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国际家庭日。说到我爱我家,人人是绕不开厨房的。记得著名作家周国平在《家》文中写道:“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可见厨房是一个充满爱意的地方,每一道菜品,每一道主食,每一碗稀饭,传递着和谐的音符,洋溢着家的温馨味道。
人生的前半场,我多为工作忙,一年到头,难得在家一整天。这两年身体欠佳,在家养病。养病的日子,不是天天卧床不起,也要活动活动。医生也是这样嘱咐我。于是就操起锅碗瓢盆的营生来,一来也是自己的乐趣,二来也不想成为“巨婴”。
时下学做菜,其实不需要专门拜师学艺。在信息化的时代,做什么菜,怎么炒,通过手机在网上一搜,即可查到,不出门的老师就在自己的键盘上。
前两天,同村同城的老大哥,专门给我送来了一袋子竹笋。他说这种菜,在市场上很稀罕,这是他专门在承包的竹子地上采摘的。这种菜,既是美味佳肴,又是保健食品。
老大哥走后,我从百度词条中查到,果不其然。据《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的确是一道好菜。今天中午,我把大哥给的竹笋洗干净,在菜板上斜着切成片,配齐五花肉、干辣椒、葱花、姜末、少量食盐和鸡精等作料,下到锅里烹调出来,和妻子两个人吃的比较美嘴。
一日三餐,家常便饭,人们往往看不到里面有多大的学问。其实细细琢磨起来,从购买食材、加工烹饪到端上饭桌,环环都是相扣的。每个环节引不起重视,饭菜质量就没有保证,家人吃的就不可能放心。
在做饭的最初阶段,我不知道市场上出售的藕,有些特别白的,是用药物熏出来的。经过妻子的点拨,才琢磨出味道来。打那以后,我买菜不能秉持“拾到篮子就是菜”的理念,对每一道时令蔬菜,都是认真挑选一番。
随着时间推移,在厨房的时间久了,我越加感受到,吃食是一种文化,做饭也是一种情趣,既可满足自己,又可取悦他人,何乐而不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