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身,安全放首位
专家提醒:尤其要注意“防跌倒”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媛媛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有没有科学依据?骨质疏松是不是补钙就可以?老来“瘦”是不是等于老来“寿”?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健身锻炼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不断退化,并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老年人。重阳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相关运动学专家,他们对老年群体的健身方式和注意事项提出了科学建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已超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8%。如此庞大的群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潇逸表示,除了选择相对舒缓的运动和进行热身之外,老年人健身尤其需要注意“防跌倒”,甚至建议老年群体“每周至少有三天提高平衡能力和防止跌倒的运动”。
徐潇逸建议,老年人锻炼身体平衡能力可以做单脚站立、身体摆动“不倒翁”练习、足跟对足尖“一字走”、侧向行走、跨步练习、平衡锻炼操等。
是舒缓的太极拳更适合老年人还是律动更强的广场舞适合老年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马明表示,这没有绝对的界定,“只要感觉对身心有益都可以选择,要相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同时,马明表示,老年群体无论选择何种运动,一定要注意进行必要的热身活动,如充分按揉膝关节,减少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运动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注意监测心率,“健康成人的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运动的适宜心率=180-年龄,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则用170-年龄作为运动的适宜心率。建议在运动时,可以配备监测心率的设备,如心率表、心率手环。”
在南京市首家省级试点适老化健身中心雨花新村邻里荟,记者看到,这里除了配置带有保护性的健身器材,如防摔倒跑步机、智能等速肌力运动器材等,还专门安排了健身指导师来帮助老人。正在健身的66岁南京市民陈金明表示,老年人最怕冷热刺激,有了这个室内健身场所,家人也放心。更重要的是,这里器材轻重缓急的设置非常适合老年人。
南京体育医院运动处方师陈骋表示,对于喜欢“器械”的老年人建议尽量选择“适老化”器材,而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则最好能到家门口的运动促进健康站或者南京体育医院进行评估后再进行锻炼项目的针对性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