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每逢岁末新春,这段熟悉的BGM便在大街小巷回荡,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贺岁神曲《恭喜恭喜》,早已传遍世界各地华人地区,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80年前这首歌是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所创作的歌曲。
这首为抗战而作的歌曲是如何成为贺岁神曲?为什么演唱至今,仍能经久不衰?歌曲创作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歌曲《恭喜恭喜》视频,来源新华网哔哩哔哩官方号
为抗战胜利而作
80年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大公报》头版用超大号的五个铅字“日本投降矣!”,向全国报告抗战胜利消息。
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上海,当时著名音乐人陈歌辛心潮澎湃,仅用了一晚时间,就写出了一首《迎战士》来欢庆抗战胜利。这首歌曲表达了沦陷区人民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的喜悦,以及对抗日将士的赞颂。
之后,陈歌辛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后迎来的第一个农历新年,创作了经典歌曲《恭喜恭喜》。作者用笔名“庆余”来署名,庆幸自己能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存活下来。这个署名也可以说是大多数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中国老百姓心声。在这首歌曲中,陈歌辛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历经了战争的痛苦煎熬后,终于苦尽甘来,迎来胜利,迎接新生。
《恭喜恭喜》曲谱。
歌曲在发表后,因作品简短,主题鲜明,不失精致,歌词也朗朗上口,极易学唱,所以《恭喜恭喜》这首曲子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且经久不衰。
陈歌辛《恭喜恭喜》
在《恭喜恭喜》问世以前,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抗日歌曲。比如《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团结就是力量》《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这些激昂的,充满力量的抗日歌曲,陪伴中国老百姓度过了漫长的战争岁月。而《恭喜恭喜》与这些抗日歌曲不同,这首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在创作之初的曲调略显哀伤,但哀思中又带着无尽希望。
“这首歌曲让人听了之后很有感触,在抗战时期乃至抗战胜利后,我们有很多歌曲都是比较雄壮的,激昂的,而这首歌曲从另外一个角度,将人们对抗战胜利的心情,用流行歌曲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给人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它从另一种角度表达了人们对抗战胜利的庆贺,以及那种劫后余生的心情。”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金旭庚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
1945年,人们走上街头庆祝抗战胜利。资料图片
经典传唱经久不衰
当我们细细品鉴《恭喜恭喜》,会发现这首歌的歌词真的很有意境:“冬天已到尽头,真是好的消息,温暖的春风,就要吹醒大地……皓皓冰雪融解,眼看梅花吐蕊,漫漫长夜过处,听到一声鸡啼……经过多少困难,历经多少磨炼,多少心儿盼望,盼望春的消息,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冬天”“冰雪”“漫漫长夜”象征着残酷的抗战过程以及中国老百姓在战争中所受的煎熬,而“春风”“春天”“梅花”“鸡啼”等意象则让人联想到战争胜利后的人们的新生活。当战争胜利后,举国欢庆,但战争带来的悲惨经历与苦难回忆是难以消除的,当饱受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走在街头,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使得他们在见面时,却什么也说不出口,只能互道一声“恭喜”,这声“恭喜”既是对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是对国家得以幸存,赢取最终胜利的喜悦。
其实,在陈歌辛的作品中,有关于“冬天”与“春天”的隐喻很多,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他就专注于抗战主题歌曲、戏剧创作。1941年上海沦陷,陈歌辛写了一首《度过这冷的冬天》,“度过这冷的冬天,春天就要到来。”他就是因为这首歌后来被日本人抓去了,关了三个月。
“当我们将自己融入到当年的情景里,这首歌将人们的心情用一种柔和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听起来十分动容。”金旭庚表示,“陈歌辛的歌词比较适合大众演唱,顺口又好记,而且一首歌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是旋律好不好听。与那些音域跨度非常大的艺术歌曲相比,这首《恭喜恭喜》的旋律虽然只有一个八度,音域跨度非常小,但也因如此,音域不宽加上旋律顺畅,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能哼唱,这才得以一直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陈歌辛照片。
据了解,一代“歌仙”陈歌辛写了很多流行歌曲,比如《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夜上海》等名曲,不但风靡一时,还传唱至今。他还与中国现代舞的开山鼻祖吴晓邦合作,创作出了四部以抗日为题材的歌舞剧:《罂粟花》《丑表功》(又名《跳加官》)《传递情报者》以及最负盛名的《春之消息》。这四部歌舞剧曾轰动一时,不少热血青年因为这些歌舞剧的触动而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抗战歌曲演化贺岁神曲
《恭喜恭喜》的最初版本由民国时期著名的兄妹歌手姚敏、姚莉演唱,姚敏是著名的作曲家,妹妹姚莉当时是红透半边天的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该歌曲于1946年11月27日录音,经由百代唱片录制发行,唱片编号为35648B。
民国时期兄妹歌手姚敏(右)、姚莉(左)。
歌曲中没有锣鼓喧天的热闹,仅有一把吉他伴奏,轻拨和弦弹着哀伤忧郁的小调,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还没有散尽的年代。由于歌词里并没有直接提到战争,还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歌曲整体是激动喜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恭喜恭喜》庆祝战争胜利的成分逐渐淡化,“拜年”的意义渐渐被突出。
邓丽君专辑《圣诞快乐·敬贺新禧》翻唱《恭喜恭喜》。
1968年,邓丽君在她的专辑《圣诞快乐·敬贺新禧》中重新演唱了这首老歌,开始改用较欢快的编曲,她甜蜜的歌声让这首歌更加广为流传,最终成为了整个华人世界广泛接受的贺年歌曲。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过历代华人歌手反复翻唱,并将原作略显哀伤的弦乐小调进行改编,加入很多锣鼓、鞭炮等喜庆元素,节奏也变得明快活泼,其“贺岁”意味彻底取代了最初的悲情底色,从乐曲角度进一步强化了“拜年”意味,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一年一度的“洗脑”拜年曲。
对于《恭喜恭喜》多年来被反复翻唱,金旭庚认为,“这表明了这是一首被大家认可喜欢的歌曲,这首歌曲的艺术生命很长,对于歌曲背后的历史,也希望能让更多人知晓。”
值得一提的是,《恭喜恭喜》最初的唱片录制发行在上海徐家汇的百代小楼,这里是当年著名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所在,它几乎聚集了当时上海所有的明星,堪称是“进步音乐人前进的堡垒”,大量的抗日歌曲唱片就在此诞生。在这栋红色的小楼里,还曾传出过时代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5月9日,由袁牧之、顾梦鹤演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录音棚中录制。5月24日,《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首次上映。在同年7月,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经由百代唱片公司出版。
时光荏苒,80年岁月过去,从抗日歌曲到贺年神曲,《恭喜恭喜》的演变是民族集体记忆与时代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成为了连接历史与当下、苦难与希望的独特文化符号。在抗战胜利纪念日来临之际,再次提及《恭喜恭喜》,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记住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不忘初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