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全指南:从预警到自救

发布时间:2025-07-26 18:44

地震预警时,听从官方发布的行动指南,如收到海啸警报,尽快向高地转移。 #生活技巧# #紧急应对技巧# #地震避险#

临“震”不慌

——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宣传 —

遇地震,莫惊慌。保镇静,少伤亡。若远震,可旁观。若近震,需防范。地震,这一地壳快速释放能量的自然现象,虽不可避免或控制,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避震方法,便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安全,降低损害。无论身处何种场景,这些实用的避险小知识都将助你从容应对。快来了解并掌握它们吧!

科学防震减灾 守护生命安全

01地震的基本知识

>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尺度,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了解不同震级的含义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防震、减轻灾害至关重要。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及严重破坏型地震

根据地震震级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类:

弱震:通常指的是里氏震级3级以下的地震。这类地震人体通常无法察觉,只能通过仪器进行记录。

有感地震:这是指里氏震级在3级以上、5级以下的地震。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这种地震,但通常不会造成显著的破坏。

破坏型地震:这类地震的里氏震级通常在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明显的破坏。

严重破坏型地震:这是指里氏震级7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甚至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02如何提升抗震措施

> 开启地震预警

地震发生前,部分居民已通过手机接收到地震预警,这充分证明了地震预警功能的重要性。在危急时刻,这几秒钟的预警时间无疑是挽救生命、确保安全的宝贵财富。

各手机品牌可通过特定设置或应用开启地震预警功能,获取紧急预警信息。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开启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覆盖多种手机型号:

(1)华为手机:在“设置”中找到“安全”选项,然后开启“应急预警通知”功能,最后选择“地震预警”。

(2)小米手机:进入“手机管家”,选择“家人关怀”模块,再开启“地震预警”功能。

(3)荣耀手机:同样在“设置”中,找到并开启“安全”选项下的“应急预警通知”,最后选择“地震预警”。

(4)OPPO/一加/真我手机:通过“设置”进入“安全”选项,找到并开启“SOS紧急联络”中的“自然灾害警报”,最后选择“地震警报”。

(5)vivo/iQOO手机:打开“天气App”,在设置中找到并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6)苹果、三星及其他手机品牌:请在应用商店中搜索并下载与地震预警相关的App。

> 求生姿势

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求生姿势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标准姿势,可以帮助您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介绍标准求生姿势,强调保护头部、降低身体重心的重要性。

防护头部姿势:将头部保护在坚固物体下方,如桌子下或墙角处,以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

蹲下姿势:尽量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趴下,以增加生存机会。

远离窗户、玻璃等危险物品:确保与窗户、玻璃或其他可能飞溅的物品保持安全距离,以防止受伤。

保持冷静:在地震中保持冷静和镇定,有助于您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

03地震时的自我保护

> 标准求生姿势

在地震发生时,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您的身体应该尽量蜷曲并缩小,选择卧倒或蹲下的姿势。同时,用双手或其他可用物件护住头部,一只手捂住口鼻,另一只手则紧紧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若周围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适合保护头部的物件,那么您应该采取另一种自我保护姿势:尽量将头部贴近胸部,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以此方式来保护您的头部和颈部。

> 室内避险

在地震时,选择室内避险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强调在坚固物体下避险,远离坠落物,并避免使用电梯。以下是几个关键的避险技巧:

(1)夹角避险:建议人们蹲下身来,双手抱头,尽量躲藏在坚固的物体下方,比如桌子底下或床沿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房屋墙盖、墙砖等重物砸落造成的伤害。

(2)远离坠落物:地震时,务必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以及门窗等可能坠落的物体。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灯具、家具等物品的倾倒或坠落,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3)电梯安全:地震发生时,应避免使用电梯。

> 街道及野外避险

在地震时,若身处街道,应迅速远离高楼、树木、电线杆等高大危险物,选择开阔地、公园等安全区域避险,切不可随意返回室内。同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书包、衣物等举在头顶,或双手交叉置于头上方十公分左右的位置。此外,还要警惕可能倒塌或掉落的危险物,如玻璃幕墙、过街天桥、立交桥上下、广告牌等。

野外避险时,远离水边及山边危险地带。如河边、湖边、海边,以防因河岸坍塌而落水,或因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及海啸等灾害。同时,也要避开山边等危险地带,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意外发生。

04震后的自救与次生灾害防范

> 自救方法

在地震后,如果有人不幸被困,掌握自救技巧至关重要。被困时保持冷静,努力求生,利用周围物品创造逃生空间。首先,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恐慌,因为恐慌可能导致错误的行动。

坚定求生的信念

努力摆脱身体上的重物,特别是腹部,同时利用周围物品加强支撑。

尽可能朝有光线和通风的地方移动

用毛巾或衣物遮住口鼻,以防灰尘和有害气体。

在可活动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和水源

节省体力,避免大声呼救,可以尝试用敲击的方式与外界联系,听到救援人员靠近时再发出呼声。

在封闭的室内,切勿使用明火

> 余震防范

震后如何防范余震?在地震过后,余震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确保安全。首先,要震后保持警惕,避免进入受损建筑,防范次生灾害。其次,要远离可能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地区,如山坡、河岸等,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 次生灾害防范

在地震后的火灾防范中,地震后防范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确保安全环境。应首先趴在地上,用湿毛巾紧捂口鼻,以降低吸入有毒烟尘的风险。

一旦地震停止,务必迅速向安全区域转移,并保持匍匐姿势,逆风而行,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安全。

在地震后的水灾防范中,需要注意堤坝安全,防止溃坝引发的洪水泛滥。

对于滑坡及泥石流,则要时刻关注相关部门的警报,尽量撤离到安全区域。

通过这些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度过震后的危险时期。

网址:地震避险全指南:从预警到自救 https://klqsh.com/news/view/76314

相关内容

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
地震来临如何逃生自救?自救指南与应急装备全解析!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
​西平县焦庄郝庄小学开展“预防地震 我们在行动”应急避震演练活动
美国地震频发,家居避震知识盘点:掌握这些技巧,关键时刻能救命!
手机地震预警信息,如何发出和接收
发生地震时如何科学避震?这些知识和技巧要学会!
发生地震时如何科学避震?这些知识和方法要学会!
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与四大常识
居家防震安全知识.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