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中李杜,词称苏辛——苏轼的坎坷人生

发布时间:2025-02-13 15:18

诗词中的生活智慧,如苏轼的'人生如梦'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生活哲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北宋年间,出了一位惊才绝艳的词人,便是苏轼,号东坡居士。与南宋那位天才辛弃疾遥相呼应,并领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人物。

苏家父子在唐宋八大家里占了三位,古龙作品《小李飞刀》有幅对联:“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以形容家族中文采之盛,用在苏门这里,倒是十分贴切。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早年随父进京赶考,主考官是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当欧阳修看到苏轼的卷子时,颇为欣赏。也是欧阳修太过自信,当时的考卷是匿名的。于是一厢情愿以为此文是得意门生曾巩所作,以其本意此文当属榜首,但欧阳修在朝廷为官,为了避嫌,就给苏轼取了第二名,太委屈……

发榜后,苏轼高中,又得欧阳修等名人赏识,一时间名声大噪,正春风得意欲大展宏图时,一个噩耗从故乡传来——苏母去世,只得回乡守孝,期满回京。也是命运多舛,刚做了几年官,其父苏洵故去,又回乡三年,待重回京,形势变化,王安石的新党当政,以前的恩师欧阳修和相交的朋友都受到排挤。苏轼本是任性豪侠之人,心中甚为不愤,屡次上书抨击王安石新法,搞得王安石颇为愤怒,在苏轼也遭受弹压的情况下,无奈自请外放为官,从此开始了一路坎坷的人生旅途,以苏轼直来直去的性格,相当不适合混迹于官场。

外放之中一路勤政爱民,也颇有政绩。直到他四十三岁赴任湖州知州(于今浙江)时,因上书时言语不慎,被朝中政敌挑出不少毛病,欲置其于死地,后被下放为黄州(于今黄冈)团练副使,一个芝麻绿豆小官,就是在这里写出了《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因为职低位小,在城东山坡开荒帮补生计,“东坡居士”之号便来于此,看来苏轼也是位心胸豁达安贫乐道之人啊!

终于熬到保守派司马光掌权了,王安石新党被打压,苏轼也守得云开见月明,东山再起。值得一提的是,1089年苏轼53岁上任杭州知州,看到西湖年久失修,几近干涸,这么好的地方怎能让它荒?组织人力疏浚,挖出来的淤泥堆成今日的“苏堤”,今天美丽的西湖少不了他的大功劳。

然而,风云突变,好日子过了几年,新党又起来了,苏轼又遭到更严厉的考验,这次直接给发配到海南儋州,那会可没如今的旖旎风光,是个极为偏远蛮荒之地,算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了,于是一直留在儋州,直到宋徽宗大赦,北归途中,病逝于今常州,终65岁,可说苏轼这一辈子就毁于仕途。

苏轼天赋奇才,琴棋书画据说除围棋均是惊才绝艳。尤其词一项,由唐始,重诗轻词,认为词是小道而已,到了苏轼这儿,认为词的表达方式更为自由,文学性艺术性都不逊于诗歌,词品如人品,每人的词都应有自己的风格,如苏词豪迈壮阔,正是体现了苏轼磊落坦荡的胸襟,当为词中之龙。

网址:原创诗中李杜,词称苏辛——苏轼的坎坷人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8222

相关内容

“问天作诗”,除屈原、李白、苏轼外,千百年无人能写第四首
古代才气逼人大才子,人间极品苏轼,词中之龙辛弃疾,最狂还是他
李白和苏轼,谁是“古代第一才子”?看宋神宗如何回答
苏轼苏辙重逢共赏月,苏轼写一首《阳关曲》,杨万里评:四句皆好
苏轼妹妹出上联“面对面吃面”,苏轼好友对出下联,羞坏了苏妹妹
苏轼成亲当天写下一首“洞房诗”,成千古绝句,读完让人脸红发烫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八位文学家,分别是哪八个人?
东坡988岁诞辰——回首千年,走进东坡传奇人生!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辛弃疾的这首诗,写尽一个人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读到落泪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