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中小学陆续开学,同学们在迎接新学期的同时,也面临着课业压力、社交适应与时间管理等多重挑战。如何科学调节心理状态、化解焦虑情绪,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学院整理出一份实用的“新学期心理减压指南”,助力大家积极应对学业压力。
一、通过文字释放压力
“压力并非洪水猛兽,但长期忽视负面情绪可能影响身心健康。”若出现失眠、注意力涣散、情绪易怒或逃避学习等表现,可能是压力超载的信号,可以通过写日记记录每日感受。
二、五招科学减压方法
1. 任务分解法
将复杂任务拆解为25分钟可完成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阶段奖励短暂休息。例如,一篇论文可分解为“选题—查资料—列大纲—写初稿—修改”五步,逐步推进减少畏难情绪。
2. 正念呼吸练习法
感到紧张时,尝试“4-7-8呼吸法”:用4秒吸气、屏息7秒、缓慢呼气8秒,重复3次。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快速降低皮质醇水平,缓解急性焦虑。
3. 运动释放内啡肽
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跳绳、快走、舞蹈)可显著提升情绪。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实验数据显示,坚持运动的学生焦虑指数下降40%,学习效率提高25%。
4. 建立“支持系统”
与朋友、家人或学校心理教师定期沟通,分享压力与困惑。多地中小学已开设“树洞信箱”和线上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匿名倾诉渠道。
5. 设定“放空时间”
每天预留15分钟完全脱离电子设备,通过冥想、听音乐或发呆让大脑重启。心理学家提醒:“无效放松比持续忙碌更消耗能量,有意识的休息才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新学期的意义不仅是学业进阶,更是心理韧性的修炼场。学会科学减压技巧,善用支持资源,将压力转化为自我突破的动力。愿每位同学在新征程中轻装前行,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成长的力量!
撰稿:张珈鸣 殷振淇
初审:陶炳臻
复审:王洪伟
终审:邓克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