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漫游中的饮酒习惯:酒壶随行与文人避事的关联
历史上的奇人趣事:李白的醉酒诗会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历史文化分享#
听说过李白那只邢窑白瓷酒壶吗?壶身白瓷磨得发亮,握久了包浆温润,壶嘴还带着点磕碰的缺口 —— 那是他漫游天下时摔的吧?我总觉得,这酒壶可比朝堂上的乌纱帽靠谱多了。
你看他写 "花间一壶酒",那壶十有八九就是邢窑的白瓷壶。史书记载那时候 "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但李白这文人讲究,用的定是带玉质感的好货色。诗里写 "鲁酒白玉壶",哪是什么真玉壶,就是这白瓷壶在阳光下泛着玉色罢了。他走一路喝一路,这壶比朋友还亲。
其实吧,李白年轻时候也想过当官做事的。可你看他后来写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喝着喝着,当官的心思就淡了。漫游路上带着酒壶,与其说是爱喝酒,不如说是故意躲开那些烦心事。安史之乱前的朝堂乱糟糟的,文人想做点事太难,不如揣着酒壶看山水。
他在《月下独酌》里写 "举杯邀明月",看着热闹,其实多孤独啊。可后面又说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喝到兴头上,连天地规律都悟透了。难怪人称他 "醉圣",说他醉了写文章都没错,清醒时反而懒得理那些俗事。你说这酒是真能通大道,还是借酒装糊涂?
我总觉得那只酒壶是他的护身符。颠沛路上渴了能喝酒,累了能倚着歇脚,遇到不想见的人就说 "我醉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说得多直白 —— 那些富贵荣华还不如一壶酒实在。他晚年穷得叮当响,还抱着那只白瓷碗喝酒,"玉碗盛来琥珀光",其实就是邢窑的普通瓷碗,可在他眼里,盛着的是整个盛唐的月光。
有时候会想,他斟酒时袍角扫过石阶青苔,会不会突然愣神?这破酒壶虽好,颠沛路上难免磕个缺口。就像他的理想,走着走着就磕出了裂缝。后来人只记得他诗里的月亮,却忘了那只陪他走了半天下的破酒壶。
你们读他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时,觉不觉得那酒气还没散?或许他不是真的想避世,只是这世道逼着文人只能在酒里找条活路。那只酒壶,装的哪是酒,分明是一肚子说不出的委屈和傲气。
网址:李白漫游中的饮酒习惯:酒壶随行与文人避事的关联 https://klqsh.com/news/view/198456
相关内容
白酒与中国传统节日:探索文化习俗与美酒佳肴之间的关联李白喝多了写上联,酒醒后自己也傻,下联咋对?如今成千古绝对
饮酒:享受、文化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此人比李白更配“酒仙”的称号,留下的诗歌大多与酒有关
酒桌文化 =“权力游戏”?酒桌文化是怎样影响职场关系的?
李白一生最尴尬时刻,醉酒写一上联,醒来傻了:下联怎么对?
中国民俗习惯与道教文化
酒中知己,心境殊途:刘禹锡与白居易和诗中的酒意对照
李白:喝酒写诗只是副业,剑术才是隐藏大招?
李白的酒量到底有多大?细推下来还真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