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死狙杀》西安首映 再现中苏联合反法西斯的历史记

发布时间:2025-08-30 23:12

俄罗斯红场感受苏联历史的痕迹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历史遗迹#

  本报讯(记者 张静)风,裹挟着白雪,在雪山之间呼啸而过,而一场狙击手间的生死对战,也正在上演。枪声和火光间,不仅仅是枪法的比较,更是狙击手心理与策略的博弈。8月27日下午,陕西省委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电影《生死狙杀》首映礼在西安长安国际影城小寨店举行,并同步开展映后对话交流活动。

  影片全片92分钟,以1946年为背景,讲述东北民主联军连长秦海与苏联女狙击手加林娜并肩作战,共同剿灭匪患、守护物资的故事。影片不仅再现了中苏联合反法西斯的历史记忆,也融入了战争环境下的浪漫情感线,展现了人物的坚毅与柔情。片中林海雪原的壮阔场景与白雪皑皑的意象,为战争叙事增添了诗意之美与叙事张力,塑造了立体而生动的战争反思。在LED巨幕影厅的放映更呈现出近似裸眼3D的通透效果,使观众获得了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与强烈的情感共鸣。

  据出品方代表董勇民介绍,项目从萌芽、剧本打磨到拍摄后期历经多年,剧组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环境拍摄,主创用专业与热爱赋予故事生命。制片人于海阔回忆项目自2020年筹备,片中大量雪景拍摄于黑龙江牡丹江等地,山顶最低接近零下四十摄氏度,剧组常在短时天光内高效推进,“一天五小时拍摄窗口”“中午不放饭抢时效”等“极寒极限生产”成为记忆;为还原历史氛围,基地方舱等多处场景按史料复建,曾因大雪受损又多次重搭,他强调“坚持与热爱”是影片完成的关键。

  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秘书长、陕西一路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段鹏从行业维度指出,《生死狙杀》突破了陕西电影题材的既有版图,以微观视角呈现战争处境与人物韧性,不走宏大叙事的路径,却在小成本条件下实现了高度完成度,是类型生态中的可贵探索。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从文艺评论与地域美学谈到,影片在意象上延续林海雪原传统,并以中苏并肩叙事承接历史与现实的联结。

  长安大学教授孙希娟从文化隐喻与摄影美学切入,认为雪原摄影呈现出晶莹如钻的颗粒光泽、披风与长枪的造型化构图,为主旋律叙事注入诗性表达与史诗格调,建议继续深耕东北叙事的地域谱系与影像风格。

举报/反馈

网址:电影《生死狙杀》西安首映 再现中苏联合反法西斯的历史记 https://klqsh.com/news/view/200974

相关内容

苏州河畔的影像记录:历史图像中的战时苏河记忆
光影起源,点睛未来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西安开幕
西方文化名人的光辉与阴影:历史上的黑历史揭露
中西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趣味”
全球媒体聚焦丨《南京照相馆》热映引外媒关注:“影片象征公众对历史记忆的共鸣”
电影史上十大最佳配乐
趣享视界88:电影《狙击手》作为张艺谋导演与女儿张末联合执导的首部现代战争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广泛赞誉。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深度评析: 1. **创新叙事手法**: - 影片采用微观视角,聚焦于“狙击五班”这一特殊群体,通过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展现了志愿军狙击手的爱国精神、坚强意志和战友情谊[^5^]。
《南京照相馆》多国上映!豆瓣8.6高分 铭记历史
全球首映:2025年电影新潮流的领航者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我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阅读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