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粉丝为明星打榜控评:别被资本和商业模式裹挟

发布时间:2025-07-26 02:22

社交媒体成为明星和粉丝互动的新渠道,影响了娱乐圈的运营模式。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对娱乐的革新#

用文明指引追星行为,用理性涵养粉丝心态,才能激荡起粉丝群体正能量

粉丝不仅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实现“人人相善其群”的格局

“让世界一同见证祖国的强大!”新中国70华诞,一群群年轻人,以网站、微博、贴吧为阵地,用图片、留言、话题等形式,为祖国欢呼。用时尚话语表达对祖国发展的由衷自豪,向世界介绍真实中国,这些年轻人的真挚热情令人感动。

近年来,伴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发达和媒介渠道的拓宽,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粉丝群体、粉丝文化现象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攒专辑、建贴吧到打广告、顶数据,粉丝群体不再满足于文化产品的单纯消费,而是深入参与到娱乐活动的策划传播中,成为“生产型消费者”。从观赏者到互动者再到“造星者”的转变,令粉丝群体得以在文化市场一展其才,也使粉丝活动走向线下。

需要指出的是,粉丝群体活动既有蓬勃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存在无序、失序乃至无视社会规范等现象。比如,不久前发生的粉丝“代拍”导致航班延误、公开售卖明星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事件,折射出部分粉丝的非理性行为。而电影“锁场”、网络“控评”、互泼脏水等不良现象,不仅透支着明星的流量,更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侵害着流行文化的正向价值。个性追星,不可任性而为;社会规范失守,粉丝群体就可能失序。用文明指引追星行为,用理性涵养粉丝心态,才能激荡起粉丝群体正能量。

粉丝不仅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实现“人人相善其群”的格局。现实中,人们欣喜地看到,日益成熟的粉丝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粉丝个体的非理性追星行为。“谦逊、礼貌、谨言慎行、自律”等形象正在成为粉丝群体主流。比如,开完演唱会后的场馆,粉丝们把座位上的垃圾清理完后才离开,很难再看到以往演唱会后垃圾遍地的现象。事实证明,粉丝的真情实感,只有合理合法、文明有序的表达,才能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同时,对个别违法失德行为“零容忍”,把规矩立起来,才能把社会规范的红线内化为心中的底线,让文明追星的行为始于自发、终于自觉。

面对数量动辄上百万、千万的粉丝群体,相关部门应善于抓住重点,突出精准引导。对文娱行业及相关企业的行为加强监管,防止粉丝被资本逻辑和商业模式裹挟;密切关注互联网平台的流量数据、社群舆情,以适应粉丝为偶像“打榜”“控评”的冲动;督促明星以身作则,为粉丝树立正面榜样;引导群主、版主等活跃粉丝发挥更积极作用……针对粉丝活动的关键环节、关键群体,有的放矢、精准施治,才能让庞大的粉丝群体稳健运营、秩序井然。

粉丝“抱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让粉丝群体活动在正确的轨道上,需要刚性制度,也需要温和疏导。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好故事的巨大“引力”,吸引粉丝通过现场观影、线上乐器接龙等方式为祖国点赞;一些明星投身留守儿童资助、图书馆援建等公益项目,大批粉丝参与其中……期待更多优秀作品、优质明星搭建起主流文化和粉丝群体的沟通桥梁,为文化市场注入更多创造力和正能量。(石羚)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29日   05 版)

原标题:(人民时评)用文明指引追星行为——粉丝群体如何贡献正向价值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网址:人民日报批粉丝为明星打榜控评:别被资本和商业模式裹挟 https://klqsh.com/news/view/71648

相关内容

《光明日报》发文: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明星粉丝微博控评行为研究
光明日报:粉丝控评是种网络暴力(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网信普法】控评、网暴、不当集资……“饭圈”乱象如何依法纠治
粉丝“控评”的唯一作用,就是让网友越来越讨厌这个明星
人肉搜索、高层贪腐、拉踩控评,这届“粉圈”究竟怎么了?
微博粉丝控评引发的圈层对立现象浅析——基于参与式文化视角
明星粉丝控评养号该被谴责吗?王一博在这件事上无辜吗?
曝:某明星投资亏损70亿,多位明星被坑复出捞金!
商业模式必读的三本书,最好的商业模式都在这些书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