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历史|柿子:朱元璋封它为凌霜侯
分享一道历史小故事: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机智应对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历史文化分享#
柿子已大批量上市。色正、味好,吃着、看着都很受用。柿子寓意也好,事事如意、百事如意,但凡作吉祥画的,都会以“柿”代“事”。明宪宗朱见深画“百事如意图”,就用了柏树枝和几枚红彤彤的柿子。
百事如意 朱见深
柿子是中国原产之物,约有三千年的栽培史。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记载“枇杷橪柿”。《晋宫阁名》云:“华林圆柿六七株,晖章殿前一株。”这说的都是皇宫里栽植的柿子。南北朝时,柿子开始由庭园栽培发展为大面积种植,到唐代“教民种柿”蔚然成风。
俗谓柿树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唐人郑虔曾用柿叶练字,终于有所成就,被玄宗赞誉为“三绝”。
霜叶可书,嘉实味美。柿子品种繁多,口感大有不同。前几年,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带火了火晶柿子。那是软柿子。还有硬柿子,晚明文人张岱最为喜欢。他在《陶庵梦忆》中写:
萧山方柿,皮绿者不佳,皮红而肉糜烂者不佳,必树头红而坚脆如藕者,方称绝品。然间遇之,不多得。
像藕片一样清脆的才叫好。他还提到有一年到嵊州市鹿苑寺躲避战乱,见柿大如瓜,生脆如咀冰嚼雪。
自古以来,木石鸟兽获封官爵的不乏其例。秦始皇封松为五大夫,唐武后封栢为五品大夫,钱镠封临安大木为衣锦将军,宋钦宗封石为盘固侯……真真假假,流传甚广。柿子也被封过。这个故事出自明人张定的《在田录》。
说朱元璋未发迹时,饿了两天,见有一树,霜柿正熟,取食之。吃了十枚才饱。多年后,朱元璋攻打采石,途中路过,再次见到这棵柿子树,便下马,将身上红袍披在树上,说:“封尔为凌霜侯。”
《在田录》今已不全,仅存几条,所记全为朱元璋轶事。作者张定为安徽泗县人,生平事迹已不可考。泗县,地近凤阳,可视为朱元璋老家的近邻,从内容看,张定可能是洪武、永乐间人。至于书中所记,是真是假?为何凭据?只能说可供史官参考。
举报/反馈
网址:餐桌上的历史|柿子:朱元璋封它为凌霜侯 https://klqsh.com/news/view/214444
相关内容
中华文化普及丛书:中国历史读本《三国演义》到《水浒传》,含沙射影之绝唱;作者为何憎恨朱元璋
朱元璋病重大限将至,朱棣戏精上身虎口脱身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400年来无人敢续,朱元璋:这没什么我来!
半首未尽的诗,赵匡胤为何而作?几代文人无人续,但朱元璋说容易
刘仲质:明初礼部尚书,提倡尊孔,陪同朱元璋一道祭祀孔庙
张无忌为何甘心将皇位让给朱元璋,其实不是他不愿做,而是有苦衷
为什么开国后的汤和屡次遭到朱元璋针对,难道汤和自己就没错?
朱标通过糠面馒头看出百姓的疾苦朱元璋为惩治贪官污吏重设锦衣卫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朱元璋授封将帅,汤和刘伯温惨被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