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内外|李银河、朱大可、郑元者教授等点评“花样男”现象:花儿终会谢?花儿正当红?
花艺教学:基础插花技巧教授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花艺#
本推文原载“艺术人类学美学民俗民族民间文学”公众号,“艺术人类学美学民俗学”搜狐号受权转载。
社会学专家:李银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知名社会学家)
要学会接受“中间色”
这个现象是符合潮流的,世界上早就有,比如英国的乔治小子,很多男扮女装登台表演的类型都很受欢迎。分析原因的话,就是它在审美上比较刺激,让人看了受刺激,我觉得人们喜欢跳出传统审美规范,比如李宇春,说明大家对传统的男性和女性美都有审美疲劳。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如果要是男人完全反串,有一种纯粹是性倾向,有一种人是有这样的易装癖。国外易装癖的表演也很流行,这是某一群人特有的生理倾向,是跨性别的。当然,现在普遍存在于娱乐或是时尚界的花样男现象跟这个不一样,我个人觉得也没有什么可担忧,我们的观念应该更加宽容,为什么一个男的一定要阳刚,女的一定要阴柔。人的个性丰富多彩,用不着千人一面。这是向传统的性别规范挑战,我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应该像色谱,要学会接受中间色,接受多元。
当然,从现实生活领域来看,我觉得女人大多数还是喜欢阳刚的男人。
文化学者:朱大可(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
男性中性美流行不是新现象
喜欢男性带有中性美,这是中国女性从古至今的审美倾向。中国古代就有潘安,他是个很斯文秀气带有中性色彩的男性。喜欢阴柔男性,这个是中国或者东方特有的审美观,即使现在已经到了后现代社会,但这种审美观还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已经融入中国女性的骨血。像武松这样的英雄绝对不会是女人喜欢的。曾经流行过的肌肉男或者阳刚男,对于整个中国历史而言是属于短暂派,这个和西方还是不同的。西方在上世纪70年代时曾经因为史泰龙而曾经使肌肉男很风靡,但现在西方也正在慢慢开始倾向于秀美男人。而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基本上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过对于中性美的偏爱。
女性开始流行中性美,我们可以称其为一个反叛,毕竟中国从古至今都是推崇有女人味的丰腴女性,但现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花样男”或者“中性男”绝对是正常的,不是个新现象。
时尚界:苏芒(《bazaar》主编)
女人也可以消费男人
时尚界对男性的分类,一种是叛逆,一种是极其花样美男,还有一种是阳刚男。从受众角度,绝对是喜欢花样男的数量要占到一半以上。
柔弱气质的男性,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有其原因,现在新生的年轻男孩生活在物质过剩的时代,已经没有从前男人那么强的征战欲,他们更看重自我,认为男人也同样应该拥有好生活。
同时,现在女人权力越来越大,女人的个性也越来越强,在取得经济独立的同时,女人所经受的压力丝毫不逊于男人,因此她们也像过去的男人一样,渴望从异性那里得到温柔,如果真正说男女平等的话,现在女性对花样男的需求就是一种对等,或者说是互相的一种选择。
当然这种消费也是有年龄段的,特别年轻的和趋中年的女性会表现得强一些,原因很简单,女人有女性和母性两性,而男人只有男性一种特质。
观望派
美学专家:郑元者(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花儿终会谢
这不是偶然现象,从美学角度,原来两性的性别意识明晰,人们以前是站在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去讨论这个问题,前提是差异,是一种“审美相远”,所谓距离产生美。而现在用花来形容男子的美貌,是走向“审美相近”,男性也开始吸纳女性身上的特征,或者从自身去发掘这些特征,同样女性也打破了原来的审美倾向,在男性身上看到了关于性别美的两面性。
这是消费时代的产物,眼球经济成为关键,把男人的美貌融会其中,产生效益,这是女性消费时代的特征,进步是一方面,但这种美的经济学,恰恰意味着男性原有强悍气质的衰退。这种变化好的结果是,人们的审美更加宽容,不好的方面则是审美口味浅表化,人们追求视觉上引起快速反应。
结论是,这只是一种时尚现象,而任何时尚都有保鲜期,就像花会谢,只要到了审美疲劳,这个风潮就过去了。
心理学专家:张怡筠(心理学博士、《心灵花园》嘉宾主持)
这只是特定属性观众的表达
这次选秀不见得反映了大众当下的普遍审美观,会在节目中发短信的人群还是以年龄层偏低的女性为主,这应该代表了她们的审美观。
之所以出现年轻女性喜欢花样男的现象,我觉得基于两点:一是这部分女性从小就是看着少女漫画长大的,你会发现,选出来的好男儿外形上都很像漫画男,长发飘飘的,这样的形象代表了年轻少女对浪漫爱情的憧憬;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具有女性特质的男性,对女性而言更容易有一种亲近感,相比外形刻板的阳刚男,好像稍微阴柔一些的男子不会太以自我为中心,让女性感觉他们愿意倾听自己说话,这正是她们渴望在理想伴侣上找到的特质,只不过现在用外形方式固定下来。我不认为花样男是一个趋势,它只是特定属性观众的表达。
来源:《新闻晨报》,2006-07-17
统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
文本编辑:刁俊娅
版面设计:韩 钰
技术维护:朱恬骅
审 核:曾 澜
网址:艺苑内外|李银河、朱大可、郑元者教授等点评“花样男”现象:花儿终会谢?花儿正当红? https://klqsh.com/news/view/8871
相关内容
中外花卉争奇斗艳 为首都春节增添“年味儿”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成元德受聘担任南通职大首位特聘教授
国家大剧院开年大戏《茶花女》上演
【国画天地】一花一叶,生意盎然 | 来楚生大写意花鸟
顶级国风审美!2025河南春晚十二花神每帧都值得收藏
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创新升级,卓越品质彰显高级感
专访武大教授陈文新——哪吒从何而来,唐代已初见眉目
亮灯啦!洋河股份邀您赏花灯,喝美酒
书法家李文采今天去世,启功曾这样评价他:“在国内还没有第二人”
李小冉在《一路繁花》状况百出,她到底是被坑了还是真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