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瑜伽时如何冥想
如何练习瑜伽或冥想,减轻日常压力。 #生活乐趣# #休闲#
练瑜伽时如何冥想
在瑜伽垫上拉伸时,你是否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身体在努力维持树式平衡,脑子里却在反复盘算明天的工作清单;明明已经进入婴儿式放松,思绪却像脱缰的野马般停不下来?其实瑜伽与冥想本是一体两面,真正的瑜伽练习从来不止于肢体的拉伸,更在于通过呼吸与动作的联结,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今天就来分享一套经过 thousands of 瑜伽爱好者验证的「体式冥想指南」,帮你在垫上练习时真正静下来,让每一次伸展都成为滋养心灵的旅程。
一、瑜伽垫上的冥想,到底在练什么?
很多人将冥想等同于「什么都不想」,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解。在瑜伽哲学中,冥想(Dhyana)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指的是通过持续专注(Dharana)达到的深度觉知状态。简单来说,瑜伽冥想不是清空大脑,而是学会做自己的观察者——当你在战士一式中感受大腿肌肉的颤抖,在猫牛式中跟随呼吸流动,在摊尸式中觉察心跳的节奏,你就已经进入了冥想的状态。
我的瑜伽老师常说:「体式是冥想的脚手架」。还记得第一次上阴瑜伽课,在蝴蝶式保持五分钟时,髋部的酸痛让我无数次想放弃。但当老师引导我们「把呼吸带到疼痛的地方,像温柔的海浪轻抚沙滩」,我突然意识到:对抗痛苦只会让痛苦放大,而接纳它反而能找到平静。这正是瑜伽冥想教会我们的核心智慧。
二、三步开启体式冥想:从呼吸到觉知
1. 准备阶段:用3分钟建立呼吸锚点
重点提示:冥想前的呼吸调整,比体式本身更重要。
在开始任何体式练习前,先坐在垫子中央,采用舒适的坐姿(简易坐或莲花坐均可)。闭上眼睛,将双手轻放于腹部,感受呼吸时腹部的起伏。此时不必刻意控制呼吸,只需观察:你的呼吸是急促还是缓慢?是胸腔主导还是腹部主导?
接下来尝试「四七六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6秒。重复3-5轮后,你会明显感到心率放缓。这个过程就像给混乱的思绪按下暂停键,为后续的体式冥想打下基础。我每次练瑜伽前都会做这个练习,尤其是熬夜后精神涣散时,短短几分钟就能让注意力重新聚焦。
2. 体式练习:动态中的「单点专注法」
重点提示:将注意力锚定在具体感受上,避免思维游离。
在拜日式A的流动中,你可以这样练习:
山式站立时,感受双脚与地面的贴合感,想象自己是扎根大地的树木;
前屈时,关注脊柱延展的拉伸感,而非手指能否触地;
板式支撑时,把注意力放在收紧的核心,感受腹部肌肉的收缩与力量。
最关键的是当杂念出现时——比如想到「这个体式我做得不够标准」——不要批判自己,只需默默在心里说「我注意到自己在评判」,然后温柔地将注意力拉回到身体感受上。就像训练小狗一样,耐心重复这个过程,专注力会逐渐提升。
我曾有位学员是程序员,他分享说:「以前练瑜伽总觉得自己僵硬,越练越焦虑。后来学会在战士二式中专注于膝盖对齐脚踝的细微调整,反而忘记了『做得好不好』这件事,练完特别放松。」
3. 休息术:摊尸式的深度觉察练习
重点提示:休息术不是睡觉,而是身体扫描与能量整合。
当进入摊尸式时,先从脚趾开始,逐渐向上扫描全身:
感受脚趾的放松,脚掌的沉重感;
让小腿、大腿完全贴地,释放髋部的紧张;
放松胸腔,让呼吸自然深入腹部;
舒展眉心,松开紧咬的牙关。
如果此时思绪飘远,可以轻声在心里重复「放松」二字,像给身体的每个部位发送温柔的指令。我通常会在最后留出5分钟做这个练习,有次结束后竟然流泪了——不是悲伤,而是积压一周的压力随着呼吸释放出来的轻松。
三、常见问题解答:你可能踩过的3个坑
1. 「杂念太多,根本静不下来怎么办?」
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每天会产生6-8万个念头,冥想的目的不是消除念头,而是不被念头带走。下次出现杂念时,试试「贴标签法」:在心里默默给念头分类,比如「这是计划」「这是回忆」「这是评判」,然后继续回到呼吸上。就像站在路边看车水马龙,你不需要阻止车流,只需做个安静的观察者。
2. 「身体疼痛时怎么冥想?」
疼痛是身体的信号,而非敌人。当体式中出现刺痛(区别于拉伸的酸痛),应立即调整姿势;若只是正常的肌肉酸胀,可以尝试「呼吸渗透法」:吸气时想象氧气流向疼痛部位,呼气时带着紧张感一同排出。我的膝盖曾有旧伤,在练习鸽子式时,我会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如何缓解髋部紧张上,反而减轻了对膝盖的关注。
3. 「练完还是觉得烦躁,是失败了吗?」
冥想没有「失败」一说。哪怕只有1分钟能专注于呼吸,也是进步。瑜伽大师艾扬格曾说:「瑜伽是99%的练习,1%的理论。」坚持每天练习5分钟,比偶尔练1小时更有效。我自己用了3个月才慢慢找到感觉,现在即使在繁忙的工作日,也会抽出10分钟做拜日式冥想,状态真的不一样。
四、瑜伽冥想的生活化延伸:把垫子上的平静带入日常
真正的冥想不局限于瑜伽垫。当你学会在树式中保持平衡时,也能在地铁拥挤时保持内心的稳定;当你能接纳体式中的酸痛时,也能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试试这些小练习:
等电梯时做3次深呼吸,感受身体与地面的连接;
吃饭时细嚼慢咽,专注食物的味道与咀嚼的感受;
走路时留意脚掌落地的触感,感受身体的重心转移。
就像我的一位学员分享的:「以前总觉得冥想是要找个安静的房间盘腿坐,现在发现,在瑜伽垫上练出的专注力,让我连洗碗时都能感受到水流过手的温暖,生活好像突然变慢了。」
练瑜伽时的冥想,本质上是一场与自己的温柔相遇。不需要追求完美的体式,也不必强迫自己「放空大脑」,只需在每一次吸气时感受生命的能量,每一次呼气时释放内心的紧绷。当你开始在战士式中找到力量,在婴儿式中学会臣服,在摊尸式中体验宁静,你会发现:瑜伽垫上的每一分钟,都是送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从今天开始,不妨在练瑜伽时多停留一分钟——不为拉伸得更深入,只为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毕竟,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觉醒的路上。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s://www.qinxue365.com/Yoga_zx/391164.html,违者必究!
网址:练瑜伽时如何冥想 https://klqsh.com/news/view/203178
相关内容
瑜伽冥想方法(瑜伽的冥想怎么练冥想瑜伽 家庭练习瑜伽的冥想小技巧
在瑜伽练习中,如何正确地进行冥想? – 瑜伽网
如何做瑜伽冥想
冥想瑜伽是什么 冥想瑜伽的练习方法介绍
如何静心练习瑜伽冥想?四个简单方法教你
练冥想瑜伽的三种方法
瑜伽冥想之前,先练习专注
瑜伽者如何通过瑜伽冥想来制服心灵
冥想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