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深度思考

发布时间:2025-08-29 03:21

哲学在阅读中提供深度思考的平台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哲学思考#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目标进行了明确界定,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根据个人兴趣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图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同时借助多样化的分享方式交流阅读心得和讨论中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整体认知能力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度。

那么,为什么要倡导整本书阅读呢?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必须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国文教材应该以整本书为主体,单篇短章则作为辅助材料。陆志平老师也强调,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过去,整本书阅读往往被视为课外阅读的延伸,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其作为专门的学习任务群进行安排,这无疑是对语文课程建设的一大重要突破。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学段内容也各有侧重。第一学段主要聚焦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乐于读书、亲近书籍并大胆讲述自己的阅读体验。第二学段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静心阅读、概括大意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而到了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则转向提升阅读能力,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和概括力的培养,同时积累阅读感受、分享阅读体会并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整本书阅读”给出了“教学提示”,通过精心归纳,我们总结出六个核心关键词,分别是:“时间保障”“阅读氛围的营造”“策划多样的阅读活动”“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开发和利用阅读资源”以及“实施科学的阅读评价”。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词所蕴含的策略和意义。

一.选定共读作品,确保阅读时间。

根据新课标教学建议,我们应合理安排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每学期的整本书阅读课时。同时,要兼顾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阅读,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在挑选共读作品时,教师需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对于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绘本作为入门读物,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故事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可逐渐引入文字比例更高的书籍,以适应三四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点;而到了五六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已较为成熟,因此可以选择一些有深度的经典作品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整本书阅读并非仅限于课外阅读,课内教师的引导、方法的传授以及阅读任务的布置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课内的引导和规划,学生能够在课外自主运用阅读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活动。

二.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教学建议强调,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阅读、快乐分享的学习环境。这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成功经验,并定期组织交流与分享活动。同时,通过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以及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可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阅读、自由交流,并从中收获阅读的快乐。

三.运用任务驱动,深化阅读理解

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自主阅读为主。在引导学生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的同时,还需关注整本书的宏观与微观结构,以及序言、目录等关键元素在阅读中的作用。由于整本书阅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如设计学习单,为学生设定明确的任务目标,从而引导他们有目的地深入阅读。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并强化学生在教材中已学到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批注以及“带着目的阅读”等,以确保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真正提升阅读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元资源,丰富阅读感受。

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应根据实际读书活动的需求,合理推荐并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诸如推荐拓展阅读的书目、提供参考资料,以及利用相关音频、视频作品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阅读体验,并进一步拓宽阅读视野。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同步观看与书籍同名的电影或电视作品,或者对比阅读不同版本的书籍,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后分析和交流,从而积累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此外,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如写作、展示、研讨和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们就能在云端实时分享优秀的阅读经验,进行好书推荐,从而有效改变学生单一阅读、独自阅读的情况。

五.倡导自我评价,促进阅读效能提升。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强调,应全面考察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并依据其阅读态度、方法和笔记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为此,教师可以设计评价量表和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在阅读方法、习惯等方面的不足。评价内容需具体且全面,涵盖情感态度、习惯养成、能力提升及策略掌握等多个维度。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举办阅读比赛、表演等活动,并对学生的思维导图、学习单及手抄报等作品进行评价。此外,还应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家长参与评价,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这些措施,“整本书阅读”将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他们自主开展阅读活动,积累经验,总结策略,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及阅读素养。

举报/反馈

网址: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深度思考 https://klqsh.com/news/view/195725

相关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习目标与教学实施探析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作用与实践策略
把握关键点 读透“整本书”——“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探索与实践创新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李祖文: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解读与实施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特级教师王崧舟解读“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之一)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张霞:当“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遇到跨媒介表达——五上习作“推荐一本书”学习活动设计思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关注阅读学习经历 提升阅读素养——上海学生阅读素养培育的实践与经验
全面提升英语成绩的五大策略: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