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为家庭开销做预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08-05 05:42

设置预算:每月为家庭或个人开销设立预算,控制不必要的开支 #生活技巧# #生活小窍门# #生活的小窍门# #财务管理小窍门#

9《为家庭开销做预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思路哎呀,咱们这节课可是挺有意思的,咱们四年级的小朋友们要学《为家庭开销做预算》啦!这可是个实用技能哦,不仅能帮助家里省下不少钱,还能培养你们的小理财意识呢。咱们先从课本上的“家庭消费清单”开始,看看谁家的小宝贝最能发现家里的开销秘密。然后,咱们一起动手,给这些开销做个预算,看看谁能把家里的钱用得又省又好。咱们得让这个课堂既好玩又实用,让小朋友们学到东西,还能开心一整天!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经济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家庭预算,孩子们将学会如何合理规划家庭开支,提高理财意识。同时,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进入四年级下册,孩子们在知识层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加减乘除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然而,面对家庭开销这样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生层次上,我们班的学生整体学习态度积极,但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同学对数字敏感,擅长逻辑推理,而有的同学可能对数学较为生疏,对预算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在能力方面,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家庭开销有限,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预算制定和执行的理解。在素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习惯上,有的同学可能存在浪费资源的现象,对金钱的价值认识不足。

这样的学情分析对我们教学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在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为家庭开销做预算,从而提高他们的经济素养和生活自理能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为家庭开销做预算》的相关教材和练习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一系列与家庭开销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展示预算制定过程的视频资料,以增强直观感受。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彩色笔、便签纸等,方便学生进行预算计算和记录。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营造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家每个月的开销都是怎么管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很有用的技能——为家庭开销做预算。你们准备好了吗?

2.回顾旧知: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加减乘除吗?今天我们要用这些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家庭财务。

二、新课呈现(约30分钟)

1.讲解新知:

-首先,我会介绍什么是家庭预算,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为家庭开销做预算。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如何制定预算,包括收入、必需开支、非必需开支和储蓄的分配。

2.举例说明:

-我会通过一个模拟的家庭开销案例,展示如何根据家庭收入来分配预算。

3.互动探究:

-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何为不同的家庭开销项目制定预算。

-同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家庭预算经验。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

-每位学生都将收到一份家庭开销模拟表,需要根据给出的收入和开销项目制定自己的预算。

-学生们需要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2.教师指导:

-在学生填写预算的过程中,我会巡视教室,观察他们的计算过程,并及时提供帮助。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会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独立完成预算表。

四、课堂展示(约15分钟)

1.学生展示: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家庭预算方案,并解释他们的预算分配原则。

2.评价反馈:

-我会对学生的预算方案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学习借鉴彼此的预算经验。

五、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1.总结:

-我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家庭预算的重要性。

2.反思:

-我会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制定预算过程中的体会,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应用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约5分钟)

1.作业布置:

-每位学生需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为下一个星期的家庭开销制定一个预算计划。

2.作业要求:

-学生需要记录下自己的收入来源、预计开销和实际开销,以便进行对比分析。知识点梳理1.家庭预算的定义:

家庭预算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合理规划家庭财务的活动。

2.家庭预算的作用:

-合理安排家庭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提高家庭财务状况,增加家庭储蓄。

-培养家庭成员的理财意识和责任感。

3.家庭预算的制定步骤:

1.收入统计:记录家庭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

2.支出统计:统计家庭在一定时间内的各项支出,包括生活必需品、娱乐、教育、医疗等。

3.预算制定:根据收入和支出情况,合理分配各项开支,确保家庭财务稳定。

4.预算调整:在执行预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

4.家庭预算的分类:

1.必需开支:包括食物、住房、水电费、交通、教育等基本生活费用。

2.非必需开支:包括娱乐、购物、旅游、捐赠等非基本生活费用。

3.储蓄:将部分收入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5.家庭预算的执行:

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家庭财务状况,确保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调整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确保家庭财务稳定。

3.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节约用水、用电、购物等良好习惯,降低家庭开支。

6.家庭预算的评估:

1.比较预算与实际支出:分析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异,找出原因。

2.评估预算效果:评估预算对家庭财务状况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

7.家庭预算的沟通与协作:

1.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庭预算制定,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2.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共同遵守预算规定,确保家庭财务稳定。

8.家庭预算的应用:

1.日常开销管理:合理规划日常开销,避免浪费。

2.大额支出规划:提前规划大额支出,如购房、购车等。

3.储蓄规划:根据家庭财务状况,制定储蓄计划。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案例教学:我计划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际家庭预算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来学习预算知识,这样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预算技巧。

