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夏季之最!青岛中山公园灯会何以“重装归来”
夏季北欧看极光,冰岛是最佳选择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季节性旅行建议#
时隔十多年,中山公园将再次被魔幻般的光影“点亮”——7月18日,2025年“青岛之夏”艺术灯会将正式启幕。
这一消息,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青岛人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暖碎片被骤然唤醒。网友感慨:“这波真的是‘爷青回’!”
不少“急性子”提前去实地“打探”,各类“剧透”在朋友圈刷屏,“早鸟票”也预售火爆。昨晚,中山公园“试灯”,岛城部分以一线职工为主的单位受邀人员,前往游园体验,先睹为快。
对很多青岛人而言,这场令人翘首以盼的北方夏季规模最大灯会,早已不只是一场光影盛宴……
十多年等待,再赴一场“光影之约”
7月18日至10月8日,在近三个月时间里,这座山海相拥的城市,将上演一场“光影狂欢”,一段关于重逢与惊喜的全新故事正一点点亮起来。
满满“回忆杀”,岁月有痕。
“记得有一年暑假,老家的亲戚一批批来做客,我陪他们去看了6趟灯会”;
“当年我妈第一次带我看‘灯会儿’,我还想‘等会儿’看什么呢”;
“小时候拉爸妈的手看灯,如今牵娃的手赴约”;
……
1980年灯会,市民进入中山公园赏灯(市民逄淑才供图)
中山公园灯会始自1979年,曾是青岛妥妥的“夏日顶流”。春赏樱、夏观灯、秋观菊,也成为中山公园三大盛事。
几乎每个青岛人,都有当年逛灯会的照片。灯会宛如一张彩色的糖纸,裹着流光溢彩的甜,镌刻进那些年夏天的欢乐时光里,承载了几代人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
融融“氛围组”,光影盛宴。
夏天是最适合“昼伏夜出”的季节。当暮色漫过海岸线,烈日的余温悄悄敛去,带着咸湿气息的海风吹遍街巷,一场灯会的光影,便成为夏夜的“绝配”。
三四十年倏忽而过,太多事物早已换了模样。但变中亦有不变,中山公园地标意义从未褪色,“全家老小逛灯会”的热闹、朋友结伴赏灯的欢畅,这些藏在光影里的仪式感也始终未变。
人们也渐渐发现:与其在手机屏幕的虚拟光影里沉溺,不如重新走进公园的灯海,感受真实的温暖与光亮。
超燃的“机甲悟空”灯组 孙启孟 摄
浓浓“赛博风”,辉映时代。
46年前亮起的灯,是烛火映着纱绢的暖;2025年的灯会,是科技光影与海浪声交织的潮。
12米高的“机甲悟空”,以机械骨骼结构融合“天下第一灯”自贡彩灯技艺,打造最高动态机甲灯组;超30米长巨型章鱼、珊瑚蓝水母等灯组,呈现光影交织的深海幻境……
“科技赋能文化,光影重构自然”,灯会,如今已变成“光影可交互、虚实能共生”的动态场域,充满了赛博朋克风,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奇妙媒介。
16日晚,中山公园“试灯”迎来大批游园体验者
人从众……灯亮那一刻“值了”
灯灯灯灯……如今,灯会在各地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更是成了城市文旅的“流量密码”。
灯会,这一延续千年的老传统,如何成为跨越代际的文化热潮?
