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戏诠君臣 同源呈异彩
灯光对色彩的呈现至关重要,不同光源下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 #生活技巧# #家居装修建议# #色彩搭配建议#
京剧舞台上,有《草桥关》《上天台》《打金砖》《铫期》《汉宫惊魂》五出精彩的传统戏,竟是同一题材、同一主题,都讲述了刘秀与老将铫期的故事。题材和主题都基本相同,为什么有五出戏呢?区别就在于角色表演上的不同:唱、念、做、打、舞,美学考量侧重不同,主要人物性格塑造也不同。
金少山演出《草桥关》
声振屋瓦草桥关
西汉末期,宗室刘秀团结各路英雄豪杰,一路拼杀,消灭了篡汉的王莽,夺回了汉室天下。天长日久,刘秀思念远在北边镇守草桥关、抵抗反汉势力刘毛(或称为牛邈)的功勋老将铫期,于是命马武、岑彭、杜茂三员大将替铫期镇守,让铫期还朝伴驾。然而好景不长,铫期之子铫刚打死太师郭荣,其女郭妃哭诉于刘秀,定要将铫家父子斩尽杀绝。刘秀受爱妃蛊惑,又碍于人命关天,竟然下旨命斩铫家满门。恰恰此时,刘毛又率军进攻草桥关,马武、岑彭、杜茂连环厮杀,竟然不敌。马武只好回朝搬请铫期,此时铫期已在法场,马武闻讯不顾生死,闯进后宫,力逼刘秀赦铫家满门,刘秀无奈只好下了赦诏。铫家父子重披甲胄,再赴草桥,戴罪立功。
以上是这五出戏中最原始的《草桥关》基本情节。五出戏的故事构架大同小异,只是在刘秀斩未斩铫期这个关键情节上做文章。在主角安排上,也有大差别:《草桥关》和《铫期》这两出戏都是以净角中的铜锤花脸为一号人物的大戏,而那三出戏,却是老生和花脸并重的大戏。
过去百八十年前,净角为主演的剧目,比生旦为主的剧目要少得多。这出《草桥关》,当时是净角在京剧舞台上的重要剧目,单演还朝前那部分,称头本《草桥关》,与还朝后连演到再赴草桥关,称头二本《草桥关》。昔日一般班社演出,常常以班中底包花脸演出头本《草桥关》作为开场戏。头二本《草桥关》连演,并作为大轴戏演出,是在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从有“金霸王”之誉的名净金少山始。金少山嗓音天赋之佳,无人可比——黄钟大吕、声振屋瓦,张口惊四座,曾令此剧一炮走红,大放光彩。他体形魁梧,融合净角中的铜锤、架子和武花脸于一炉,故人称“十全大净”。他在《草桥关》中扮演的铫期,大处落墨,气势磅礴,唱腔铿锵有力,身段雄浑遒劲,塑造出忠勇豁达、不计个人得失的老将形象,这种人物塑造是与金派的艺术特色相一致的。金派《草桥关》有着鲜明特色,在京津沪各大城市不断上演,并灌录唱片留传后世。
九转韵成上天台
《上天台》是与后半部《草桥关》情节基本相似的、生净并重的好戏。此戏说的是铫期之子铫刚失手打死郭荣老太师,铫期绑子上殿请罪。刘秀不忘铫期父子对朝廷的大功,从轻发落了铫刚,只将其发配湖广(或曰荆州),并自愿戒酒百日,慰留铫期切勿辞官。据说,此戏因后面刘秀戒酒不成,反而酒醉后将铫期斩首,故名为《上天台》(即死后归天)。但笔者看京剧近八十年,未见《上天台》后部斩铫期的。这是一折以老生扮演的刘秀为一号人物的唱工戏。据笔者所知,擅演《上天台》刘秀的老生,有余(叔岩)派、言(菊朋)派、奚(啸伯)派、杨(宝森)派等老生流派。汉光武帝刘秀在这出戏里面有几大段二黄唱腔,不但悦耳动听,而且特别讲究韵味与情感。以上这几个流派都在咬字切音上下功夫,精研湖广音、中州韵,以及节奏快慢强弱的交叉运用。所以,刘秀的几大段板式不同的唱段,都是热爱京剧的戏迷票友们学习的经典。比如,刘秀一出场演唱的“二黄慢板”:“金钟响玉鼓催王登九重……”以及后面那一大段“二黄原板转二黄快三眼”的经典唱段:“王离了龙书案把好言奉进……孤念你老伯母悬梁自尽,孝三年改三月,孝三月改三日……”这几十句大段演唱,不但一气呵成,而且通过唱中排比句的运用、节奏快慢顿挫的变化,把刘秀当时对老臣的复杂情感曲曲传出。而与老将铫期的几段对唱,也把君臣们的深厚情谊委婉托出,情感张力极强,几十年间,几代优秀老生演员传唱不衰。
汉宫惊魂打金砖
