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凭一场居家健身直播火遍全网的“刘教练”刘耕宏,最近却因为一则“节目录制要求清场”的爆料,摊上大事了。风波从南宁一家米粉店开始,原本是一场节目录制,却意外引发全网争议,更直接影响到他的粉丝数量——短短三天时间掉粉900万!
这件事到底怎么了?刘耕宏又是怎么回应的?妻子王婉霏为何突然在直播中情绪失控,怒呛黑粉“你们出去啊”?今天我们就来把这场舆论风暴里里外外,扒个彻底!
一则爆料引爆舆论,刘耕宏被指“耍大牌清场”事情起源于5月初,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南宁某网红米粉店排队等餐时,突然被工作人员拦下,原因竟然是“有明星要录节目”。网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苦等半小时,最后只能悻悻离开。
随后,这位爆料网友以“小红书用户momo”的身份表示,她并没有特别针对刘耕宏,而是对节目组的沟通方式非常不满。她强调所谓“清场”,并不是把已经在店里用餐的客人赶出去,而是让在外面排队的顾客无法进入,连叫号系统都临时停了,却没人提前告知。
一句话总结:这不是刘耕宏“赶人”,是工作人员“临时封门”没打招呼。
然而,因为刘耕宏是现场嘉宾之一,网友的愤怒和误会很自然地倾泻到了他身上。
刘耕宏直播回应,老婆王婉霏现场情绪爆发面对舆论持续发酵,刘耕宏和妻子王婉霏在5月6日晚选择开直播正面回应。他们首先否认了“强制清场”这一说法,并解释当天的录制现场不仅有刘耕宏,还有其他艺人也在参与,是节目组安排的场地和流程,刘耕宏团队并没有特权。
刘耕宏在直播中还原现场情况时说:“那个米粉店是节目选的地方,不是我们自己定的。当时不只有我,还有其他三个艺人也是嘉宾,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变成是‘刘耕宏清场’。”
这时,平常一直在一旁安静支持的王婉霏忍不住了,情绪一上来,直接对着公屏上的黑粉开怼:“怎么不说其他那三个人呢?他们也是节目嘉宾啊,为什么都把锅丢给刘教练?你们不能因为他有流量就来蹭热度!”
公屏上有人留言“太假了,不信”,王婉霏火速回怼:“不信?那你们出去啊!”
一句“那你们出去啊”瞬间冲上热搜,网友热议不断。有人觉得她情绪真情实感,也有人认为艺人家庭应该更冷静点处理舆情。
掉粉900万!昔日网红教练面临信任危机?说起来让人唏嘘,2022年刘耕宏靠“毽子操”火遍全网,掀起一波居家健身热潮,粉丝一度冲上7000万。可这次争议发生后,三天内掉粉900万,直接跌至6035万,很多人开始质疑:这是不是“塌房”的前兆?
不少网友也表示,刘耕宏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上的回应显得太过“冷处理”。他当时只发了一句“不好意思,耽误你吃饭了”,还配了个“微笑流汗”表情包。这在一些人看来非常不真诚,觉得他态度敷衍。
对此,刘耕宏也在直播中解释,他说:“那个表情只是我表达歉意的方式,可能和大家理解的情绪不太一样,但我真的是想说对不起。”
他还补充道,网络上的一些极端攻击已经波及到了他的家人,出于安全考虑,他已经报警备案。
王婉霏为何会情绪失控?这背后其实藏着一股无奈相比刘耕宏的冷静,王婉霏的情绪爆发,很多网友其实也能理解。毕竟,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舆论争议,而是涉及到家人被诅咒、人身攻击的问题。
作为妻子、母亲、也是长期和刘耕宏一起直播健身的“刘太太”,她在镜头前一直扮演支持丈夫的角色。很多粉丝都记得,她曾在无数个直播夜里陪着丈夫跳操、喊口号,一起笑一起哭。
可这次,她忍不住了。不是因为一次争议,而是因为网络暴力已经超出了承受底线。
她在直播中也坦言:“我们可以接受批评,但不能接受家人被牵连。”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公众人物的心声:不是不愿意回应,而是太多时候,被误解和攻击的,不只是艺人,还有身边最亲的人。
网友怎么看?有人力挺也有人质疑这场风波一出,网上也掀起了两极分化的讨论。
一边是力挺派,认为节目组确实存在沟通问题,不应该让刘耕宏一个人背锅,夫妻俩态度还算坦诚,情绪失控也很人性化。
另一边则是质疑派,觉得公众人物应该更专业些,不能情绪用事;也有粉丝表示,掉粉这么多也说明大家对偶像的期待更高了,希望他今后在公共场合表现得更得体。
还有部分网友建议节目组应该出面回应,别让艺人替流程漏洞买单。
明星带货转型难,刘耕宏的下一步该怎么走?说到底,这场争议也让人看到一个现实:明星想长久维持人气和流量,真的不容易。
刘耕宏当初靠健身直播翻红,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疫情宅家、全民健身、内容有趣。但随着疫情过去、市场回归常态,加上接连几次舆论风波,他的光环似乎也在慢慢褪去。
这次的风波,可能会让他重新思考“刘教练”这个人设要不要转型。
毕竟,直播卖货、参与综艺、接广告代言……这些都需要好口碑作为基础。一旦公众对你失去信任,哪怕你动作再标准、肌肉再漂亮,粉丝也未必买单。
写在最后:别让误解毁了好感,也别让情绪掩盖理性刘耕宏这次直播翻车,其实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清场”本身,而是信息沟通和情绪表达的双重失控。
王婉霏的一句“你们出去啊”虽然是真情流露,但也暴露出艺人团队在危机公关上的短板。粉丝对偶像的期待,本就不止是业务能力,还有品格、情绪管理,甚至是一种“公众形象的信任感”。
希望这对夫妻能从这次风波中学到点什么,未来更谨慎地面对舆论,也希望网友在吃瓜的同时,多一些理性和善意。
毕竟,网络暴力这把刀,不该指向无辜的人,尤其是他们的家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