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潮剧数字电影《东吴郡主》在北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
为经典电影举办主题讨论会 #生活乐趣# #电影爱好#
近日,入选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的中国首部潮剧数字电影《东吴郡主》在北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影片导演马崇杰、制片人董培雯、主演张怡凰,以及众多专家汇聚一堂。
《东吴郡主》获得与会专家盛赞,认为影片首先将写实与写意完美结合,既有电影质感,电影化程度高,同时又保留了戏曲艺术的特点与精华,称得上“代表了中国戏曲电影导向的正确方向”。
《东吴郡主》改编自同名经典潮剧,由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的著名电影导演马崇杰执导,获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的范莎侠编剧,饰演女一号孙尚香的张怡凰则是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其他主演还包括郑健英、林初发、林武燕等潮剧表演艺术家。
潮剧被誉为“南国鲜花”,迄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剧《东吴郡主》获奖无数,以原版舞台剧的原班人马为依托,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影片讲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东吴郡主孙尚香立志嫁一个扶危平乱的天下英雄;在其兄孙权与刘备的霸业争斗中,孙尚香陷入一场政治假联姻的两难之中。孙尚香坚定地追随刘备,却由此饱尝人生痛苦。在秉大义闯营谏夫阻战无果后,孙尚香悲烈投江……
主创心声:让潮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
《东吴郡主》出品人、广东潮剧院院长黄奕瑄表示,《东吴郡主》让潮剧与光影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相逢,为非遗传承开辟新航道。在这过程中,创作团队以电影化思维,借助视觉特效技术做到虚实结合,光影运用独树一帜,并在叙事表达、视听语言构建与审美范式创新等维度展开探索,有效突破传统戏曲电影的"记录性"创作局限,成功构建起兼具戏曲艺术神韵与当代审美特质的银幕表达。创作团队以“绣花功夫”对待每个细节、每句唱词,反复打磨,精益求精,铸就了这部作品的灵魂。他希望让潮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
《东吴郡主》导演马崇杰对女主演张怡凰的表演大加赞赏,“这部戏的原版舞台剧也是她的代表作,让她问鼎了梅花奖。我多次讲过,戏曲艺术是角儿的艺术,看戏看的就是角儿,而在这部电影里,张怡凰把角儿的艺术发挥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片中孙尚香有三个层次的表演,第一个层次是作为一个少女,新婚嫁与刘备,她的那种高兴、娇羞,用小花旦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个层次,孙尚香跟随刘备到荆州之后,又被哥哥孙权骗回来,她所表现的那种怒,尤其和孙权的对唱、对白,非常到位;第三个层次,就是结尾的哀怨,劝刘备停战未果,夫妻决裂,最终投江。她这次的表演跨度很大,从小花旦到端庄稳重的闺门旦,再到大青衣,经历了世态沧桑,三个层次都拿捏得都非常好,而且不完全拘泥于戏曲程式化的戏曲表演,而是能够和电影表演结合,非常难能可贵。”
《东吴郡主》主演、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张怡凰表示自己很荣幸凭借在该剧中的表演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如今,这部承载着潮剧艺术精髓的作品以数字电影的形式焕发新生,让我倍感欣慰。”
她表示,舞台表演讲究的是情感的连贯性和现场的感染力,而电影拍摄则需要在分镜头的框架下精准把控每一个表演细节。“这种转变起初对我确实带来了挑战,但正是这种挑战促使我对角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与诠释,最终呈现出来的表演比舞台版更加细腻动人。”
注重传承,戏曲电影不以票房论成败
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是戏曲爱好者,“京剧、昆曲、山西梆子、陕西梆子等等都喜欢听一听。这次是我第一次完整看潮剧,看得很过瘾,其实潮剧历史非常悠久,仅次于昆曲等少数剧种。这部片子非常感人,细节也非常好,而且还有泪点。孙尚香这个人物写的非常丰满。主演张怡凰也演得精彩。她是梅花奖获得者,希望张怡凰能多拍几部戏曲电影,做好中华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工作。”
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认为中国电影的百花园中应该有戏曲电影的一块领地,能够在这里默默耕耘,要有奉献精神的。感谢《东吴郡主》的主创团队,拍戏曲电影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电影本身一种传承,我觉得这是在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东吴郡主》是戏曲和电影结合比较完美的影片,另一方面,这部影片选题很好,它选了一个可能并不起眼的人物,但是电影的立意很高,把孙尚香的敢爱敢恨刻画得入木三分。这部影片在影院发行,可能不一定会有很多观众,但是戏曲电影不能简单地以票房来衡量成败,它真正体现的是社会价值和传承价值。让经典的戏曲剧目通过电影流传下来,我相信这更有意义。”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喇培康表示,作为戏曲电影,《东吴郡主》的电影化程度非常高。它运用电影手段和电影镜头,在大银幕上充分展示了潮剧魅力,实现了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可以说,它让中国戏曲电影化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网址:首部潮剧数字电影《东吴郡主》在北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 https://klqsh.com/news/view/43074
相关内容
21部京剧电影亮相北影节“京剧电影工程”影片展映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网络剧创作主题研讨 聚焦“精品化”破局
刘方明《山筋石脉篆刻法》新书发布及研讨会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举行
以创新青春表达书写当代澳门故事 《灿烂的风和海》研讨会举行
拓展光影边界 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戛纳举办推介会
纪念李树化学术研讨会在嘉应学院举行:百名专家学者共探艺术传承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今日开幕
中国电影表演领域首个国家重大课题五卷本著作成果在沪发布
“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6月启幕,24部作品轮番上演
第二十一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