《打金砖》是与《上天台》题材相同、但演法不同的另一剧目。据说,此戏是上世纪初,由上海的文武老生、艺名“小达子”的李桂春首演的。这是一出文武并重的好戏,因此演出刘秀的演员,必须有很深厚的武功基础。在《上天台》后半部分,刘秀酒醉,听从郭妃谗言,杀了铫期,又尽杀邓禹、岑彭等功臣,马武闯宫死谏无效,也愤而自杀。刘秀酒醒后,追悔不及,亲赴太庙请罪,于是又添了一场《太庙》。幕启,便是铫期、邓禹等功臣冤魂共向刘秀索命,马武魂灵更以金砖打死刘秀。这场戏里,刘秀需要允文允武,唱做繁重。当众冤魂向刘秀索命时,演员除去一段又一段演唱外,更有一系列高难度的翻跌扑摔技巧:高毛、抢背、甩发、僵尸等等程式,一个比一个难,没有高强的武功底子,是完不成此任务的。当年李桂春演唱此剧时,正年富力强,高亮的嗓子、高超的武功,非常胜任这场《太庙》的演出。稍后,他又把这出命名为《打金砖》的好戏传授给了他的儿子——文武俱佳的李少春。上世纪四十年代,李少春演出《上天台》,化用余派的唱法——情感深沉、运腔细腻,把刘秀前后情感的变化逻辑,形象而准确地呈现出来。《太庙》的武技,运用他出神入化的精湛技巧,把刘秀愧疚和恐惧的内心世界活灵活现地揭示于众,因此成为李少春的撒手锏,独步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打金砖》由于涉及鬼魂迷信,很少演出。改革开放后,方才恢复演出。李派传人谭元寿、于魁智以及全国各地艺兼文武的许多优秀青年老生演员均盛演该剧,极受观众好评。
也就在此时,又出现一个与《打金砖》题材相同、却是新剧目的《汉宫惊魂》。什么情况呢?原来考虑到,历史上刘秀乃是明君,并没有滥杀功臣的劣迹,于是将《打金砖》改编,以众元勋在邓禹的妙计安排下被“掉包”未死。刘秀去太庙哭祭,见到众功臣,以为是被杀功臣的鬼魂而惊惧不已,及至说明原委而尽释前嫌,由李光、李欣弟兄主演。如今,两种演法并行在京剧舞台上。
裘盛戎演出《铫期》
柔中寓刚唱铫期
最后,再说净角艺术家裘盛戎的拿手杰作《铫期》。1947年,裘盛戎组织了戎社,他是继金少山后第二个以净角挑班的名伶。用什么戏打头炮呢?最后决定以头二本《草桥关》作为戎社的“开门炮”。但是他们没有原封不动按老戏的路子演,而是首先对剧本进行整理改编,以塑造人物、揭示内心世界为主。
裘盛戎非常喜欢和重视这出唱工戏,他自挑班首演此剧,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对该剧进行过三次大改编。此剧首演时,金少山还在世,在北京演唱这出戏时,戏名仍是头二本《草桥关》,而裘盛戎则改戏名为《铫期》。金少山扮演的铫期,气度万千、纵横捭阖、顾盼自雄,塑造的是张飞、牛皋式的英雄人物。裘盛戎扮演的铫期却是另一种类型。从声音造型上看,虽然没有金少山的声若洪钟、穿云裂帛,但是裘盛戎无论唱还是念,都韵味醇浓、柔中寓刚,讲究情、讲究味,讲究旋律节奏,好听,好看!从此,观众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听花脸戏,不是只能听调门高、嗓门冲、张嘴惊四座的直腔大嗓,还可以听味听情。故此,裘盛戎《铫期》的首场演出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所塑造的这种老于世故、饱受风霜、可钦可敬的老将形象,也得到观众的喜爱。
这出戏终于成为裘派的撒手锏,头场的“大引子”,一句“终朝边塞征胡奴……”那声音跌宕起伏,直入心坎,震撼人心。裘盛戎把他创造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唱、念”与刻画人物性格上。最重要的,便是塑造功臣铫期的鲜明形象上。裘盛戎扮演的铫期与众不同,既不同于金少山,也不同于其他的名净。他的铫期的性格是独特的、细腻的,甚至始终带有一丝的忧郁和悲伤,是一位苍凉的“伴驾王”。
再说“唱”,就那“小奴才做事真胆大”一句,“小奴才”三字奇峰突起,“奴”字用脑后音,穿云裂帛,电光火石,“才”字再用擞音转入悲怆之声,把老铫期恐惧又愤怒的复杂心情诠释得淋漓尽致。再说到表演,精绝之处比比皆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属铫期听到太师郭荣被铫刚压死了的表演:他猛地上身前后晃动,几乎从马上掉下来,而后赶紧撤步勒马缰绳,再慢慢颤动着上身,轻轻念出“回府”。这一组动作把铫期当时恐惧和悲愤的心情传出,使《铫期》成为一出唱做俱佳的名剧,扩大了净角艺术的表演领域。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张永和
网址:五戏诠君臣 同源呈异彩 https://klqsh.com/news/view/42712
相关内容
“沧海一声啸”首呈“五毒戏”上昆“五子登科”演出季举行李乃文回应同学王千源刘敏涛成就差异
几位美女 薛凯琪 钟楚曦 刘惜君 同框出席春晚彩排,谁更出彩?
第九集预告,精彩即将呈现!
皇帝与十三阿哥虽为兄弟,但君臣有别!
2025阿那亚戏剧节闭幕,北京青年戏剧人孙铭池导演《异常》夺金
李连杰四女儿基因呈现两种极端差异
明末斗彩婴戏人物盘
《我的大观园》将全国巡演 陈丽君:每场演出都将全力以赴
朱元璋觉得孟子的民贵君轻不妥,下令取消配享,铁胆谏臣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