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学发展看当今核酸检测乱象,才知道为什么说董仲舒是儒家之罪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核心,主张适度而不偏激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哲学#
在历史的长河中,董仲舒被誉为儒家的“功臣”,他以儒家为主线,辅以法家思想,兼收并蓄道家的理念,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奠定了基础。然而,董仲舒的主张在为儒学树立崇高地位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儒学的毁灭性灾难。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成为了后来儒学被经学化的导火索。
儒学在董仲舒时代的兴盛,实际上是在一种儒家学者无限制扩张权力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后,由于王权的庇护,儒学不再是一种探讨思想的方式,而变成了一种无法怀疑、只能盲从的教条。儒家经典被奉为法律,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要从儒家学典中寻找解释,而其他人则被禁止反驳。这种经学化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儒家学者拥有对最高法典的解释权,甚至滥用儒家经典来服务个人利益。
董仲舒的主张与孔孟之道截然不同,几乎是南辕北辙。他推崇的儒学,不再是孔子时代的仁爱之学,而是变得僵化、教条,成为人们反对的对象。然而,董仲舒在后来为了制约皇权,却将儒学引向了另一极端。他神秘化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宗教化,借用谶纬迷信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谶纬,即神学说,通过解释灾异现象来预示吉凶,使得儒学变成了一种权谋的工具。
谶纬学说起初或许有其合理性,以灾异现象为基础来制衡皇权,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套体系泛滥成灾。皇帝们学会了利用异象,将其变为斗争手段。例如,武则天即利用雌鸡化雄的异象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谶纬迷信的滥用使得其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非真实的预兆。
儒家经典的神学化并没有让儒学获得真正的发展,反而使其走上了一条歧途。儒家学者滥用儒家经典,将其变成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教义,只需引用其中的一句便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导致了真正经世济人的思想逐渐消失,儒学面临着走向消亡的风险。
直到杨雄的出现,儒学才得以重新审视自身。杨雄提出了重塑儒家精神的理念,强调将做学问和做人合而为一,将学问的探讨与个人人格的修养融为一体。他主张从常识出发,避免赋予儒学过多神秘的意味。这种理念使儒学逐渐摆脱了经学化的枷锁,重新焕发出思辨的活力。
总的来说,董仲舒的主张虽然为儒学在当时树立了崇高地位,却也导致了儒学的堕落。他引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儒学丧失了多元化的思考方式,经学化的趋势使得其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教条。谶纬学说的滥用更是加速了儒学的走向衰败。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儒学才得以在后来通过杨雄等人的努力,摆脱歧途,焕发新的生机。
网址:从儒学发展看当今核酸检测乱象,才知道为什么说董仲舒是儒家之罪 https://klqsh.com/news/view/7090
相关内容
《儒林外史》里的儒道互补看了射雕才知道,为什么武侠是当今社会的良药
刘力红 | 为什么要读书,而不是看书?
西方人不了解孔子?想多了,孔子在美国人眼里也是神
一展贯古今: “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策展手记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6位文学家,大家知道分别是哪6位吗?
恭喜!辰亦儒曾之乔官宣儿子出生
鲁迅为啥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其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1991年,画家范曾去台湾,却遭同行扇巴掌,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