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唠唠郭德纲一家体型:老郭瘦成 "麻杆",媳妇儿子胖成 "福袋",这背后的故事比相声还上头
一、邮轮照片一曝光,老郭家体型成了 "热搜包袱",网友瞅着比新相声还乐呵
前阵子郭德纲一家在邮轮上的照片一出来,网上跟炸了锅似的,比德云社开箱演出还热闹。网友们拿着放大镜瞅,从老郭的裤腰带到郭汾阳的小肚子,愣是唠出了段 "群口相声"。有人说老郭这是偷偷报了减肥班,有人操心郭汾阳的体重,还有人给王惠起了个 "德云社福袋" 的外号,那关注度,比老郭新段子上线还高。
咱东北人讲究 "看事儿得看门道",这一家子的体型变化,哪是简单的胖瘦?分明藏着德云社这些年的起起落落,就像东北人家的酸菜缸,年头越久,滋味越浓。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唠,看看这 "瘦的瘦成杆,胖的胖成球" 的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
二、郭德纲瘦得像 "抽了条",网友怀疑他偷练了 "减肥贯口",这变化比东北冰棍化得还快
印象里的郭德纲,那身板跟东北冬天的冻梨似的,圆滚滚透着股扎实劲儿。舞台上一亮相,肚子微微隆起,像揣了个小西瓜,跟于谦站一块儿,俩人像刚出锅的糖火烧,透着股富态。可这次邮轮照片里的老郭,愣是瘦出了新高度 —— 白 T 恤黑裤子,身形清瘦,站在妻儿旁边,竟成了家里最 "苗条" 的那位,网友调侃:"这是偷偷参加了 ' 相声演员减肥大赛 ',还拿了冠军吧?"
咱没见过老郭的体重秤,但肉眼可见的变化骗不了人。以前他往那儿一站,自带 "气场结界",现在瘦得像被抽了条,肩膀窄了一圈,连带着那标志性的 "郭德纲式自信" 都添了点清爽。有网友翻出几年前的照片对比,好家伙,那时候的肚子能当 "天然靠垫",现在瞅着跟揣了个鸡蛋似的,缩水程度堪比东北澡堂子里的毛巾 —— 拧干了能小一半。
最逗的是和于谦的对比。以前俩人站一块儿,跟俩 "发面馒头" 似的,谁也别笑谁;现在老郭一瘦,衬得于谦都成了 "圆润担当",网友打趣:"于大爷这是独自扛起了德云社的 ' 富态大旗 ' 啊!" 其实老郭瘦下来不奇怪,这几年德云社家大业大,他又是操心演出又是盯着徒弟,跟东北大掌柜似的,里里外外一把手,忙得脚不沾地,想胖都难。就像东北老农忙秋收,起早贪黑的,再能吃也掉秤,一个道理。
三、王惠从 "舞台俏佳人" 胖成 "德云社福袋",这体型藏着当年卖嫁妆的苦,比东北酸菜还入味
要说体型变化最大的,还得是王惠。想当年她在舞台上唱京韵大鼓,那叫一个俏 —— 身段苗条,眼神灵动,穿件旗袍往那儿一站,跟东北大姑娘穿新棉袄似的,又精神又好看。可现在的王惠,愣是胖出了新境界,一件宽大的绿袍子套在身上,照样遮不住那股子富态,网友说她 "胖成了小山",其实倒像个圆滚滚的 "福袋",透着股子踏实劲儿。
有回王惠去菜市场,摊主瞅着她乐:"您这体型,得穿 ' 加大码中的 plus 版 ' 吧?" 王惠听了也不恼,笑着说:"舒服就行,咱不跟衣服较劲。" 这心态,跟东北大妈似的,"年轻时讲究款式,老了讲究舒坦"。可谁还记得,当年她为了帮老郭撑德云社,把金镯子、金戒指全当了,连自己的夏利车都卖了,寒冬腊月骑自行车跑场子,冻得脸蛋通红,那时候的她,瘦得能看见锁骨,哪有现在这 "福气相"?
咱东北人常说 "心宽体胖",王惠的胖,其实是 "苦尽甘来" 的证明。早年跟着老郭遭罪,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琢磨着给徒弟们凑饭钱,操的心比谁都多,能胖才怪;现在德云社稳了,徒弟们能独当一面,她成了 "甩手掌柜",每天琢磨的是 "今天炖排骨还是酱肘子",这体重能不往上窜?就像东北老两口,年轻时种地扛麻袋,个个瘦得黑黢黢,老了儿子孝顺,顿顿有肉,慢慢就胖起来了,街坊见了还得说句 "瞧这日子过的,滋润!"
