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分,《活出生命的意义》,为迷茫的我们点亮一盏灯

发布时间:2025-07-25 18:04

分享生活哲学,点亮他人生活的一盏灯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日常哲学思考#

欢迎来到诚悦读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如今市场上鸡汤的书有很多,这本书以作者的实际经历,从心理学角度观察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找到了绝处逢生的意义,战胜极端痛苦。

与许多主流心理疗法不同,作者以集中营亲眼所见为切入点,其中的黑暗场面着墨不多,更多的是研究所有犯人的心理和行为情况,从而了解人在极端生活环境下心态的微妙变化,使自己的意义疗法理论更具说服力。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费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我们要了解作者在集中营的生活,其中苦难、摧残都不是他所描述的重点,而是更多地谈论了那些让人坚强活下去的勇气,由此他开始阐述他自成一派的心理治疗原理,通过本书您可以了解到:

集中营生活

生命的三个意义是什么?

如何面对死亡?性格如何变化?

矛盾意向法是个怎样的治疗方法?

介绍完本书的基本背景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的内容。

第一部分

我们来了解作者所经历的集中营生活。在奥斯维辛,弗兰克尔天天都和死神擦肩而过,日复一日直面生死。即便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生命依然存在意义。进入集中营的人,先后会经历3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分别是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和解放阶段。

第一个是收容阶段,这个阶段显露的症状是惊恐,作者表示,这种恐惧有时在进入集中营前就已经产生了。从进入集中营开始,出了极度惊恐,没有其他感觉,不得不适应自己的恐惧,直到习以为常。抛开作者的乐观情绪,大部分人都会有一种“暂缓型迷惑”的状态——即被宣布处决的人在行刑前的最后时刻会产生死刑可能暂缓执行的错觉,因此对眼前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不用心对待,从而走向死亡。最后作者提到第一阶段的囚徒不忍目睹集中营内残酷的景象,但是经过几天或几周后就会发生变化,至此进入心理反应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适应阶段,这个阶段囚徒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情感麻木,用作者的话说看到什么都只会呆呆地站着不动,无法真切地感受到厌恶、恐惧或者怜悯等情感,对于受难者、将死之人和已死之人已司空见惯,在没什么事情能够打动自己。最后作者解读出,囚犯们一门心思就想活命的紧张状态迫使他们的内心生活退步到原始水平,这也是他们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第三是释放和解放阶段,此时作者开始详述解放后犯人的心理学。作者表示,没有哪个团体纯粹由高尚的人或者龌龊的人组成。释放的犯人最初的感觉是“人格解体”,如同梦境般获得了自由,但是此时人的精神仍旧在过去的束缚中,由于身体已经自由,因此便借由身体来释放多年的心理压力,直到某刻,内心的某种东西松动了,感情冲破枷锁,一步步恢复,再次成为一个“人”。

第二部分

根据意义疗法,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式人最主要的动力,正如尼采的一句“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发现生命的意义的方式有三种,它们分别是: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忍受苦难时的态度。第一种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我们的成就与成功;第二种是体验自然、生活等,至于面对某个人可以说成是去爱一个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通过爱自己所爱之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第三种便是忍受苦难,在这里人不能只关注获得快乐或者避免痛苦,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时,生命在这一刻便有了意义,并保持下去。

第三部分

生命是短暂的,死亡又该如何面对?性格如何变化?根据作者的理解,短暂的不是我们的寿命,而是我们那昙花一现的潜力。生而为人,我们的性格虽然难以预测,却是由自己决定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一步步完善自我。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存在的短暂性,对于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可能性,我们决定去实现某一部分,使其成为“时间驿站中不朽的印记”,用作者的话来讲,就是在任何时候人都必须决定哪些可能性将成为他存在的纪念碑。

“矛盾意向法”作为意义疗法中的一个技术,针对“预期焦虑”病人群体的两个事实:恐惧导致害怕的事情出现和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因此,矛盾意向法提倡借助自嘲、自省,用相反的意愿消除自己的过度反应,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些书中的发人省醒的金句:

1.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2.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爱以什么方式终止是很重要的。

3.如果说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4.生活就好比看牙医。你总是觉得最难受的时候还没到,而实际上它已经过去了。

5.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6.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7.人类总有能力:

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

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

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网址:豆瓣8.6分,《活出生命的意义》,为迷茫的我们点亮一盏灯 https://klqsh.com/news/view/68917

相关内容

十本书指引你走出生命的迷茫
十大励志书籍推荐:照亮青春迷茫的明灯
5本书助你走出迷茫,成为更好的自己
20本豆瓣高分个人成长书籍推荐
万家灯火 也有一盏灯为我而亮
10部豆瓣评分8.0+的励志书籍
10本豆瓣评分最高的的心灵励志书籍
10本豆瓣8分以上的心灵励志书籍
豆瓣8分以上的心灵励志书籍推荐
10部豆瓣评分8.0+的心灵励志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