人感叹:一个时代的符号就此落幕。

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四人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共同撑起了香港文化的黄金时代。

这四大才子,倪匡和黄霑我了解不多。金庸好像最熟悉一点,也可以说是“看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长大”的。加上金庸是我们浙江海宁人,杭州还建有金庸的云松书舍。所以,金庸好像离我们很近。

而蔡澜呢?他是一个文人,专栏作家,更是一个美食家,有人称之为生活美学家。

像他这样的人,当代似乎没有人可以比肩。纵向比,可能写《陶庵梦忆》的张岱是一个同类。还有袁枚,宁可离开体制,辞去县令,专注在小园子里莳花弄草。

在中国,凡是有点名气的美食节目,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无论是电台还是杂志,都要请出蔡澜。

《尖上的中国》制片人陈晓卿发文怀念蔡澜。他说,与蔡先生相识逾二十年,受益良多,感激不尽。蔡澜先生一辈子爱生活,重情谊,俊逸洒脱,才华横溢。2012年,已是著名美食家身份的蔡澜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担任总顾问,节目播出后大火。此后,蔡澜又为《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上的新年》担任总顾问,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一本书。那么,蔡澜先生的一生,就是一本精彩纷呈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涉足电影、写作、美食等多个领域,每一次转身都留下深刻印记。

他的电影生涯始于年少,14岁发表第一篇影评,自此与光影世界结下不解之缘。

在邵氏和嘉禾公司的岁月里,他参与监制众多经典影片,如成龙主演的《龙兄虎弟》《福星高照》等,这些影片当年风靡亚洲,成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璀璨明珠。

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40年后,蔡澜毅然转身,他渴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而电影制作的集体性让他难以实现这个愿望。

从此,写作成了他表达自我的新舞台。

他的专栏遍布香港各大报刊杂志。他的文章个性独特,文字简短、轻松、易懂,从书籍、电影到旅游、美食,从时尚潮流到人生感悟,无所不包。

他在《东方日报》上的专栏是“龙门阵”,在《明报》《苹果日报》《南方周末》等多家报纸上也开有专栏。

每天他笔耕不辍,创作进入井喷期。他曾笑言,有幸生逢香港写作的黄金时代,单靠写作就能有丰厚收入。他的文字像与老友促膝长谈,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与人生智慧。

不过,最为大众熟知的,还是他美食家的身份。他幽默地说:“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 

他的美食地图遍布全球,从繁华都市的高级餐厅,到市井小巷的无名小店,每一处美食角落都留下他的足迹。

在他眼中,美食无贵贱,一碗简单的猪油捞饭,或许比山珍海味更能触动人心。他尊重每一种食材,感恩每一次与美食的邂逅,倡导“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的生活哲学。

他主持的《蔡澜叹世界》《蔡澜叹名菜》等,让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领略世界各地美食风情,也让更多人懂得,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生活态度的体现。

蔡澜。

生活中的蔡澜,活得率性洒脱。

蔡澜说:“人生没有什么可比的。如果比美貌,我们都会老去;如果比富,我们也都会失去;如果比生命,我们最终都将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体验者,体验过后就会悄然离去。”

蔡澜说:“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这场人生你已经赢了一大半。至于其他,有则锦上添花;没有,生命也一样繁华。”

他与小自己20岁的方琼文成婚,没有盛大婚礼,没有昂贵钻戒,一顿家常晚餐便宣告他们的结合。

这段婚姻相濡以沫,携手走过许多岁月。面对妻子的离世,他虽悲痛,却也能淡然处之,用“人生真好玩儿,你们别急着老”这样乐观的话语鼓励自己和他人。

他不被传统观念束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即便晚年无儿无女,也不愿去养老院,而是选择住进全海景酒店套房,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蔡澜的洒脱还体现在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上。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只有“喜不喜欢”。

他对抗着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过度规训,认为 “猪油捞饭比身材更重要”。

他永远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珍惜人生的每一刻。他喜欢宋朝人蔡持正的那句诗:“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这份悠然自得,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蔡澜曾说,其墓志铭可以刻三个字:我活过。

他确实做到了,在有限的人生里,尽情地学习、经历、旅游,品尝世间美食,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真心对待朋友。他的离去,让香港四大才子时代彻底落幕,但他留下的作品、生活哲学,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永远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如今,当我们翻开他的书籍,观看他的节目,品尝他推荐的美食,仿佛还能看到那个笑眯眯、戴着眼镜、手持美食的蔡澜,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和充满智慧的话语。

他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成为一个时代难以磨灭的记忆。

四大才子,金庸侠之大者,倪匡天马行空,黄霑浪奔浪流,蔡澜是杀不动了就走人。

愿他在另一个世界里,与金庸又组成饭搭子,过上逍遥而惬意的生活

作者简介:杨新元,中国作协会员,浙江日报高级记者。

网址:一得斋记|美食与文字交织的人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42115

相关内容

任嘉伦感人哭戏,重温亲情与美食交织的泪目时刻
小S47岁生日零社交更新,仅以6字回应记者
二零二五年戛纳电影节小记|电影与之交汇的小城
如何看待脂砚斋、脂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真伪”争议?
小巷人家:亲情交织中的遗憾与思考
文豪界“美食博主”苏东坡如何用诗词讲述宋代饮食文化?齐东方教授眉山讲“吃”|东坡大家讲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体?脂砚斋批了8个字,揭示贾宝玉真实身份
广东迎宾馆苏东坡美食文化迎宾宴启幕
最适合怎样的归宿 这一生婉宁令人唏嘘 悲哀叹惋交织 墨雨云间
陶喆猛晒福州美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