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喜剧与生活一同新生
参与喜剧社团: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作和表演,增加生活趣味。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轻松幽默的生活方式# #生活喜剧#
作者:夕 君
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自去年底上映后广受好评,影片没有拼凑网络段子,也没有令人不适的“馊哏”,而是凭借对职场生态的生动描摹和辛辣讽刺令人会心一笑并由衷感叹:很久没看过这么接地气的喜剧了。该片的火爆提醒创作者:喜剧不仅要会“玩梗”,更要会“造梗”。
曾几何时,优秀的喜剧小品、影视剧总能打造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或留下一些口口相传、多年不衰的金句。无论是“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等经典小品台词,还是电影《甲方乙方》中天马行空的“好梦一日游”业务、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独具况味的日常生活展现,出色的喜剧效果总是来自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体味,背后往往隐藏着鲜明的表达意识和丰富的社会时代信息,让观众笑得开怀,也笑得有意味。近年来火爆出圈的喜剧作品如《互联网体检》等,也都遵循这一思路。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梗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从个人经验、圈子文化上升为全网流行的公共话语,进而成为喜剧创作的灵感池、素材库。在这一过程中,创意与包袱的流动方向发生了逆转,喜剧的创作逻辑似乎也悄然改变。梗的流行体现出网络社群、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创造活力,喜剧作品适当借鉴倒也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既有段子的再传播、再生产尽管能通过巧妙转换语境、利用文本间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的表达效果,但新的排列组合终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几句流行语被翻来覆去地化用,最终往往丧失表达意味,只剩下言语层面的逗乐。这类耍贫嘴式的喜剧乍看起来似有“接地气”的假象,其实与社会生活、观众内心的距离却非常遥远。近年来某些喜剧作品折戟沉沙,都或多或少与踩了这个坑有关。
归根到底,喜剧效果不仅来自语言运用上的出其不意,更需要营造喜剧情境,让诞生于其中的话语、行为自然地引人发笑。要做到这一点,逮住几个现成的梗反复“盘”是不行的,创作者必须从生活出发进行新的创造,把那些有喜感潜质的东西提纯成艺术,让喜剧与生活一同新生。(夕君)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网址:让喜剧与生活一同新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107602
相关内容
生活即兴喜剧,笑煮人生百味一周生活计划:让生活充满惊喜和期待
短剧《新婚快乐》:甜蜜与笑料交织的新婚生活
分手喜剧:从免费短剧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单口喜剧用“幽默”包裹思考,连接人、生活与时代
《喜单》持续霸榜,爱奇艺让喜剧综艺向前一步
喜剧电影的力量:从苦涩生活中找到甜蜜
让短视频与现实生活同频共振(新语)
探索手帐世界:记录生活,让时间与梦想同行
这剧怕不是在监视我的生活啊,《欢喜一家人》追剧追着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