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常识及日用检验

发布时间:2025-08-31 00:24

用彩绘陶瓷杯,提升日常饮茶体验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手工制作的乐趣# #手工艺术体验#

陶瓷常识及日用检验本文简介:陶瓷産品常識一.概述:凡是經“高溫熱處理工藝合成的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通稱爲陶瓷製品.二.陶瓷分類、特性.1.按原料來分,可分爲以下兩種.普通陶瓷:利用粘土,長石,石英等天然矽酸原料.特種陶瓷:利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等純度高的人工合成材料.2.根據土質來分,可分爲以下7種:序號原

陶瓷常识及日用检验本文内容:

陶瓷産品常識

一.概述:凡是經“高溫熱處理工藝合成的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通稱爲陶瓷製品.

二.陶瓷分類、特性.

1.按原料來分,可分爲以下兩種.

普通陶瓷:利用粘土,長石,石英等天然矽酸原料.

特種陶瓷:利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等純度高的人工合成材料.

2.根據土質來分,可分爲以下7種:

序號

原料分類

收縮比率

燒成溫度

産品特性

成品種類

1

骨灰瓷(BONECHINA)

18%

1350℃(採用還原燒)

特白、薄、

透光性好

高檔食具、迷你飾品、夜燈罩(貼花紙)

2

新瓷(NEW

BONE

CHINA)

18%

1350℃採用還原燒)

特白、薄、

透光性好

高檔食具、迷你飾品、夜燈罩(貼花紙)

3

全瓷(PORCELAIN)

15%

1250℃(採用氧化燒)

白、硬度強

一般食具

(貼花紙)

4

半瓷(SUB-PORCELAIN

STONE

WARE)

8-10%

1180℃(採用氧化燒)

米色、硬度強

低檔食具

(貼花紙)

5

白雲土(DOLOMITE)

5~6%

1050℃(採用氧化燒)

白、脆、輕、密度低、吸水性高

釉下彩繪之禮品、食具釉上彩、貼花之食具

6

紅土(TERRA

COTTA)

8%

960~1000℃(採用氧化燒)

赭紅色、脆、輕、密度低、吸水性強

花盆或其他禮品,一般色釉、流釉或透明釉

7

半陶(EARTH

ENWARE)

600~800℃(採用氧化燒)

米黃色、脆、輕、密度低、吸水性強

低檔花盆,水泥漆或油漆作表面處理

以上所有土質均可一次燒成,只有白雲土成形2次窯燒,因爲白雲土的密度較鬆軟,一次燒成容易有嚴重針孔.第一次燒成稱爲素燒,第二次爲釉燒.土的四大成分是高林土、長石、石灰石、田睦土,其中長石和石灰石決定産品的白度和硬度,高林土和田睦土決定産品的塑性和顔色.根據燒成溫度來分,有高溫瓷、中溫瓷和低溫瓷.根據用途又可分爲日用陶瓷、工藝陶瓷、藝術陶瓷等.

3、陶瓷的性質

白度、透光度、光澤度、熱性、耐酸性、質密性、脆性.

1).光澤度決定於瓷器表面的平坦與光滑程度.

2).熱穩定性的測定方法是將測試樣放於電爐內逐漸升溫從100℃起,每隔20℃取出試樣投入20℃水中急冷一次,如此反復,直至試樣表面出現裂紋或開裂爲止.

3).陶瓷材料爲良好的耐酸材料,能耐無機酸和有機酸及鹽的侵蝕.但抵抗的侵蝕能力較弱,餐具瓷釉的使用要注意在弱酸堿的侵蝕下鉛的溶出量超過一定量時對人體是有害的.

4).日用陶瓷質地緻密,吸水率不超過0.5%,陶器吸水率從4-5%開始.

5).爲了改善陶器材料的脆性,已研製出高韌性、高強度的氧化鋯陶瓷.

