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下厨的乐趣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如小说、诗歌、散文等,体验多元乐趣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文学欣赏#
作者:罗速(吉林)
我有不少喜好,下厨是乐此不疲的,没有之一的乐趣。也许是老爸爱下厨,从小耳濡目染,也许是好奇美味的出炉过程,也许是插队一年做饭的经历,喜欢在厨房鼓捣。
小时候,没有视频教程,全凭想象瞎“捅咕”。给爱吃零食的老妹做过五香脆、套环儿、豆根儿糖、糖葫芦;上中学后寒暑假,去长春国营饭店(重庆路)劳动。打过元宵馅儿,晃过元宵,做麻花和月饼。
下乡插队后,集体户轮饭班儿,不会贴饼子直出溜锅,兄姐们都帮过我。直到去了大队办的畜牧场(大户),才有了真正做饭的机会。记得冬天刨粪时,大粪块把我右手大拇指盖儿砸掉,不能握大镐,派我去做饭,从此我爱上了下厨。熟练地掌握2两面出3两馒头,1斤面可做出1斤4两的饼,1斤面能擀出1斤1两的面条。把2、4、6两玉米饼子,啪啪漂亮地贴在铁锅上。天蒙蒙亮起来烀豆馅儿,一人攥馅一人包,等大家下工回来就能吃上粘豆包。第一次包粘豆包,还闹过笑话,把豆馅儿攥得太大,4个粘豆包就把男生吃饱了,把场员乐得不行。学蒸切糕还把小郭哥的眼镜蒸进去了,成了现在集体户聚会的笑料。最拿手的杀猪菜,酸菜切的那叫个细。
再后来,只要回家就下厨给家人弄好吃的。拔丝苹果、西红柿和冰棍儿,尤其拔丝冰棍儿最受欢迎。想想70年代食品匮乏,能为家人做点美食,都是高兴的事儿。
回城上大学后,经常帮老妈做顿饭,琢磨琢磨新菜式。80年代结婚,还兴在家里摆几桌宴请宾朋。二哥的婚宴就是我主厨上灶,到现在我先生(那时是对象)还会跟女儿吹“你妈能操持几桌婚宴可厉害呢”。我中学闺蜜金姬是朝鲜族,请我主勺她婚宴,四个朝鲜族阿姨给我打下手。
所以,科室聚餐还是我掂勺,实验室的孩子们,最喜欢吃我做的卤蛋,酱鸡翅,啤酒鸡爪。有一年元旦,实验室研究生给我发过节祝福视频“老师想你……卤蛋鸡爪”,笑得我嘴角上扬,心里美滋滋呀。
防疫第1年闷在家里,天天给老伴换样做,麻花、油条、酥饼、水煎饺、煎饼饹子;逢年过节,给家人包汤圆儿、粽子,蒸花馒头和枣糕。现在更是琢磨,给小外孙儿,做各种美食。
年轻时,喜欢煎炸烤,现在更注重蒸熏炖煮。以前讲究色香味美,如今 更在意健康养生。下厨是喜欢,也是乐趣。更愿意为家人和“吃货”们打点料理……
作者罗速系原北华大学校长助理、教授、研究生导师。
编辑:李勋修/牛义信/宋占林《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网址:散文|下厨的乐趣 https://klqsh.com/news/view/54694
相关内容
下厨做美食的乐趣下厨的乐趣与意义
厨房里的幸福交响曲:烹饪的乐趣与生活的意义
做饭的乐趣:从厨房到餐桌,分享爱的美味时刻!
厨房里的生活美学:做饭的乐趣与治愈力量
厨房里的修行:烹饪带来的满足与乐趣
厨房的乐趣与传承:从童年到家庭的烹饪感悟
做饭也能很快乐|乐趣文案分享
散步:找回生活乐趣的100个小细节
英语散文:TheJoyofLiving(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