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谁灯火辉煌的眼里
关注城市夜景的灯火辉煌 #生活乐趣# #生活点滴# #生活细节发现#
■ 阿珏点映·第一时间看外片
□ 王文珏
【关键词】当代名著改编 3D华炫视效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冲奥之作
1973年,女作家三毛客串填词时,曾写过一首《不要告别》,内有一句“要抱歉,不要告别/在这灯火辉煌的夜里”。后来作曲家、大师李泰祥重写此歌,诗人李格弟略作改动,“我醉了/我的爱人/在你灯火辉煌的眼里……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一首史诗般凄怆壮阔的爱情歌曲《告别》从此诞生。一字一境,从红尘到阆苑,从诗到更动人的诗。但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好上翻好的能力。
相比之前三部《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尔曼显然拥有更强大先进的武器:极致的3D技术,以迪卡普里奥为首的璀璨群星,Prada等打造奢华霓裳的布景团队……以及人们对盖茨比本身永恒的慨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盖茨比。对爱情近乎疯狂的执拗,对金钱招之则来挥之即去的暴戾,而身后的美国纽约,正值1922年灯红酒绿的“爵士年代”,蒸腾着喧嚣的孤独,灿烂的陨灭。5年前的惊鸿一爱,让一个穷小子不停地奋斗搏杀,直到积累富可敌国的财富,以庞大从容的姿态回到恋人身边——用金钱照耀她,用金钱吸引她,用金钱征服她,直到因金钱失去她……
第四版“盖茨比”对原著的改动其实不大,叙事结构也基本呼应。旁白的叙事在小说中留下了无限遐想和内外补充,而放置于影片,却总在人刚刚发动起来、被打动的瞬间,突然被旁白一票开了出去。这种旁观者的“隔”让人们难以置换心中的盖茨比,叙事在彼岸,而真情在另一边冷冷观瞧。
从技术来说影片是无可挑剔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诠释,浓墨重彩,澎湃激昂。但距离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笔下的阴晴不定,黑白相渗的经典,有种上了发条般的外力驱动。你可以欣赏大段大段精湛的“表演”,但你很难被表演打动。导演鲁尔曼辉煌到极致的光影效果,是一种罕有之物。前半段一直在用巨大手笔,精工细描盖茨比宫殿中奢靡的一切,金光漫天,碎银遍地,满城花朵堆砌起来的“小行宫”娇憨如醉。作为《红磨坊》的导演,鲁尔曼在视觉上的豪奢挥洒一如前作,投入的精力和花费真材实料,但也正因为过于工笔,失去了留白和写意的机会,浓烈的舞台戏剧感化,在银幕和感动之间,再添一线之隔。
疯狂到极致又纯洁到极致的爱情,其实是令人心中难过的。从盖茨比身上,你能看到爱情的破灭,也能看到美国梦的破灭,能看到人性的折转,也能看到时代的虚情。名著的魅力就在于它描述了一个人却不止于一个人,就像盖茨比,他折射了一个时代,又唤起超越时代仍能相通的情怀。他是立体的,并非一个个案,就像宝黛的世界能通释一切的性灵,他们皆因此而不朽。
对于盖茨比来说,为了最纯洁的梦想做最欲望的努力,他的奋起、辉煌和灭亡,成为最标示化的血蔷薇,别在时代的黑衣上。时代祭之以死,人的轻狂也是时代的疯狂。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小说短短5万字,写尽了一个疯狂的梦,一场幻灭的梦。也因为写尽了,人们都变得贪婪而难以被满足,自私地保有着心中的盖茨比而不愿置换。
120分钟毕,眼前依然灯火辉煌,流金炫彩,绝美的视觉让人的神经末梢享受了饕餮盛宴。但银幕上的灯火辉煌显然是他们的,是一个普通的夜晚的,盖茨比的痛苦、激昂、绝望,不曾如汹涌的波涛,漾在观者眼里心里。也许,《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最难以被电影化的名著类别,这是文学的尊荣,是电影的止步叹息。
网址:《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谁灯火辉煌的眼里 https://klqsh.com/news/view/69171
相关内容
《了不起的盖茨比》:绿灯塔背后的意义《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碎与人性的挽歌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详细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何以“了不起”
《了不起的盖茨比》——幻灭的绿光
《了不起的盖茨比》:绿灯下的繁华与幻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分析
厦门浩亿影业解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高估关系而低估了人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穷小子逆袭成富豪,看盖茨比目标达成七步骤
《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度解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影评:梦想与现实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