王惠的胖,还是德云社的 "活广告"。以前她变卖嫁妆时,谁能想到德云社能有今天?现在她往那儿一站,不用说话,就透着股 "咱日子过好了" 的底气,比老郭说段《报菜名》还管用。有老观众说:"看见王惠这么胖,就知道德云社是真稳了,比看财报还实在。"
四、郭汾阳十岁胖成 "小肉球",网友急得直拍大腿:这孩子吃的棒棒糖都带 "进口血统"!
要说最让网友操心的,还得是小儿子郭汾阳。才十岁的孩子,那体型跟东北年画上的胖娃娃似的,肚子圆滚滚,像揣了个大气球,两条小腿肉嘟嘟的,走路一晃一晃,跟绑了俩小沙袋似的。有网友目测:"这孩子体重怕是奔着一百五去了,快赶上成年姑娘了!"
对比他哥郭麒麟小时候,那真是 "小巫见大巫"。郭麒麟童年虽说是个小胖墩,但顶多算 "壮实",郭汾阳这是实打实的 "富态"。有照片为证:小汾阳坐在婴儿车里时,就比同龄孩子宽一圈;三岁时啃棒棒糖,那脸蛋子堆得像两坨红苹果;现在站在王惠旁边,个头快到妈妈腰,宽度却快赶上半拉妈妈,网友调侃:"这是吃了 ' 膨胀魔法糖 ' 吧?"
这孩子打小就生活在 "蜜罐" 里,跟郭麒麟当年的日子比,简直是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郭麒麟小时候穿表哥剩下的衣服,过年能吃块红烧肉就乐半天;郭汾阳呢?三岁吃的棒棒糖都是国外进口的,喝的奶粉得托人从海外带,家里厨子换着花样做营养餐,结果 "营养过剩",愣是把自己吃成了 "小肉球"。
有回郭汾阳跟爷爷逛超市,指着进口冰淇淋喊 "要这个",爷爷立马让人全包了,跟东北姥爷疼外孙似的,"孩子想吃就给,不差钱"。这宠法,跟喂小猪似的,能不胖吗?网友急得直搓手:"老郭快带孩子练练绕口令啊,既费嘴又减肥,多好!" 其实也难怪,这孩子出生时德云社已经火遍全国,老郭疼得跟眼珠子似的,真是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哪舍得让他受半点委屈?
五、郭麒麟从 "180 斤小胖墩" 瘦成 "清爽男神",这减肥史比东北人冬泳还硬核
郭麒麟和郭汾阳,这哥俩的体型简直是 "两个极端"。郭麒麟早年那叫一个胖,体重最高时 180 斤,照片里的他,脖子都快被肉 "淹没" 了,网友笑称 "胖得没脖子"。可现在的大林,瘦得跟换了个人似的,穿西装显瘦,穿休闲装显精神,那叫一个清爽,跟东北小伙儿开春减了肥似的,脱胎换骨。
他这减肥史,能写本《励志教科书》。据说最狠的时候,每天早上五点起来跑步,绕着小区跑十圈,回来就啃黄瓜;中午水煮菜,连点酱油都不放;晚上饿得睡不着,就盯着天花板背贯口,硬是把 "饿" 变成了 "动力"。有次录节目,别人吃火锅,他就坐在旁边啃生菜,眼里闪着 "我能行" 的光,跟东北人冬泳似的,咬着牙也要坚持。
为啥这么拼?用他的话说:"我爹说了,胖不是错,但得有自控力。" 郭麒麟这股子狠劲,全是被老郭 "逼" 出来的。小时候吃饭,好东西得先给师兄们,他啃馒头;犯错了,老郭当着全后台的面训他,一点情面不留;就连减肥,老郭也只说一句:"减不下来就别上台。" 这教育方式,跟东北爹似的,"严是爱,松是害"。
现在的郭麒麟,不光瘦,还特自律。饮食清淡,坚持健身,连吃块蛋糕都得算卡路里,跟当年那个 "小胖墩" 判若两人。站在郭汾阳旁边,一个清瘦挺拔,一个圆润可爱,网友笑称:"这哥俩怕不是抱错了?一个像饿瘦的,一个像撑胖的。"
六、老郭对俩儿子 "一个冰一个火",教育方式差出 "东北冬夏温差",网友:这是俩爹?