三、製作過程及注意事項

粘土、非可塑性原料、助熔原料→粉碎精製→配土料→精製成漿脫水→胚料→注漿成型→脫模→修胚→自然風乾→洗胚→陰乾(其他)→上釉→燒成→電金/貼花

彩繪→上釉→燒成→電金/貼花

貼花→上釉→燒成

其中窖燒(素燒)分兩種:

a.還原燒(從0℃加溫到1000℃,此時打開透氣孔進氧使之燃燒更旺直至瓷化溫度燒出産品較乳白).

b.氧化燒(0℃一直加溫至恣化溫度,燒出産品較清白).

1.原料配製(原料分爲兩種類型):

a.可塑性的原料,其主要是粘土類天然礦物,包括高領土、多水高領土,它們在坯料中起塑化和粘結作用.

b.無可塑性的原料,其中石英可降低坯的粘性.燒成的部份石英深解在長石玻璃中,提高液體相粘度,防止高溫變形,冷卻後在瓷坯中起骨架作用.防止坯體收縮時産生開裂和變形,長石則屬於熔劑原料,高溫下溶融後可以溶解一部份石英及高領土分解産物,對熔融後的高粘度玻璃可以起到高溫膠結作用,能增加製品的密實性和強度.

2.制模

土模→原始模→CASE模→生産模(石膏模)

石膏模是硬模,産品不可以有很複雜的造型和很深的紋路,石膏有吸水性,生産時就是用其吸水性成形的,製作模具的石膏要先抽空,再按1:0.7到1:0.85的比率調成石膏料,用硬性石膏做成的CASE模是原模分開來的幾個組成部份(即所謂的分片),分片時要考虙脫模時不會拉傷土胚,用CASE模可灌制出多個生産模用於生産,當我們需要加快進度的時候就需要作更多的生産模,如無紋路花瓶的CASE模的使用壽命是150-200次,紋路複雜的壽命只有30-40次,CASE模使用次數過多會磨損,用其生産的産品表面會有顆粒.CASE模與生産模可互相複製,所以一般要留1個或2個第一代的生産模作模種,在CASE模損壞的時候用來複製.

3.打漿

泥漿的成分中加入解凝劑(學名水玻璃),解凝劑的比例爲千分之三,打漿程式是:快速打漿→慢攪→打入吸鐵機(含鐵過重,燒出的産品會有黑點)→進入過濾震動篩,過濾網要在120目以上(一目等於每平方釐米120個網孔)→進入儲漿筒.

4.成形

成形的方式有:注漿成型法(平臺注漿、高壓注漿、車台成型)

、衝壓成型幹壓法成型.

a.衝壓成形:又稱爲可塑法成型,用於製作地磚、瓷磚或餐具用之盤/碗;可塑成型可分爲雕塑,印坯,拉坯,旋壓和滾壓等種類.

b.注漿成型:有紋路的模子平均25-50次;沒有紋路的模平均50-70次.

c.車台成型:車台成型主要用於杯、碗等器皿,它的特點是速度快,可24小時操作,10秒1

個産品,其流程爲:煉土機下料→將土煉成濕度,直徑均合乎要求的條狀→切土機切割(根據産品的用量切出土條的長度)→有烘乾設備的機械車台成型.

d.平臺注漿:石膏模用橡皮筋捆緊後,注滿泥漿,第一次大約爲15分鐘,往後依次延長時間,一個模具一天12小時可灌8次,工人下班後要烘乾模具,保持模具的吸水性.

e.高壓注漿:多用於盤子等大而平,依平臺注漿方法生産易變形的産品.

f.幹壓法成型:利用壓力,將乾粉坯料在模中加壓成緻密坯體的一種成型方法.

5.整修

用筆沾水刷洗彧用海棉沾水刷洗,整修模線和注漿口,並有原來的泥漿粘合附件(如馬克杯的杯把).

6.乾燥

坯體乾燥的方法自然空氣乾燥、熱空氣乾燥、輻射線乾燥、以及微波乾燥等.

7.燒窯

窯燒:較易發生的總是如下:a.裂痕、暗裂;b.跳釉及針孔;c.溫度.

裂痕:明顯的裂痕絕對不可接受,細裂痕則可以填充料補平.裂痕易發生的地方一般在産品底部、附件粘合的地方、以及刀片修整之處.

