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之三十: 艺术批评不是“夸夸团”“喷喷群”
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多夸奖,少批评 #生活技巧# #生活小窍门# #心理调适建议# #亲子教育小窍门#
文/彭庆阳
近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就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新时代文艺创作需要什么样与之匹配的文艺评论?《意见》中有一条明确指出,要“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那就是艺术批评要敢于说真话。在当下,由于“真心话”有风险,故一些人“聪明”地把假话当真话来说。以至于真话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说假话成了常态,这于当今的艺术批评来说,亦不少见。
时下的艺术批评更多习惯于“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乐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舆论氛围,到处都是庸俗吹捧、阿谀奉承。诚然,艺术批评可以有肯定和表扬,但这种表扬如果脱离实际,真假不分、混淆是非,那就是假话、空话,故作曲笔显然也是一种病态的艺术批评。批评者难以据实直笔,原因很多,或是自身修养不高而论点偏颇,或是缺少胆识勇气而前怕狼后怕虎。故而,这些人多以假、大、空之言进行粉饰,还生搬硬套说是“春秋笔法”,让闻者无语,观者叹息。一些批评者面对作品时,看到的不是作品本身具有的艺术语言,而是浮想翩翩,考虑到作者的社会地位、名气威望,还有其人脉关系、市场行情、润笔费等,然后是看人下菜。如此一来,自是失去应有的艺术批评标准,在人情等因素的裹挟下,乃至“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的恶俗风气影响下,一人得了蝇头小利,而艺术批评却损失了其应有的价值和尊严。
鲁迅曾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一些人确实做到了“好处说好”,却说得天花乱坠,这就成了假话;对于坏处却不说坏,更多的是选择性遗忘,或者口吐莲花,把坏的说成好的,这更是一种假话。关于这种艺术批评的乱象,言先生在《中国书坛需要心灵建设》有着透彻的分析:
当前艺术批评的某种失语与失信,反映了中国书法文化当下批评标准 的缺失,呼唤着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书坛构建科学审美评判体系的紧迫性。 确立当代中国书法的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建构书法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丢失书法的核心价值,那是失魂;摒弃艺术的包容心态,那是落魄。
如何推动书法批评回归本质,坚守人文审美理想,是当代书法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批评是真诚、纯粹的,非一味阿谀、炒作、吹捧、包装。要坚持真理,遵循艺术本体规律,观照时代特质,要具备解剖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是对批评家的基本要求。书法批评的文化自觉、文化立场的选择与文化身份的重塑,也是文艺批评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蜕变。(《抱云堂艺评》)
言先生认为“批评是真诚、纯粹的,非一味阿谀、炒作、吹捧、包装。”从事艺术批评必须讲真话,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书法史上最经典的批评,莫过于苏轼和黄庭坚。曾敏行《独醒杂志》云:“东坡曰:‘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黄庭坚当面说笑老师的字如“石压虾蟆”,并非出于狂妄,也非对老师的轻蔑,而是师生间那种无话不说的交流,这也是纯粹的学术评论。苏轼坦然面对学生的批评并乐于接受,这是一种为学的胸怀和勇气,更是文人修养的表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批评并没有因为朋友而抹不开面子,这才是真正士人的风范。这种批评并非挑刺找茬,而是不同学术主张的碰撞,唯有此,方可引起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不断地发问和探讨,进行多元化思维、多角度思考,推动彼此学术的发展。
画家黄永玉曾在1983年写信给剧作家曹禺说:“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于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也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黄永玉对曹禺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却也胸怀坦荡。对于这种揭短亮丑之谏言,曹禺“的确没有想到”,他不恼不怒,反而感激地接受批评,真诚地回信道:“你是一个突出的朋友,我们相慕甚久,但真见面谈心,不过两次。我能得你这般坦率、真诚的言语是我的幸福,更使我快乐的是,我竟然在如此仓促的机遇中,得到你这样真诚见人的友人。”还把这封信裱装进相框,挂在家中墙上,时时警醒自己。将“批评挂到墙上”,见证两位大师肝胆相照、开诚布公的交流,一个直言不讳、一个真诚接受,这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态度,听着无不令人感慨万分、肃然起敬。反观今日之批评,我们需要黄永玉这样敢于亮剑的批评者,更需要曹禺这样勇于接受的被批评者。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的艺术批评往往是真刀真枪、一语破的,让人如坐针毡、寝食难安,也唯有这样的批评才能让人红脸、出汗、排毒。这就要求被批评者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听得进去,再三咀嚼玩味,并能理性分析和判断,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批评者的说真话、被批评者的真接受,到二者的切磋交流,始终让批评在“团结——批评——团结”的氛围中进行,如此以来,被批评者的如坐针毡也就化为了如沐春风。然而现在真正的批评鲜有人说,纵是说了,也没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更多的批评是对老师、领导放“礼炮”,对同行、学生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图个你好、我好、大家好。像黄永玉这样敢对前辈“开炮”在当今已无几人;而像曹禺这样能听得进“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的批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两位大师之间来往的信件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正是我们对艺术批评之“真”的渴求,也是对当下批评病态的鞭笞。真正的批评,就像身上捉虱子,虱子没了,身体自然就不痒了。美国马修·布拉说:“对待批评,趁早习惯。我视批评为雨水,它可以让我不花钱洗个澡,多么舒服啊!”看来,批评也是一种享受!