郭德纲对俩儿子的教育方式,那反差比东北冬天的冰窖和夏天的火炉还大。对郭麒麟,那叫一个 "严",严得跟东北老木匠教徒弟似的,"错一点就劈了你";对郭汾阳,那叫一个 "宠",宠得跟东北姥姥疼外孙似的,"要星星不给月亮"。
郭麒麟小时候,吃饭得站着,师兄们不动筷子他不能动;说错一句话,老郭能当着外人的面训半小时,眼泪掉下来都得憋着;想穿件新衣服?得考全班第一才行。有回大林考试没考好,老郭愣是让他在墙角罚站到半夜,背《报菜名》,错一个字就从头来,那狠劲儿,连王惠都偷偷抹眼泪。
可到了郭汾阳这儿,规矩全没了。打碎个花瓶,老郭笑着说 "没事,再买个金的";挑食不吃青菜,厨子立马换十道肉菜;就连犯了错,老郭也只是捏捏他的脸蛋:"下次不许啦,知道不?" 有回小汾阳在后台捣乱,把岳云鹏的扇子撕了,老郭还帮着圆场:"孩子手巧,这是在 ' 创作 ' 呢!"
网友看得直迷糊:"这是同一个爹?怕不是郭麒麟捡来的吧?" 其实不然,老郭自己说过:"大林出生时我啥也不是,不逼他一把,将来咋立足?汾阳赶上好时候了,我就想让他多享点福。" 这心思,跟东北爹似的,"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老大吃的苦,不想让老二再尝一遍。
可这 "冰火两重天" 的教育,也带出了俩孩子不同的性子。郭麒麟谦卑懂事,见谁都客客气气,跟谁吃饭都先给长辈拉椅子,那是被 "规矩" 磨出来的;郭汾阳活泼随性,想要啥就直说,在后台敢跟岳云鹏抢糖吃,那是被 "宠爱" 惯出来的。俩孩子,两种活法,就像老郭相声里的 "正反包袱",各有各的妙处。
七、体型背后藏着德云社的 "发家史",从 "啃馒头" 到 "满汉全席",这变化比东北屯子变城镇还大
说到底,这一家子的体型变化,就是德云社的 "活历史"。从当年的 "啃馒头度日" 到现在的 "顿顿有肉",从老郭的 "为五斗米折腰" 到现在的 "相声界大佬",每一斤肉的增减,都藏着故事。
想当年德云社快黄了的时候,老郭带着徒弟们啃馒头就咸菜,王惠变卖嫁妆换钱,俩人瘦得跟麻杆似的,哪有心思长肉?后来德云社火了,日子好过了,王惠不用再操心,心宽体胖;老郭操心的事多了,反倒瘦了;郭汾阳生在好日子里,自然 "养得壮实"。这就像东北屯子,早年穷得叮当响,家家吃得简单,个个瘦;后来富了,顿顿有肉,胖的人自然多了。
网友操心王惠和郭汾阳的健康,也是好意。东北大夫常说 "胖不是福,是负担",尤其是孩子,太胖影响发育,王惠这体型,对关节、心脏都不好。不过咱也别瞎操心,老郭多精明个人,能不知道这理?说不定私下里正带着妻儿健身呢,毕竟健康才是 "最大的包袱"。
八、最后想说:胖瘦都是日子的滋味,老郭家的故事比相声还暖心,毕竟一家人整整齐齐比啥都强
唠到最后,突然觉得这体型的事儿,其实没那么重要。王惠的胖,是苦尽甘来的 "福";老郭的瘦,是责任在肩的 "累";郭麒麟的蜕变,是少年成长的 "勇";郭汾阳的圆润,是被宠爱的 "甜"。这一家子,就像东北乱炖,有肥有瘦,有荤有素,看着不讲究,吃着却暖心。
网友的调侃也好,操心也罢,说到底都是因为 "喜欢"。就像街坊邻居唠嗑,"你家孩子咋又胖了"" 你咋瘦了 ",透着股子亲近。老郭一家也没往心里去,该吃吃该喝喝,日子过得照样舒坦,这心态,值得咱学。
说不定过阵子再看,王惠开始跳广场舞了,郭汾阳跟着哥哥跑步了,老郭胖回 "富态样" 了,那又是一段新故事。毕竟生活就像老郭的相声,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 "包袱" 是啥,但只要一家人整整齐齐,笑着面对,就比啥都强,你说对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