跳釉及針孔:跳釉發生的情況:土質與釉不合,收縮密度不均所致.

針孔:胚體表面有雜質,上釉之前未清除,基本上跳釉與針孔都可以用補釉的方式改正.

溫度:釉中含有鉛、鉻,因此,如果燒成溫度不足時,鉛、鉻的含量會過高,測試會無法通過(一般可以用鐵質硬物輕敲産品,視其聲音來判斷溫度,並可同時檢驗産品暗裂的情形.)

燒結過程大致可分爲低溫蒸發(小於300℃),氧化分解和晶型轉化成300--950℃),坡化成瓷和保濕(950℃),冷卻定形四個階段.

窯的種類

A.立方窯

規格有1、2.5、3、4、6、8、16、32立方,一般有4立方的,其優點是既可燒氧化,又可燒還原,靈活度高,其缺點是熱量浪費大,且時間性不夠的話易形成色差,立方窯的加熱順序是從兩邊向中央加溫,若要均勻,必須燒足13-14個小時.時而的台車要拉出須降溫到600度左右,熱量浪費大.

燒成時間:白雲土約8-10小時,全瓷13小時,所以燒成慢,且很費瓦斯,而且會有火頭火尾.

火頭:指窯上層東西燒成會較大.

火尾:指窯下層東西燒成會較小.

此窯較大的缺點爲燒成後,不可將窯立即打開.,需續漸將窯門打開.否則冷卻即熱,,陶瓷會破裂.

B.隧道窯

一般爲20、25、35、40米,這四種.看工廠SPACE,而隧道窯可分爲三種階段: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一箱20米的窯差不多6-8小時從頭到尾,每隔30~45分鐘出一臺車,但必須看東西大小而定,它優點在於速度快,燒成穩定.

燒成溫度

全瓷1280-1320度,半瓷1200度,白雲土1050度陶土1000度以下,紅土700-800度.

8.彩繪

陶瓷的彩繪方式有釉上和釉下兩種.釉上畫油漆,釉下是畫色料、色精、水顔料.

其程式爲:素燒600度→畫色料→上釉→燒出成品.

A.釉

釉原則分爲三種:透明釉、大白釉、色釉,透明釉可用於BONE、NEWBONE、PORCELAIN,因爲該土質爲白色,可用透明釉.大白釉用於半瓷,因土爲黃色,所以不適用透明釉;色釉用於半瓷,白雲土也可用於釉;

BONE、NEWBONE、PORCELAIN不適用色釉,因爲上述三種均爲高溫色釉的原料.

B.花紙

花紙分爲二種:1.綱版印刷

2.平面花紙.花紙可分爲釉上和釉下花紙,釉上DECAL爲釉燒後再進行電花,釉下爲在土坯乾燥後貼上花紙,再上釉(只限於透明釉)但釉下DECAL有顔色的限制,較不受歡迎;;綱版和平面的分別在於表面的觸感,釉上手摸會有粗糙感,平面的DECAL摸不出來,非常平滑,相當於釉中.平面花紙較貴於綱版,一般平面的DECAL均爲進口,因爲平面DECAL窯的綱非常細,每一立方有幾千個綱點.臺灣的技術尚有問題.

電花紙溫度以800度準則.

花紙顔色金色溫度低780度左右.

粉紅色溫度比較高810度左右.

電花紙體積有區分,窯內溫度比較難控制,産品體積大,溫度一般800度,體積小,溫度越高,貼花紙以平面較好處理.而浮面容易産生跳花和裂縫.花紙成份釉藥含鉛都需檢驗,以餐具組,食品組爲主.

A.磁器:跳釉、流釉、裂釉(對光看,放水中,手指敲無回音),積釉、針孔,彩繪越界變形,破損、漏白、掉漆、刷痕.

跳釉定義:釉在熔融過程中,産生卷縮,使坯體出現無釉的光禿地方.

跳釉現象:幾處小的地方,像龜裂幹土似的裂紋,卷縮成小滴或小斑黑點脫離大部份坯面,可以在士下棚板上的墊土發現.