刘知几写史以“直笔”而称,“直笔”就是根据事实书写,讲真话。他认为“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要“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从而“申以劝诫,树之风声”,达到“史之为用”的目的。于时下的艺术批评来说,刘氏的“直笔论”思想和方法十分值得借鉴,本着自己具有的才、学、识,做到“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所阿容”,不昧着良心说瞎话,不趋炎附势说假话,反对曲笔隐讳,敢于“直笔”,这才是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否则,纵是有满腹经纶、八斗之才也无济于事。“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等系列观点为艺术批评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对于从事艺术批评的人来说,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敢于“直笔”。窦臮《述书赋》说:“余不敏于登高,岂虚言而求备。敢直笔于亲睹,非偏誉于所嗜也。”畅言“敢直笔”不偏“所嗜”,不为虚言而“求备”,窦臮可谓言必行,行必果。其《述书赋》所评述历代书论之得失,多有前人所未发,褒贬扬抑,或有失偏颇,或随意所发,但都直抒己见,不为权威所拘,足见其敢于“直笔”。
从事艺术批评者要本真心、动真情、说真话,还应具备相应的学术能力,这种能力源自批评者的学术思想、学术修养和学习方法。否则,光有说真话的态度而不具备批评的能力,所进行的艺术批评也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以收到批评的效果。有学术能力的人才会在艺术批评的本体语言上下功夫、说真话、讲道理,这也是批评者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有能力者方可做到“要坚持真理,遵循艺术本体规律,观照时代特质,要具备解剖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言先生)。《意见》明确要求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疑,艺术批评也需要创新,但如何创新?窃以为,艺术评论的创新就在于回归到艺术评论的本体语言,既要“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以事论事,这是实践深度的拓进,又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提炼出理念的精髓,这是理论高度的升华。艺术批评作为文艺的一部分,理应契合时代,融入生活,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务真求实的精神,开放的学术思维来体现时代的特征和气息。那么,脱离于此的创新,都会使艺术批评步入野狐禅的境地。
有人说,批评者应该具有敢于冒险的精神。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批评需要的并不是冒险精神,而是务真求实的精神。梁启超在《中国人之自觉》中说:“批评岂必尽当?然而必经过一番审择,才能有这批评,便是开了自己思想解放的路。互相启发,互相匡正,真理自然日明,世运自然日进。”艺术批评必须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诚如言先生在《中国书画人才的发展》一文中对艺术批评者的要求:
要加强文艺评论。也就是书画的艺术批评,评论家要配合、主持公正,说公道话,写公道文章。艺术批评应是有情有义,也是据理无情的,是按照艺术本体、时代特质来进行艺术评论。(《抱云堂艺评》)
言恭达,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顾问。
编辑:周昌
网址:读书札记之三十: 艺术批评不是“夸夸团”“喷喷群” https://klqsh.com/news/view/202279
相关内容
读书札记之三十: 艺术批评不是“夸夸团”“喷喷群”45岁吴尊新综艺育儿观被猛夸,同框样子天差地别,评论区要笑喷了
读书生活散札
对话|波德莱尔何以说艺术批评应是局部的、片面的、有激情的
艺术评论与艺术批评之间
他为什么这么狂,敢比王羲之?就因为会用注射器喷墨水吗
鼻腔喷剂喷雾剂配方配比加工工艺技术
第320章 激情互喷
广东夸夸群是这样的,细路同大人斗嘴甜
口腔喷剂配方配比及生产加工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