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人物访谈节目?

发布时间:2025-08-30 08:12

访谈: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爱好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技巧# #家庭教育专家访谈#



本图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关键词:人物访谈 -

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的主要要素为访谈嘉宾、访谈话题、访谈场域、节目主持等,一期成功的人物访谈类节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进行策划。

(一) 访谈嘉宾

访谈嘉宾是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体,一个好的访谈嘉宾可以让节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嘉宾的选择首先要契合节目的主旨与风格,这样能使嘉宾展现所长,自如发挥,同时也能凸显节目风格。比如 《十三邀》 节目组倾向于选择文化界的名人,以及具有独特观点和见解的嘉宾,这些嘉宾往往在某些领域有深厚的造诣,能够提供深入的讨论和独特的视角。而《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的嘉宾则范围较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名人,注重嘉宾的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来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节目风格和节目嘉宾可以说是相互依托的关系。

其次,视听节目特性决定访谈嘉宾的选择还需要考察其表现力。表现力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嘉宾身上是否有故事、有话题,有故事、有话题的嘉宾会增加访谈内容的吸引力,让访谈节目能够具有深度;另一个方面是嘉宾是否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较好的嘉宾能够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在语言表述上能够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有些嘉宾笔头功夫很好,有些嘉宾在具体工作有很杰出的表现,但是在生活中不善言辞,在镜头面前更是不能自如表现自己,就会影响到节目访谈效果。在访谈节目中,访谈嘉宾是节目的主体,话题是围绕访谈嘉宾展开的,因此访谈嘉宾在节目中表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访谈节目的效果。

最后,如果是多人访谈节目,访谈嘉宾之间的搭配协调也很重要。在多人访谈嘉宾的选择中,要注意嘉宾之间观点的多样化和代表性,让不同观点、立场都能得到呈现,这样才能使话题更具有深度。而且不同类型的嘉宾在访谈中观点还会形成碰撞,容易在节目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从而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二) 访谈话题

人物访谈类节目,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视听人物访谈节目的话题要和时代相契合。节目策划人员要立足于社会,挖掘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有意义的话题,同时使话题与相应的访谈人物相结合,在话题与访谈人物相结合的基础上,使访谈话题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随着新媒体传播形态的日益丰富,视听节目也走入受众细分的时代。传统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注重话题的热点性、争议性,而新媒体环境下的视听人物访谈节目一改过去针对热点问题或争议话题进行沟通、讨论的风格,开辟了一个人情交流的场所,更加重视情感的沟通、情理的探讨,而不再只是追问发生了什么、做过了什么。从平面转向立体,视听人物访谈不仅让人看到人物故事,还让观众能对人物故事产生共情。传统人物访谈类节目关注的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视听人物访谈类节目关注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内心深处的动机是什么、感受是什么等。这种转变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精神。总体来看,视听人物访谈类节目更注重对人伦和社会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在此基础上,视听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选题呈现多元开放性,访谈的可能是热点人物,但探讨的也许是边缘性话题。比如 《奇遇人生》 中导演让明星们加入一些小众群体中,如麦田怪圈的研究者、北极淘金客、留守儿童、阿尔兹海默症夫妇等,通过节目话题看到社会中一些小众群体,了解到不同的人,引领人们尝试在不同之中找到共识,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重与关怀。这种人物访谈话题的多元开放性,符合观看群体的细分多元化特征,同时,视听人物访谈类节目的话题由“关注”转向了“关怀”,也体现了人文情怀成为当下社会共通的情感。

(三) 访谈场域

访谈场域即是访谈现场,访谈现场的设计或选择,其目的是烘托访谈氛围,激发访谈嘉宾的情感,能够让访谈嘉宾充分展现自己。

传统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一般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其间可能会采取运用外景片段、资料镜头等蒙太奇手法来拓展空间,增强节目的空间感。这些手段的运用多是提升节目内容的丰富性、观赏性,让节目观众加深对节目内容的理解。有时,为了营造更轻松的谈话氛围,节目组会在户外或者嘉宾工作场所设置演播厅,从形式上来看,仍然是主持人与嘉宾对谈形式,比如运动会期间,在比赛看台的某一隅设置访谈演播厅。

而视听人物访谈类节目的访谈场域随着访谈人物和主题的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有的场景是访谈对象工作或生活的场所,让访谈对象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如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中访谈场所常常是饭桌和工作场所;《十三邀》 中访谈场所常常是嘉宾常去的地方,如书店、街道等;《奇遇人生》 的访谈场所则是没去过的自然环境中,访谈场域是节目所创造的。这些多元化的访谈场域与访谈嘉宾及其话题相契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激发访谈嘉宾的内心情感,充分展现访谈嘉宾的独特个性和心理情感,引发观众深深的共情和思考。

(四) 节目主持

人物访谈类节目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节目的定位和风格与主持人的风格特征有着密切关联。同时,访谈节目是依托主持人与访谈嘉宾的互动来完成的,节目内容的思想内涵、嘉宾个性情感的展露都是靠节目主持人来调动、引导的。因此,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策划选择决定着节目的成败。

在人物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导者,主持人除了要求具有一般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之外,还需要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魅力,且节目主持人的风格特征应该与节目的风格特征融为一体,某种意义上,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也是节目的独特符号。在新媒体时代,人物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统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大多为具有主持背景的专业主持人,而新媒体时代的视听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选择更为多元,不再囿于专业背景,个人风格特色更加凸显。例如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 的主持人丁丁张是青春文学作家、传媒公司总裁;《十三邀》 的主持人许知远是出版人、作家。这些主持人虽不是专业班底出身,却在各自专长的领域有所建树,社会阅历丰富、个人特色强烈。这些鲜明的特色使得主持人自成“品牌”,也成为访谈节目的显著标志,为节目定下基调,助力节目人格化传播。除此之外,传统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常常站在中立的立场来主持节目,而视听人物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则是承担“陪伴者”的角色,不仅积极引导嘉宾发表观点,同时也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嘉宾的思维产生碰撞,更加强调个人价值的表达。具有个人风格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尽可能真实地进行个人表达,在此过程中节目也随之具有了独特魅力。这种个人的价值表达与嘉宾产生思维碰撞、相互理解,让节目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表达和更强的可视性。

本文节选自|《视听节目创意策划》

作者|路俊卫


About us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如何做好人物访谈节目? https://klqsh.com/news/view/199154

相关内容

新媒体人物访谈节目.pptx
论高校校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制作策略
主持名人访谈节目
石小群做客娱乐访谈节目 畅谈《步步》幕后趣事
人物纪实访谈节目《问答八方》第二季收官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doc
创业人物访谈1500字 人物创业的专访范文
在最近做客 Kenya Barris & Malcolm Gladwell 的访谈系列节目The Unusual
谁有访谈节目策划书
好看的免费人物访谈综艺推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