跳釉産生原因:

釉施在不清潔(如油污)的士上,或其他情況,令釉不能和生還完全粘結.從表面看,面塗施得很好,可是在燒成早期,釉開始燒結時,那些接觸不良的地方就疏鬆,開裂,或就縮回而露出底坯.不論怎樣情況,事後熔化等都不能補救.因此施釉前必須用水清洗.

用噴施法施釉時,要是在施釉的一層上過分噴濕釉,就會使釉層疏鬆,在燒成時就有後起的倦縮發生.

以常導致倦縮是生釉的收縮和乾裂.有些原料=氧化鋅,輕質磷酸鎂,鉛百及硬質硼酸鈣具有大的收縮度.在生釉上有任何裂紋一定要擦掉,全由幹釉所填滿爲止.凡高度收縮的,都要更換灰以糾正.

流動性的釉很少倦縮.在燒火早期時發生釉面開裂,到了釉熔化面能流動時就會將裂紋補好.

釉下彩繪施得太厚,則在器皿仍是灰粉狀及耐火狀的一層留在釉的下麵.熔化的釉在這種表面上,就不易自動的流布於全面.糾正的方法是將釉下彩薄薄地施一層,同時在釉下色料中加少許膠或粘結劑.

B.茶具:滲漏,花紙跳,彩手柄變形,貼緊,上釉不均.

C.陶器:對於彩繪、油漆、瓷漆等可處理和殘餘的表面塗層,和在兒童物品上的油墨不應包括鉛的混合塗層,其中所有的含鉛塗層的重量超過所有彩繪的穩定塗層或幹彩繪薄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

D.餐具:對於采繪、油漆、瓷漆等可處理和殘餘的表面塗層,和在餐具物品上的油墨不應包括鉛的混合塗層,其中所有的含鉛塗層的重量超過所有彩繪的穩定塗層或幹彩繪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

熱振蕩:將陶器容器浸入0-4℃冷水中,在達到恒溫之後,將樣品取出,並立即放入100℃的沸水中.應不破損,無裂紋,或有碎屑.

可洗碟性:將一半樣品放入洗碟機中低的架子,另一半放入高架子.在強洗設置,54-60℃的熱水中,及熱乾洗設置中進行5次完整的洗刷循環.樣品不應出現變色、褪色、裂紋或破損.

微波性:樣品在小的800瓦特的微波的高能量中進行2個循環,一半的樣品要裝滿水,而另一半只有1/2的水.在一個循環中,樣品中從室溫加熱到沸騰,再冷卻到室溫.樣品應沒有變色、褪色、裂紋或破損.

注意事項

產品須沒有可處理的潛在的銳角、銳邊.

所有的產品須對眼睛和皮膚無毒,無刺激性.

濕彩繪須作為單個體測試(不作為混合物,也不作為產品塗層的填充物)

所有的物品須滿足品質綜合的藝術性要求.產品驗收應遵循以下原則:

無破損部件,粗糙的工藝不正確的性能修飾.

所有的產品應具有設計功能,且對要求的性能標簽需驗證.

日用陶瓷的验货标准

盘类

1.

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

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

将盘子平放在平整面,检查是否变形,

标准为:

9”以下盘类(包括9”)拿一个一元硬币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9”以上盘类(不包括9”)拿两个一元硬币重叠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注:以上必须在平面上进行且一元硬币必须以人民币一元为准!

4.

在盘子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该为平滑面。

5.

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

6.

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7.

底标的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离或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爆花范围直径不能超过2.5mm(包括2.5mm))

8.

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9.

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0.

注意所有盘类的形状一定要和客人要求的一样,不能有任何差错。

11.

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12.

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碗类

1.

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

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

检查是否变形,

标准为:

9”以下碗类(包括9”)拿一个一元硬币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9”以上碗类(不包括9”)拿两个一元硬币重叠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注:以上必须在平面上进行且一元硬币必须以人民币一元为准!

4.

在碗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为平滑面。

5.

碗口的形状必须要是正圆、正方或符合客人的要求,若碗口形状不圆、不正或离客人要求的形状不正确,则为不合格品。

6.

