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解读
深度解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方式分享# #读书笔记分享#
今天看完了活出生命的意义,深有感触。作者前半部分讲述了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及心境的一些变化。后半部分讲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作者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他经历坎坷,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号称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哥哥,妻子全都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了下来。作者抗住了这炼狱般的磨难,始终对生命充满了饱满的勇气。
从集中营里被解救出来之后,作者全身心投入心理学研究,把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研究联合起来,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寻找生命的意义。解救了无数身处痛苦不能自拔的人。作者认为,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我们一生最艰难的使命。
囚徒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恐惧,冷漠和自我救赎。在第一阶段,所有人除了极度的惊恐,没有其他任何感觉,囚徒们走进集中营之后,首先会被分成两队,一队人数很少会去洗个澡,剃个头。大多数属于另一队,他们会被送进焚尸房。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这时候会觉得非常幸运。产生以后就安全了的幻觉,总感觉事情还有转机,最后的结果应该不至于太糟糕,因而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视而不见。这种心理状态用专业术语讲就是暂缓性迷惑,就像是死刑犯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会产生死刑可能暂缓执行的幻觉。在恐惧,不安和侥幸的幻想中,他们普遍还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后期自己究竟能够承受住多大的痛苦,比如大冷天洗了个冷水澡并且没感冒,他们就会好奇自己以后是不是能够承受更恶劣的条件?这种好奇心其实已经脱离了当时那种痛苦的环境,有好奇心的人会像一个旁观者冷眼观察事态究竟会走到哪一个地步。本质上这种好奇相当于精神上的一种自我保护,这种好奇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常见。这个时候的心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觉得时间过的非常慢。他们一会儿觉得要死了,一会儿又觉得能活下来,就这样反反复复,备受煎熬。因为这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痛苦和煎熬。有句话说的很精彩,人是可以习惯任何事物的种群。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囚徒就会对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在集中营每天都看着大量的人死去。每天都要经历非人的折磨,慢慢的对死亡也就见怪不怪,对毒气室,焚尸房也不再感到害怕,甚至会觉得毒气室,焚尸房可以结束自己的痛苦。
恐惧心理就这样慢慢的消失了,这时囚徒们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冷漠。在这个阶段,囚徒的情感就像进入了休眠期,很难再有什么波动,他们盲目的接受一切,不再浪费感情去同情别人,或者怜悯自己。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唯一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的活下去。作者就讲了一个集体对未来失去信念的例子。1945年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囚徒突然觉得圣诞节前战争一定会结束,他们肯定能回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结果,在圣诞节前的一段时间里,突然死了很多囚徒。作者总结了一下原因,当精神生活发生退化,生活中的一切都围着食物向着最原始的生存本能,暂时人就容易产生幻觉。这些幻觉是非常不现实的,很容易破灭,但幻觉最终破灭时,从而使人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免疫系统就垮了,这时人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经历了恐惧冷漠,战争突然结束了,那些幸存者突然就梦想成真了。他们被解救后,心理活动就会进入第三个阶段,自我救赎阶段。幸存者一开始会产生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觉得这一切都是梦,都是假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叫人格解体。简单来说就是幸存者觉得现实是幻觉,而幻觉才是现实,他们为了求证这一切都是真的,就会做一些很放肆的事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被压迫者变成压迫者,比如大吃大喝,口无遮拦,甚至做一些有违道德,逾越法律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减压病。一个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心里极度紧张的人,如果压力突然消失了,那么之前对抗这种高压环境的力就会反弹,他就可能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幸存者突然从集中营里被解救出来。道德和精神方面都会受到损伤。作者刚被解救出来时跟一位朋友散步,两个人经过一块儿田地时,里面长着绿油油的庄稼,朋友拽着他,直接踏着青苗,穿过田地,还理直气壮的认为我们受了这么多苦,家人都被杀了,现在才踩死了几株青苗,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幸存者需要经过一个自我救赎的阶段,才能慢慢的回归正常。如果自我救赎失败了,是会演变成人格的扭曲,最后做出反人类的举动。比如作者的一位朋友,他就曾在集中营里说,等他出来后,如果手上不沾点儿血,他就锯掉一条胳膊。大部分幸存者都很难自己走出来,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完成自我救赎,才能够从痛苦当中得到升华,成为更强大的人。这也是作者被解救出来之后留在当地的原因,他想通过自创的意义疗法去拯救哪些战后需要帮助的同胞。
作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只用九天时间就写成了这本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帮助大家摒弃罪恶的念头,跟苦难和解,完成自我救赎。那么究竟什么是意义疗法呢?这就涉及到第二部分内容,寻找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就是帮助那些精神崩溃的人找到生活的意义,从而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那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呢?是指生活中必须担负的责任。我们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负责,需要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总之,生命的意义就是引导我们前行的驱动力。这个意义可以是认认真真的爱一个人,也可以是过一种充实的生活的。生命的意义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不一样,还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来说,刚进集中营的时候,作者有一份未完成的书稿,他小心翼翼的藏了起来,但最后还是弄丢了。作者就发誓一定要重新完成这本书,这本书只有他才能写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这个目标就是他得以在集中营活下去的动力。可以说,重新写书稿就是作者在集中营的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人生使命。比如作者被救出来之后,他生命的意义就从完成书稿变成了帮助别人摆脱痛苦。书中还举了个例子,一位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另一个孩子很健康,但不幸夭折了。这位母亲觉得活不下去了,尝试过自杀。后来经过作者的治疗,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要照顾好残疾的孩子,让这个孩子快乐的过完一生,因为这个孩子不想死。找到这个生命的意义之后,这位母亲就再也不想自杀了。作者最具持久力的观点,正是他在生活以及无数的咨询中一直呼吁的: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对责任的强调反映在意义疗法的绝对命令中:“要像是在经历第二次生命,仿佛你已经获得重生;再不要像过去那样,一定要避免犯同样错误!”在我看来,没有比这几句格言更能激发人的责任感了。首先,它要求你设想现在就是过去;其次,过去能够被改变和修补。这就使人能够直面生命的有限性及自身生命的终结性。
至此,作者已经说明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但作为意义永远不会消失。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第一种就是成就或成功,其意义显而易见。第二种需要进一步解释。找到生命之意义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体验某种事情——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另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
因为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包含着死亡,而每一时刻都不会再重复。那么,生命的这种短暂性难道不是使我们尽量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的最好提示器吗?它肯定是的,因此作者提出一个忠告: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网址:活出生命的意义解读 https://klqsh.com/news/view/68975
相关内容
解读《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深度解读
【福利】樊登读书会为你解读《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与心得
深度解读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在绝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读《活出生命的意义》笔记
解读《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
2分钟读懂《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