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人传记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社交,与伟大灵魂对话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名人传记#
人生路上很重要的就是拥有良师益友。如果身边暂时还没有遇到可以引路的前辈,那么就去读一读名人传记吧。
本次推荐7本名人传记,希望可以借书中的故事,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当下的路。
NO. 1
《杜尚》作者: [美]卡尔文·汤姆金斯
豆瓣评分:9.1杜尚曾说过,“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
生活”,理解杜尚的最好方式,便是阅读他的
生活。杜尚是一位改变西方艺术进程的艺术家,他改变了全人类对“艺术”一词的理解,艺术自他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运行轨迹,艺术的边界自此也被无限扩大,而成为艺术家的修为之路也自此与以往决裂而焕然一新了。本书是了解这位二十世纪伟大艺术家的权威传记,它完整呈现了杜尚一生的经历、精神发展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详细而严谨地给杜尚的每一部作品做出分析,更以杜尚为核心描述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他最关心的东西是自由一一那是一种纯个人化的、理性层面的、艺术家的自由。
NO. 2
《无法直面的人生》作者: 王晓明
豆瓣评分:8.3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
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一个人的出生,完全是被动的,没有任何人来征求他的同意,他也完全没有可能为自己作哪怕是一点点的选择,就是由于某个偶然的机缘,甚至他的父母也没有料到,他一下子获得了生命,赤条条的站到了人世间。仔细想想,这实在荒谬,我们每一个人,竟都是这样被胡乱推到了人生的起点,开始长长短短,各不相同的跋涉。
NO. 3
《卡夫卡传》作者: (德) 莱纳·施塔赫
豆瓣评分:9.4那些年 ,曾经无拘无束、易受外界影响的青年卡夫卡转变为敬业的公务员,成长为“卡夫卡式幽默”的大师。在极短时间内,“爆发式”写出《判决》《变形记》《失踪者》《诉讼》等突破之作,就此铺平那条他将一直走到底的艺术之路。此部传记集施塔赫二十年研究之所得,有如全景电影照亮犹太人身份、布拉格社会环境、禁欲主义、战争、与菲莉丝之恋等每一要素与经历在卡夫卡身上烙下的印迹。这六年,构成卡夫卡生存的中心。而如果终点真的早早到来,我们便会觉得此人只活了“半生”,会说这样的生命残缺未竟,没有意义。
NO. 4
《智性与激情》作者: [法] 贝阿特丽丝 ·穆斯利
豆瓣评分:9.1苏珊·桑塔格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多次荣膺国际文学大奖。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桑塔格的著作是为了寻求对所处时代的理解。她的人生经历,也折射着20世纪30 年代至21 世纪初期西方知识界、文化界的思想图谱和文艺风潮。法国文学史学者贝阿特丽丝·穆斯利借助桑塔格生前身后的档案文件、出版作品,以时间为轴,以桑塔格人生各阶段的重要事件为聚焦点,将桑塔格的艺术评论、文学创作、政治见解与精神历程置于历史中加以考察,勾勒出这个“包罗万象的灵魂”一生的智性之旅。我曾经服过三种刑期:我的童年、我的婚姻、我孩子的童年。我必须改变我的
生活,才能真正活着,而不是等待有一天能真正活着。
NO. 5
《成为波伏瓦》作者: [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豆瓣评分:9.0《成为波伏瓦》是根据近几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撰写的波伏瓦全新权威传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波伏瓦如是说。这本开创性的传记引入波伏瓦此前从未被出版的日记和信件等全新材料,把她从萨特的阴影中拉出来,使她站在属于自己的聚光灯下。这本传记将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波伏瓦,也让我们重新看待波伏瓦和萨特的关系。本书还将呈现很多此前不为人所知的波伏瓦的个人细节,这些新的细节会增强波伏瓦的神秘感,也会使我们对波伏瓦更加着迷。为什么这位“女性主义偶像”要着力打造自己的形象?为什么关于她和萨特的关系她会频频“撒谎”,或是声称自己不是一个哲学家?也许带着这些新的细节,我们能更进一步地去认识真正的波伏瓦。她也惊讶地发现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并不是家里人所期待的。她不明白为什么曾经鼓励她阅读和质疑的父母,现在却要求她停止思考,放弃阅读,不再提问。
NO. 6
《不知归处》
作者: [美] 乔治·普罗尼克
豆瓣评分:暂无本书聚焦茨威格晚年的流亡岁月,通过茨威格与家人、友人的往来书信和关于他的诸多传记、文章等一手资料,发掘他的
生活日常、精神脉络和行为逻辑,探究他丧失故土、母语、文化参照、朋友、书籍和希望之后,陌生的世界在他眼中呈现的景象和这景象对他的冲击,并试图循此探寻这位著名作家自杀的动机。在漫长的流亡岁月中,作为世界公民的茨威格愈来愈找不到精神的栖息之地,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流亡使他身心俱疲。故土不可归,英国——甚至作为他心中文化艺术殿堂的欧罗巴大陆亦然。美国不是归处,巴西虽有时让他仿若“身处家乡”也终归不是他想要回去的昨日的世界。“我们在任何国家都将无家可归,我们没有了现在,也没有未来。”
NO. 7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作者: 杨苡/口述
/ 余斌/撰写
/ 余斌
豆瓣评分:8.8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世纪回眸中,相比于传奇与成就,杨苡更看重她的“日子”,及其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童年深宅里,祖辈的煊赫、北洋政商两界的风云变幻她不大闹得清,念念不忘者,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境遇;同窗情谊、少女心事、诗歌与话剧,“中西”十年乘着歌声的翅膀,最是无忧无虑;民族危亡之际,自天津、上海、香港到昆明,西迁途中高唱《松花江上》,文明之火光焰不熄;从西南联大到中央大学,记忆里依旧是年轻的身影——初见“文学偶像”巴金,大轰炸后满头灰土的闻一多,手杖点在石板路上嘀嘀笃笃的吴宓,“夸我们是勇敢少女”的恩师沈从文,还有滇水之边的月下谈心,嘉陵江畔的重逢与告别……

不是打扰,是精彩内容的准点送达!
网址:7本名人传记,穿越时间与大师交谈 https://klqsh.com/news/view/213446
相关内容
拆书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穿越古今,揭秘八位宗师的传奇人生「励志型的名人传记」比较励志的名人传记7本好书,推荐教师必读名人传记「中学必背十大名人传记」中学生必读的人物传记鲁豫谈访谈节目心得:越是时代改变,越要回到根本「300字历史名人传记」300字历史名人传记作文「简单短小的名人传记」名人自传短篇带给你力量的名人传记推荐名人传记大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