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

7.

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8.

底标的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离或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

9.

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10.

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余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1.

请注意所有的碗需要和客人的要求一样。

12.

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

13.

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杯、底碟类

1.

&

碟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

&

碟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

底碟类拿一个一元硬币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4.

底碟月心不能过大,且不能太浅,若轻微摆动可使杯子容易滑月心,即为底碟不合格。

5.

杯与底碟的瓷色要一致,不能出现色差的现象;色釉产品更不能出现同类情况。

6.

杯口的形状必须要是正圆、正方或符合客人的要求,若杯口形状不圆、不正或离客人要求的形状不正确,则为不合格品

7.

把手和杯身的衔接处不能有裂痕,就是俗称的裂把。把手的位置必须正,不能歪。

8.

将碟平放在平整面,检查是否变形,标准为:拿一个一元硬币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碗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9.

在杯碟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该为平滑面。

10.

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较大的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

11.

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12.

杯或碟的底标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离或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

13.

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14.

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5.

请注意所有的杯

、碟需要和客人的要求一样。

16.

杯、碟类的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

壶类

1.

壶类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

壶类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

壶嘴不能变形,更不能有挂釉。把手和壶身的联系处不能有裂痕,就是俗称的裂把。

4.

壶身的流水洞需要位置合适,排列整齐,大小一样,并且要通畅,不能细小,严重的更是堵住。

5.

将壶平放在平整面,从上面观察,把手和壶嘴是不是成一直线。检查壶口是否变形。

6.

在壶的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该卫平滑面。

7.

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较大的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8.

将壶盖盖上,轻微的晃动,看是不是稳固,和壶口是不是匹配。拿起来作倒水状,看是不是盖子容易脱落。

9.

底标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离或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底标应该和把手成同一直线。

10.

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11.

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2.

请注意

所有的壶类产品需要和客人的要求一样。

14.

壶类的把手、盖子均不能出现明显易见和可以触摸到的模线。

15.

500CC以下壶类(包括500CC)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

16.

500CC以上壶类(不包括500CC)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17.

壶盖与壶身的瓷色要一致,不能出现色差的现象;色釉产品更不能出现同类情况。

糖盅,奶缸类

1.

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

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

奶缸的把手和身体的联系处不能有裂痕,就是俗称的裂把。

4.

将奶缸平放在平整面,从上面观察,把手和壶嘴是不是成一直线方向。检查壶口是否变形,壶口是否会一边厚,一边薄。

5.

在壶的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该卫平滑面。

6.

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较大的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

7.

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8.

请注意:

盖子和身体上不能有明显的模线痕迹,

9.

将产品的盖子盖上,轻微的晃动,看是不是稳固,和壶口是不是匹配,

是不是盖子容易脱落。

10.

产品的底标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或离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

11.

奶缸的底标位置应该和把手成同一直线。

12.

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13.

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余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4.

请注意

所有的壶类产品需要和客人的订单一样。

15.

糖盅,奶缸类的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

其它类

常规的检验和上述的一样,特殊的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品种:

1.

调羹

把手上的孔,应该位于同一位置,不能忽上忽下,并且应该在中间,不能偏在一方,且要注意把手孔的处理,不能粗糙。调羹上的孔内不能有黑色印迹。

调羹的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

2.

锅:有盖子的焙盘,锅等,需要注意:

盖子上的把手需要牢靠,不可以简单的敲打就可以轻易的打掉。锅盖与锅身需要有良好的匹配,不能有明显或教大的缝隙(既盖与锅口要合适,要密闭的)否则不于接受。

9”以下锅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

9”以上锅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3.

盐瓶、胡椒瓶:一般的情况是盐瓶为1个孔,胡椒瓶为3个孔;另一种一般的情况是盐瓶为3个孔,胡椒瓶为5个孔。但伟业的ST系列:盐瓶是由小孔组成一个S字型,胡椒瓶是由小孔组成一个P字型。

盐瓶:Salt

Shaker

胡椒瓶:Pepper

shaker

盐瓶、胡椒瓶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

烤花产品类

1.