“点亮”文化符号,击中情感共鸣。
济南“夏雨荷”的温婉,云南“阿诗玛”的风情,四川“青城双姝”的仙魅,北京“刀马旦”的飒爽……各地灯会上,这些自带故事的“明星灯组”,成为地域文化特色展示的生动“橱窗”。
“蓝调”青岛,今年的灯会也做足了“海文章”。主IP是蓝色海洋主题大型灯组“海的女儿”,科技赋予灯组灵动生命,面部呈现动态变化,尽显青岛韵味。“会前溯光”“青岛风情线”等灯组,将城市历史、民俗、自然风貌细细描摹。
每一束光都带着独有的文化印记,灯会,不只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成了读懂一座城的最佳向导。
“映照”多维场景,带来沉浸体验。
如今的灯会,早已突破“静态观赏”的局限,借助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场域。
比如,精准锚定情感场景。在设计中植入能唤醒记忆的元素,让抽象的情感回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具象化呈现。今年青岛灯会的“忆光集・灯火纳福”主题区域,便借助光影艺术,将城市的独特魅力与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巧妙凝结成一幕幕鲜活的画面,让观者在光影流转中与过往温情撞个满怀。
“致童年,忆从前”,你被哪个物件“击中”了? 孙启孟 摄
比如,极致重构空间场景。让原本静态的空间变成会“呼吸”的动态场景,赋予游客沉浸式探索感。在青岛灯会的“诗韵间·琼楼玉阙”主题区域,游客可在璀璨光影中,邂逅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比如,深度参与互动场景。大型国际动漫巡游、古风汉服巡游、互动活动等,既可满足文旅消费中“体验感”的核心需求,也让场景价值从线下延伸至线上。
“烘托”打卡氛围,适配社交需求。
造型上兼具视觉冲击力与细节美感,灯光色调适配手机拍摄,甚至预留最佳取景角度……在“万物皆可打卡”的时代,2025年“青岛之夏”艺术灯会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融入了“社交属性”,精准踩中年轻人的审美偏好。
社交媒体上有关中山公园灯会的内容
当游客在彩灯前拍下美照,配上“打卡青岛‘海的女儿’”“青岛的‘机甲悟空’太酷了”等文案,分享到社交平台,一场“出圈”的裂变效应也便开始了。
灯海映大海,浪漫正生长
从文化根脉的现代表达,到城市气质的光影叙事,灯会,在光影交织间绽放着独特魅力,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将“旧时光”转化为“新潮流”。
当下,在情感消费与体验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不少文旅项目通过激活集体记忆,用场景重构唤醒代际共鸣,用创新手法为记忆注入当代活力,为游客带来震撼、欢乐甚至共情的体验。
当传统灯组加载“赛博皮肤”,民俗活动升级为沉浸式场景;当全家人扶老携幼“故地重游”,五彩斑斓的灯景成为情绪化空间;当年轻人穿着汉服在传统灯组前拍照分享……此时,“怀旧”便不再是模糊的情愫,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出游动力。
2025乙巳蛇年“长安灯会”图源:新华社
让“老传统”升级为“城市IP”。
今年春节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灯会”,成为文化赋能文旅经济、塑造城市IP的鲜活样本;长安灯会以千年古都为幕,助力“西安年·最中国”的城市IP大放异彩……
“青岛之夏”艺术灯会与“中国灯城”自贡文旅深度携手,既深挖青岛的山海基因与历史文脉,又注入自贡灯艺的精湛技法与创新表达,通过“在地文化+顶级匠艺+现代审美”的融合路径,着力将其打造为独具青岛特质的城市IP。
2025“青岛之夏”艺术灯会融入了更多青岛文脉
促“文旅流量”变“经济增量”。
从灯会到“灯市”的进阶,让“文旅流量”稳稳转化为“经济增量”,这已是许多城市驾轻就熟的运营之道。
如今年“火出圈”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通过融合文创产品、实景演艺、夜市消费等方式,形成了一体化的文旅消费生态链,实现了收益多元化和产业闭环的转型。
今年青岛灯会,在万千虚拟樱花绽放的樱花大道上,夜间市集依次排开,青岛特色文创与美食烟火气相交融,也将为游客带来新奇的消费体验。未来,灯会或可拓展更多链接,实现更广泛的空间联动与产业融合。
光影之间,再现诗仙李白笔下的山海神韵 孙启孟 摄
一场灯会,再次点亮了城市的“山海绮梦”——“变的是光影魔术,不变的是灯下相逢的笑脸”。
在这光影流转间,有着对过往的温柔回望,更有对未来的热忱相拥。
文字:和声
制作:弈同
校对:张萍
统筹:沈默
网址:北方夏季之最!青岛中山公园灯会何以“重装归来” https://klqsh.com/news/view/44918
相关内容
“早鸟票”现已开售!“青岛之夏”艺术灯会临近 市民游客期待值“拉满”水母、鲸鱼“游”上夜空!“青岛之夏”太平山空中海洋灯会将启幕
泰国豫园灯会正式亮灯,湄南河夜空闪耀中泰友谊之光
北京公园艺术季将推出上千场次活动!部分公园有夜间游艺
夏季如何科学减重?
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场景焕新,“艺术+生活”点亮夏日氛围
青岛把演唱会焊在了这个夏天
新晋“梅花奖”得主蓝天压轴,“夏之风”掠过东湖,唱响梨园
皇室优雅新风尚:爱子、佳子公主以明艳色彩和服亮相春季游园会
天津水西公园津彩大灯会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