2.游戏化学习:我会尝试设计一些与预算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制定预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足: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预算概念不够熟悉,或者缺乏参与讨论的信心。

2.教学方式单一: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依赖讲解和演示,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评价方式局限: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这可能不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预算规划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三)

1.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课堂讨论中加入角色扮演和小组竞赛等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同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丰富教学方式:我会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视频教学、互动软件等,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完善评价体系: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预算规划能力,我计划引入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项目、个人反思等,以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加强家校合作:我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预算规划过程,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家庭预算的重要性,并引导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实践预算管理,形成良好的家庭理财氛围。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小明家这个月的总收入是3000元,包括工资2500元和奖金500元。如果他们家的必需开支是水电费200元、食物费1000元、交通费300元,非必需开支是娱乐费500元,那么这个月他们可以储蓄多少钱?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小明家的总支出。必需开支总和为200元(水电费)+1000元(食物费)+300元(交通费)=1500元。非必需开支为500元(娱乐费)。所以,总支出为1500元+500元=2000元。

2.例题:小红的家庭每月的收入是4000元,他们计划每月储蓄至少1000元。如果他们的水电费是150元,食物费是1200元,交通费是300元,其他必需开支是500元,那么他们每月的非必需开支最多是多少?

解答:小红家每月的必需开支总和为150元(水电费)+1200元(食物费)+300元(交通费)+500元(其他必需开支)=2150元。

他们计划每月储蓄至少1000元,所以从总收入中扣除储蓄和必需开支,我们可以计算出非必需开支的上限。总收入为4000元,扣除储蓄1000元和必需开支2150元,非必需开支的上限为4000元-1000元-2150元=850元。

3.例题:李叔叔的家庭每月收入为5000元,他们每月的固定支出包括房贷2000元、车贷500元、物业管理费300元。如果他们希望每月至少有1000元的储蓄,那么他们每月的其他开支最多是多少?

解答:李叔叔家的固定支出总和为2000元(房贷)+500元(车贷)+300元(物业管理费)=2800元。

他们希望每月至少有1000元的储蓄,所以从总收入中扣除固定支出和储蓄,我们可以计算出其他开支的上限。总收入为5000元,扣除固定支出2800元和储蓄1000元,其他开支的上限为5000元-2800元-1000元=1100元。

4.例题:王阿姨的家庭每月收入为6000元,他们每月的必需开支包括食品费1500元、水电费300元、交通费500元。如果他们希望每月至少有1500元的储蓄,那么他们每月的非必需开支最少是多少?

解答:王阿姨家的必需开支总和为1500元(食品费)+300元(水电费)+500元(交通费)=2300元。

他们希望每月至少有1500元的储蓄,所以从总收入中扣除必需开支和储蓄,我们可以计算出非必需开支的最少金额。总收入为6000元,扣除必需开支2300元和储蓄1500元,非必需开支的最少金额为6000元-2300元-1500元=2100元。

5.例题:赵先生的家庭每月收入为7000元,他们每月的固定支出包括房贷3000元、车贷500元、电话费200元。如果他们希望每月至少有500元的储蓄,那么他们每月的其他开支最多是多少?

解答:赵先生家的固定支出总和为3000元(房贷)+500元(车贷)+200元(电话费)=3700元。

他们希望每月至少有500元的储蓄,所以从总收入中扣除固定支出和储蓄,我们可以计算出其他开支的上限。总收入为7000元,扣除固定支出3700元和储蓄500元,其他开支的上限为7000元-3700元-500元=2800元。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在课堂讨论和练习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练习中尝试独立完成预算计划。然而,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表现出一定的困惑和犹豫,需要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有效地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预算方案的制定。他们通过分享各自的家庭开销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展示环节,学生们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预算方案,并能够针对其他小组的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我发现学生们对家庭预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还存在困难。测试结果显示,学生们在计算能力和预算规划能力上需要进一步提升。

4.学生自评与互评:在课程结束后,我鼓励学生们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们能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互评,学生们能够从同伴的经验中学习,取长补短。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与反馈:

-积极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独立思考能力:评价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分

网址:9 《为家庭开销做预算》(教学设计) https://klqsh.com/news/view/104421

相关内容

如何做好家庭预算计划
家庭预算怎么做?教你三步打造完美家庭财务计划
如何完成你的家庭预算计划
家庭财务管理:如何制定月度预算计划
财女手把手教你编制家庭预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doc
精打细算,攒钱不愁!手把手教你制定家庭预算和储蓄计划
家庭预算管理
每个月的家庭预算计划:控制开支,增加储蓄
个人家庭预算计划,这样制
如何用数学规划家庭预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