花纸贴花位置必须符合客人要求或确认样板一致;

2.

烤花颜色必须符合客人要求或确认样板一致;

3.

花纸图案、字型必须和确认样板一致;

4.产品不能有大或明显的爆花,色脏;

厚度:9”以下产品(包括9”)厚度可接受范围为:±0.5mm;

9”以上产品(不包括9”)厚度可接受范围为:±1mm;

容量:500cc以下产品(包括500cc)容量可接受范围为:±4%;

500cc以上产品(不包括500cc)容度可接受范围为:±3%;

重量:500克以下产品(包括500克)重量可接受范围为:±20克;

500克以上产品(不包括500克)重量可接受范围为:±3%;

檢驗的時候可以將缺點分成3類:1.絕對不可以接受的缺點;2.嚴重的缺點;3.輕微的缺點。

絕對不可以接受的缺點:

就是這種缺點會導致個人在使用的時候會出現危險的情況,或者是超出國家的安全規定。

比如裂釉産品和花紙鉛鎘超出SGS標準。

嚴重的缺點:

這個缺點可以說令到整個産品爲不合格品,會影響到産品正常使用或影響到産品外觀而使客人不會購買。比如産品上有3個以上黑點或多處色髒,或茶壺不能正常出水。

輕微的缺點:

日用陶瓷的特殊检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安全的重视,对日用陶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检验要求也不断提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新的检验方法。

(一)手把、嘴的承受力检验

空心制品,如杯、壶、罐等,多用于盛装食物,而这些制品外部均有手把、嘴等外接部件,可用于提起物品移动,若承受力不够,易产生脱离现象发生,尤其内盛加热食品时,可能会产生人员伤害。

手把、嘴承受力检验可模拟盛装食物提起移动的过程,如在杯、壶、罐等内加入一定量的湿石英砂或铁球,检验手把、嘴的承受力。

(二)表面划痕检验

陶瓷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相互之间或使用刀、叉(两餐)会引起表面的划痕现象出现,影响美观。

划痕现象的出现,与釉的表面硬度有很大关系,维氏硬度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得出的数据与实际使用有一定的区别,因而现在有些公司采用莫氏硬度、金属刀、叉划痕或用砂纸磨擦的方法进行检验。

1、莫氏硬度:用标准的莫氏岩石硬度块(分10级、15级或更多)在陶瓷制品的表面划,确定在何级别的岩石能在陶瓷釉面上留下划痕,报告其等级。

2、金属刀、叉划痕:用金属刀、叉在陶瓷制品上来加划,检验是否在制品表面留下划痕。

3、砂纸磨擦:用一定细度的砂纸在陶瓷制品表面施加一定力的情况下,来回磨擦规定的次数,洗净后涂上染色剂,检查其磨损情况。

(三)耐洗碗机检验

对耐洗碗机检验而言,主要是检验在洗碗机洗涤过程中耐酸性洗涤液,耐碱性洗涤液,耐中性洗涤液的能力。

对陶瓷制品而言,分别对釉上装饰产品和釉中(下)装饰产品规定一定的洗涤循环次数(如釉上750个循环、釉中(下)1000个循环),分别在酸性、碱性、中性洗涤性条件下,完成试验,检查对装饰面和釉面的影响。

(四)耐微波炉检验

耐微波炉检验可分为三种检验:

1、微波对装饰面损害的检验。

将有装饰图案的陶瓷放入微波炉(一般微波功率为1000W),在满负荷功率的情况下,工作5分钟,检查装饰面有否损害。

2、微波对制品表面温度的影响检验。

将陶瓷制品放入微波炉,满负荷工作5分钟,用表面温度计测量制品表面的温度。

陶瓷制品可先放在水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擦干表面水分进行试验,尤其是对吸水率较大的制品应先进行此类处理。

3.微波对产品损坏的检验。

微波对陶瓷产品损坏的检验可分为两种。

(1)将一块浸饱水份的海绵放入陶瓷制品内,盖上盖或一层薄膜,保持在4℃环境下24小时,放入微波炉在满负荷工作5分钟,冷却至室温,循环一定次数,检验样品的损坏情况。

