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点,赵丽颖这位红透半边天的女星在微博一声爆粗“算你妹”,瞬间就引发了18个热搜话题,评论区瞬间变成了“修罗场”。这场看似意外的网络风暴,实则隐藏着娱乐圈、社交平台与吃瓜群众间的三方较量。
5月14日,一个关于“赵丽颖与缅甸导演赵德胤同框带娃”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视频内,两人的亲密互动,导演还被拍到带着赵丽颖的儿子外出游玩,这在娱乐圈里,简直就像恋情官宣的“实锤”。
可有趣的是,对于全网的热议,赵丽颖的团队却选择了沉默,整整长达8天。直到5月22日晚上,这位被称为“赵小刀”的女星,突然连发三条微博。其中第二条“算你妹”的粗暴语言,直接导致微博关闭了评论区。
微博平台的“神操作”同样值得一提。赵丽颖直指平台在“蹭热搜”后,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话题,比如“算你妹是官宣吗?”在这场明星与平台的博弈中,流量永远是赢家。数据显示,事件期间,微博的日活跃用户猛增23%,而赵丽颖的新剧《在人间》的搜索量也飙升至5倍。
就在舆论愈演愈烈之际,央视在23日凌晨发表的微评“请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如晴天霹雳般引发广泛关注。虽然并未点名,但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机发声,普遍被解读为对公众人物的警示。业内人士透露,这已是今年第三次发生明星因网络失言而被“软性点名”。
各大网友因此分成了三派:第一派支持她,称赞她敢说真话,不像其他明星装无辜。第二派则批评她没素质,认为影响了小孩,连粉丝都纷纷脱离了她。第三派则觉得她在生气之余不该用这种激烈的言辞,显得太不成熟。
如果深入了解赵丽颖的“暴言历史”,就会发现这并不是第一次她因激烈言辞而引发争议。其实,她早在2018年就因“劈叉”回应怀孕传闻而曝光过,后来确实生下了孩子。2023年,因骂平台限流而再次上热搜,这次更是直接怼粉丝“别叽歪”。与她同在娱乐圈的明星,如杨幂和唐嫣遇到争议时则选择沉默,而赵丽颖却选择“硬刚”,因此得到了“赵小刀”的外号。
这种“硬刚”的形象虽然短期内吸引了流量,但从长远来看,却在消耗她的公共形象。与杨幂“自黑式”应对危机、唐嫣“沉默是金”的策略相比,赵丽颖的团队显然在危机公关能力上还有待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的王教授指出:“一旦明星个人微博的阅读量动辄过亿,每一条内容都应被视为公共发言。”
“算你妹”的风波终会过去,但它留给行业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又不失体面,既能够表达情绪而不被情绪吞没,都是每位公众人物必须面对的必修课。毕竟,流量会有所减退,但互联网的记忆却是永恒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