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家长必须知道的健康知识
育儿知识:儿童肥胖预防与健康饮食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博客文章#
+关注
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最新数据,6-17岁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11.7%和7.9%,较20年前增长近3倍。
“在我的门诊中,约30%的患儿因肥胖相关问题就诊,而且很多孩子都已经出现了心血管代谢的并发症,需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梁爽向记者介绍。
要警惕肥胖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梁爽介绍,儿童肥胖大部分属于单纯性肥胖,即由于摄入量超过人体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出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其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分为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两大方面。环境因素方面,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生活习惯等形成的"致肥胖环境",如食物选择多样化而身体活动减少,父母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此外,某些可能干扰内分泌的因素也值得警惕。在自身因素方面,包括母亲孕前及孕期的体重管理与营养状况、婴幼儿喂养方式,以及儿童自身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活动量不足等,均为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除了上面说的单纯性肥胖,其实作为医生,我们认为更需要警惕的是那些肥胖相关的遗传综合征和继发于其他疾病比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继发性肥胖。这些是需要我们医生尽早的能帮助孩子和家长把他识别出来。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对这个肥胖的儿童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治疗。”梁爽强调。
因肥胖导致的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越来越低龄化
“近几年由于儿童肥胖导致出现的合并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异常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如果不积极干预,成年期发生心血管脑血管疾病风险会明显增高。”梁爽强调。
8月初梁爽接诊了一位11岁女孩,她的体重指数(BMI)已达到30 kg/m²,属于严重肥胖,检查发现她已出现高血压、中重度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更严重的是空腹血糖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确诊了2型糖尿病。
“这些并发症在十年前很少见于儿童,但现在因肥胖低龄化越来越常见。追问生活习惯发现她每天喝2-3瓶甜饮料,零食以薯片和蛋糕为主,蔬菜摄入不足每日推荐量一半,放学后常连续刷手机3-4小时且几乎不运动。这种高糖饮食+久坐行为正是脂肪肝和糖尿病的直接推手。”梁爽介绍,目前为这位小朋友和家长制定了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指导,并给予药物控糖治疗,只要能积极配合治疗,减轻体重,她的血糖有望能慢慢恢复正常。
专家:肥胖不是可爱的代名词,而是健康的红色警报
那已经肥胖的儿童如何健康减重?梁爽介绍,儿童肥胖的治疗一线手段是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必要时配合药物及手术治疗,对于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或伴有肥胖并发症者,需要针对病因及并发症治疗。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孩子个体化情况给孩子制定相应的方案。
饮食模式推荐限能量平衡膳食, 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限制能量,制造能量缺口。食物种类上,选择相对低脂、低糖、低盐、适量高蛋白和纤维素的饮食策略;在食物频率上,强调“三餐一床”(只吃三餐、不加餐,保证夜间空腹时长及充足睡眠);饮食行为上,减少超加工食物和快餐、控制进食速度、调整进食顺序、避免屏幕时间进食。重要的是不建议通过节食减重,也不建议短期内快速减重,避免出现减重‑复胖的反跳循环,禁忌使用缺乏科学依据的减肥食品和饮品。
运动干预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对心肺功能正常6 岁儿童,建议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活动,运动时间及强度循序渐进 ,达到有氧运动3~5次/周和抗阻运动2~3次/周;对时间有限或者不能坚持60分钟训练的儿童,可用 20~30分钟的高强度间隙训练替代。运动处方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体能状况、个性化制定。
另外,全方位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儿童减重至关重要,要让孩子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学龄儿童9-11小时)建立固定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屏幕时间每日不超过2小时。减少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家长要以身作则,营造健康饮食氛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避免体重羞辱,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儿童肥胖已成为当今社会紧迫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与多种影响身心健康的并发症有关,需及时合理地诊断评估和治疗。肥胖不是‘可爱’的代名词,而是健康的红色警报。”梁爽再次强调。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房孝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儿童肥胖,家长必须知道的健康知识 https://klqsh.com/news/view/162247
相关内容
儿童饮食与健康,儿童健康饮食知识幼儿健康小知识和饮食健康知识
关于生活中的健康小知识你必须要知道!
必须知道的家具保养知识
家长必知:儿童安全小常识。
生活中必知的健康小知识
家庭健康知识培训课件.pptx
「家庭教育」育儿必须要知道的四大常识
'儿童保健:提升孩子健康的生活常识!
6个减肥冷知识 健康瘦身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