(2)将陶瓷制品放入冷冻条件下16小时,放入微波炉在满负荷工作10分钟,检查样品的损坏情况。

陶瓷吸水率测定方法

一原理:

日用陶瓷吸水率为样品充分浸水后对比干燥样品质量的增加百分率,公式如下:

(W2─W1)×100/W1

W1:干燥样品质量

W2:样品充分浸水后质量

二测定方法

吸水率的测定方法分三种:

煮沸法、真空法、真空煮沸法。

煮沸法:将样品放入容器内,加蒸馏水煮沸一定时间,此时水分浸入容易进入的开口气孔。

真空法:将样品放入容器内,抽真空至规定的真空度,注入蒸馏水后,还原至大气压,此时水分可基本注满开口气孔。

真空煮沸法:先进行真空法处理,再煮沸一定时间,此时水分可注满开口气孔。

1、样品的制备

(1)中国国家标准

在样品的底部取重约10g的试样两片,磨去表面釉层。

(2)英国国家标准

选两片5~20g之间的碎片为试样,具体操作如下:

a、杯类制品:中间和边沿各一片

b、碗类制品:上口边沿和底部各一片

c、孟加拉国标准----取样方法与英国国家标准基本一致,质量为40g和80g各一片。

2、测试步骤

(1)将试样碎片放入温度为105~11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环境温度。

(2)称取干燥试样碎片的质量

(3)浸水过程

a、煮沸法:煮沸3小时

b、真空法:抽真空至95kPa,注入蒸馏水,浸没试样,维持真空1小时。

c、真空煮沸法:抽真空使气压降到1~4kPa,维持真空55~65分钟,注入蒸馏水,浸没试样,还原到大气压,再煮沸55~65分钟,试样在水中冷却不少于24小时。

(4)取出试样,用棉布擦干,称取吸水后试样的质量。

棉布的处理:由于对样品的处理不同,中国标准要求磨去表面釉层,而英国和孟加拉国不要求磨去表面釉层,因此对棉布的处理不同。

中国:浸泡水中至饱和状态

英国:无说明,可认为是干燥状态

孟加拉国:浸泡水中后拧干

(5)按公式计算吸水率。

3、比较

煮沸法、真空法为中国规定,真空煮沸法为英国、孟加拉国规定。对同一样品而言,吸水率因测定方法和样品制备不同无可比性。美国和德国以煮沸法为主。

日用陶瓷的白度检验

白度检验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评价一件物品的白度。对白度的评价已有很长的历史,其表达公式也有很多,世界上曾出现过一百多种白度公式,至今标准还未统一,其原因主要是白度是人们通过肉眼观察,与长期印象相比较的一个反映。中性白与偏色白,哪个更符合人们的长期观点,尚无定论。

白度的定义:在可见光谱区,光谱漫反射比均为100%理想表面的白度为100度,光谱漫反射比均为零的绝对黑表面白度为零度。

(一)检验条件

1、照明条件:采用CIE1975年规定的0/d条件,即垂直照明,积分还应漫反射接收的几何条件。

2、测色模式:采用CIE19***XYZ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3、测色光源:D56光源。

(二)检验公式

目前国际上普遍用于表征白度的公式有CIE82白度公式(苷茨白度),波长为457nm的蓝光白度(基于坦伯函数所定义的白度)。

对日用陶瓷而言,因资料较少,未能收集到有关国家的白度公式,但前苏联曾用蓝光白度评价高岭土的白度。

我国目前的白度检验标准,是在采用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检验条件下,通过各产瓷区的样品比较,排序而得到的一个白度公式,分青白和黄白两公式:

青白

W=Y-259(X-Xn)+3(Y-Yn)

黄白

W=Y+818(X-Xn)-1365(Y-Yn)

对出口企业而言,若进口国或外商对白度指标有要求时,应详细了解其对白度的评价方法,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以国内的检验报告数据满足要求即可,这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对是否达到指标要求的争议。

