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教育部组织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提出《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引导中小学生和幼儿合理安排假期防疫、生活、学习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生活。其中建议中小学生和幼儿寒假期间每天锻炼至少2小时。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体育锻炼要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中高风险地区,居家锻炼,选择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健身操、呼啦圈等锻炼方式。充分利用阳台、窗边、庭院等多接触阳光。减少坐卧时间,每天锻炼至少2小时。栗子妈在小区育儿群看到这个消息后留言说:“神兽归笼,还好有去年居家活动的经验,很多运动道具还没扔,拿来继续用。”同在一个小区的琪琪妈回复说:“大家能分享一下居家锻炼的方法吗?”之后的小区育儿群,俨然成了经验交流会,宝妈宝爸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运动方式。
育儿大V菁菁最终做了一个总结。
居家锻炼方式
6岁以下适宜:
被子枕头大作战:这个比较适合在床上玩哦,松软的床垫可以增加其难度,把被子和枕头都放在孩子的身上,任由孩子解救自己,爬出来,孩子玩这个一定都是异常兴奋,高兴的事情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跳格子:在家里阳台的地面上分好格子,一次跳一步或者一次跳两步,或者间隔跳等。
纸飞机:家长先和孩子一起制作折叠出一架或两架纸飞机,然后同时用力抛向天空,比一比谁抛得远。记得最后让孩子捡回来,增加孩子运动量。
气球接力:吹好一个气球后,家长和孩子各站一边。然后用手接,或用头去顶气球,要求气球不能落地。
6岁以上适宜:
耐力
两点左右跑:在地上放好两个矿泉水瓶,家长和孩子使用侧滑步在两个瓶子之间来回进行快速移动,每组10到20次。
原地小步跑:天气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场地,在家里阳台上或小区或院子的花园里,原地快速小步跑,摆臂、脚步频率尽可能加快,每次持续进行30秒。
原地高抬腿转体:家长拍手给出指令。孩子听到指令后,身体向左或右转90度。每个方向持续15秒,总计进行60秒。
平衡
单脚接球:孩子单脚站在地面,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用手接住家长抛来的球。
力量
蹲起:双手分开与肩同宽,屈髋屈膝下蹲至膝关节成90度,注意重心放在两腿之间,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腰背部。每组进行10-15次。
靠墙静蹲:孩子背靠在墙上,屈髋屈膝,膝关节保持90度,同时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可以通过调节膝关节角度降低难度。每次持续30-60秒。
柔韧性
手足行走:俯身向前,手在地面上小幅度行走,保持身体伸展。然后,前脚掌着地,小步向前快速行走。每组进行6-8次。
居家锻炼注意事项
1、运动安全
不要在湿滑地板、不稳固的桌椅上运动,要和墙、桌、椅、边角等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做好热身运动。注意运动卫生,运动锻炼时应开窗通风,运动前要做放松运动,运动后要注意身体保暖。注意视力保护,孩子居家要坚持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
2、运动强度
为确保体育锻炼安全有效,运动强度必须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强度过低无法达到运动效果;而突然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常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损伤身体,降低免疫功能。家长应引导孩子通过自我感觉来把握运动的量是否适度:运动强度合适的感觉就是,运动时心跳有所加快,感觉轻度呼吸急促,微微出汗,练完后心情愉悦。最显著的感觉就是睡得好,第二天精神饱满。
3、运动时间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孩子每天进行一定时间中等强度的锻炼,能产生最大的健康效益。因此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每天定时运动,也可分上下午时段运动。
结语:家长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主动减少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加居家体育锻炼时间,调整好心态,提高睡眠质量,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END——
我是为娃学画,我始终坚信初生的婴儿好似一张白纸,一方未开垦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练“画功”,才能为娃画出一条人生坦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