陶瓷出口的热稳定性试验

(一)简介

热稳定性试验是判定制品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会产生釉面开裂或坯体开裂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通过热稳定性试验的产品,可保证使用一定年限。

热稳定性试验可分为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通过热量的冲击来测试热稳定性;

第二种是通过水份膨胀来测试热稳定性。

通常将第一种方法称为抗热震性(或热稳定性),将第二种方法称为抗釉裂性。

抗热震性原理:将样品放入电炉(或类似设备)加热到一定程度,然后在可控温度的水中迅速冷却,根据各国的要求不同,可在规定的炉温条件下一次完成或逐步提高炉温,反复几次完成,检查样品是否开裂。

抗釉裂性原理:将样品放入具有蒸气压力的容器内,升压至规定值后保压一定时间,然后迅速将压力降至大气压,反复几次完成,检查样品是否开裂。

一般而言,对于吸水率较大的制品,抗热震性指标和抗釉裂性指标均要检验,而对吸水率较小的制品(≤0.5%),其吸湿膨胀较小,故只需做抗热震性检验。

(二)检验方法

1、抗釉裂性

(1)将样品清洗干净,检查样品是否完好。

(2)将一支架放入压力容器内,支架面应高于水面5cm,保证样品与水面有明显距离,使水不能渗入样品,在支架上放置样品,样品与样品之间有充分的空隙,以助于水蒸气的充分渗入,样品数量按各国要求而不同,欧洲标准要求为7件,美国标准不少于10件。

(3)在不超过1小时时间内,使蒸气压力达到340kPa,保压一段时间(欧洲2小时,美国1小时)。

(4)打开排气阀,减压至大气压力,并使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

(5)检查样品是否开裂。

(6)重复上述3~5款7次(欧洲标准)或按340kPa压力的间隔递增,直到样品全部破裂或压力达到1700kPa为止(美国标准)。

2、抗热震性

(1)将样品清洗干净,检查样品是否完好,样品一般需5件,(美国、中国、俄罗斯等),也有要求7件(欧洲)。

(2)有一水容器,一般要求为能控制其水温为20±2℃,其水量与样品重量之比不少于10︰1(或8︰1,5︰1),具体比例按各国标准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能限制样品在水中急冷后,水温不超过29℃即可,水面应高出样品13mm以上。

(3)将样品放入烤箱(或烘箱),升到所需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温度均衡(一般需要20分钟以上)。

(4)取出样品,迅速投入水容器内,冷却至水温。

(5)将样品从水中取出,擦干,涂上有助于发现裂纹的染色液,检查样品是否开裂。

(6)欧洲标准要求烤箱温度从与水温的温差为100℃开始试验,依次增加20℃,按上述方法试验,直到温差达到200℃为止。美国标准要求烤箱温度从149℃开始,每次增加15℃直到烤箱温度为266℃为止,中国标准要求烤箱温度与水温的温度为140℃(骨灰瓷)、160℃(釉下、釉中彩瓷等)、180℃(细瓷等)、400℃(耐热瓷)。

(三)结果表示方法

1、抗釉裂性

(1)欧洲标准

计算方法:{Σ(承压时间×炸裂数或未炸裂数)}÷样品数

未炸裂的样品,乘以最大承压时间

表达方式:n小时+或n小时

“+”表示7次测试后有样品未开裂。

(2)美国标准

36

以每次试验压力F的样品炸裂数乘以该压力,再以各次试验的乘积总和除以各次试验的样品总数来计算平均炸裂压力(在1700kPa未裂的样品认为在2070kPa

网址:陶瓷常识及日用检验 https://klqsh.com/news/view/201253

相关内容

陶瓷日用品,陶瓷日用品知识
日用陶瓷小常识
【日用陶瓷知识百科】日用陶瓷的种类 日用陶瓷选购指南
日用陶瓷
消费提示:日用陶瓷小常识 好记又好用
陶瓷原材料主要性能及主要质量的要求
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技术规范 日用陶瓷 .pdf
陶瓷
日用陶瓷的使用与养护全方位指南
2025年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技术规范 日用陶瓷 .pdf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