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中学生思辨读本》【正版图书 折扣 优惠 详情 书评 试读】

发布时间:2025-09-04 12:51

阅读经典名著,传承人类智慧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书籍爱好#

  让智慧启迪人生

  余党绪

  很久以前,读过一篇小说,名叫“飘逝的花头巾”。主人公是个美丽的女大学生,多少年过去了,还清晰地记得她系在船舷上的那条花头巾。小说的后来,她变了。为了让人刮目相看,为了挤进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子,她拼命背诵“人名词典”,桌上刻意摆着几本名著,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学养和风雅。显然,小说把她塑造成了一个爱慕虚荣、附庸风雅的人。

  我对这个故事记忆犹新,恐怕与小说中的这个“阅读”的细节相关。那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时代。一首小诗,一篇小说,一本新上市的名著,都能迅速成为奔走相告的新闻和街谈巷议的话题。正是有了这样的背景,这个女学生的行为才显得有些荒唐,有些刺目:她动机不纯。

  想一想自己,何尝没有过这样“不纯”的念头?那是一个以读书、读名著为时尚的年代。15岁的时候,我读了《红与黑》。书被读得无影无踪了,但我还清晰地记得它的封面,暗红色的,当时关注的是司汤达这个作者,译者是谁倒没在意。后来留心比照了一下,想必是罗玉君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的那个本子。那段时间,我把于连挂在嘴上,只要与人说话,就想炫耀一把。同龄人的羡慕,师长的赞赏,确实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至于书的内容,那时处在青春期,恐怕用心多在于连的爱情冒险上。当年的读物十分稀少,一本《红与黑》算是稀罕之物,我从前往后读,从尾往头读,从中间往两边读,随手翻着读,专找有玛蒂尔德的地方读……终于有一天,书散架了;终于有一天,有些页码失散了;终于有一天,再也找不到书的踪迹了。好在于连已经活在了我的心中,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选择死亡,还是为了他谜一样的人生而伤神。

  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颗于连一样的野心,那个“飘逝的花头巾”想必也有于连一样走进“巴黎客厅”的梦想。到现在,我还是很难说清于连在阳光下走上刑场的逻辑,但于连的人生轨迹和他的心路历程,却刻在了我的心里。“野心”与“尊严”的较量,这是我对于连人生的理解。人都不是安分守己的,每个人都在突破各种有形的藩篱,无形的禁锢,为自己的野心而狼奔豕突。只是,这条荆棘丛生的路上,有太多的迷惘,太多的沟壑,太多的歧路,稍有不慎,便把自己给弄丢了。有时候我想,于连短暂的一生,就是为了用最集约、最耀眼的方式来展示青春的苏醒与沉沦。《红与黑》常常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经典台词:有些鸟儿是笼子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了。可惜的是,于连最终还是死在一个笼子里。

  一个人一生能读多少书呢?随便翻翻的肯定不少,但说用心读,反复读,并浸淫成自己血肉的,恐怕就有限了。以前羡慕陈寅恪、钱锺书这些博览群书的人,怎么想都不明白,他们竟敢夸下海口,说这世界上已无书可读了。人们对“无书可读”有各种解读,就我而言,我倒坚信,书是上苍的恩典,绝不会让一个爱书的人产生无书可读的遗憾。总有一颗灵魂让你震撼,总有一种智慧让你欣悦。那些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又欣悦了一个族群又一个族群的,便是被我们称之为“经典”的东西。

  我与书的缘分,因为职业而固定了下来,就好像由恋爱而成为婚姻。读书、教书,偶尔写点书,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交人要交伟大的人,读书要读伟大的书,而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捷径,便是读经典名著。我主张经典名著要进课程,进课堂,进教学,就是因为我看到,人生的智慧,生命的密码,生活的真谛,虽然因人而异,却都储存在经典的字里行间。

  经典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智慧的对话者。人们常把经典比作“教科书”,在我看来,经典首先是一个对话者,它的价值与意义,取决于与之对话的那个对话者。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便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你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读经典,一直有个卑微的念头,希望自己的心智能够配得上经典。当然这也就有了另一个发现,有些所谓的经典似乎渐渐配不上我的心智了。这让我惶恐,却也让我欣悦。

  十多年前,开始为学生开设经典阅读课。我相信,引着学生在高中读上三五本经典,总会有其奠基意义的;而读法,也从早期的注重知识与解构,转向了对人生图像和生命形式的思考。读《鲁滨孙漂流记》,一起思考“流浪与穿越”的情结;读《西游记》,一起思考成长的路径与成功的意义;读《三国演义》,思考那些“图王”者们在功名与道义上的抉择;读《复活》,讨论的却是生命的堕落与自我的救赎……人生的阶段各个不同,生命的境遇各自有别,在同一部作品中,每个人都能寻获自己的表达,都能得到智慧的启迪。因此,我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陪伴者”,我的任务就是陪学生一起读几本名著,一起思考几个人生问题。而名著的选择,就是在我的阅读视野中最能揭示某个人生问题的经典。比如,揭示“功名与道义”的冲突,首选《三国演义》;谈论“命运”与“责任”,《俄狄浦斯王》是个最“集约”的选择;而要理解“苦难与罪恶”,我想多数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悲惨世界》……

  人生与经典,总有些同构。反思自己走过的路,感慨万千。在野心与尊严的较量中我的游移和失落,在野性的规驯中我的叛逆和降服,在命运与选择中我的悔恨与挣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与其说我与学生分享的是一部著作,还不如说分享的是我的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的生命才散发出了一个语文教师的人文意义。而我的学生们,在共享我的体验时,也或多或少给了我智慧与力量。我一直觉得,师生是一种彼此见证的关系:我见证你的成长,你见证我的衰老。这就是缘。

  我选择了九本名著,聚焦人生路上的九个问题,以此来阐述我理解的“经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在写作过程中,我也有意将九部名著的内容关联起来,尽可能形成一个互相照应、彼此互文的关系。比如,从鲁滨孙关联到唐僧四人,他们在精神气质上确有相通的一面;从《三国演义》的政治野心家关联到《红与黑》的个人野心家,由此可更好的理解“野心”的内涵;从《复活》的忏悔与《悲惨世界》的宽恕,关联到《水浒传》的复仇哲学;从《哈姆莱特》关联到《俄狄浦斯王》,因为它们都涉及关于“命运”的话题。当然,这种关联有明,有暗,有直接,有间接,也算是我自己的一种理解吧。

  在成书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诸多好友的帮助,尤其是唐秋明、石海红、史文、周赟、徐芳、孔超琼、陈晓琼等人,在初期的研讨中,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何勇、易英华、张少杰等编辑的倾力付出。

  更要感谢于漪老师与孙绍振老师慷慨作序。于老师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孙老师是重量级的大学者,我对他们,高山仰止,心向往之。请他们作序,固然是希望我的阅读理念能得到他们的肯定,但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思辨性阅读,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头巾。忘记了那个女孩的花头巾是丝绸的,还是棉布的,或者其他什么材质。它会飘到哪里去呢?

网址:《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中学生思辨读本》【正版图书 折扣 优惠 详情 书评 试读】 https://klqsh.com/news/view/215409

相关内容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修订版)(中学生思辨读本)》9787544484107.pdf
《中学生思辨读本共4册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现代杂文》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详细介绍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修订本)/中学生思辨读本
《水孩子 正版 彩图插画 无障碍阅读版名师导读/励志成长书/中小学初中生三四五六年级课外文学名著 智慧熊励志版全新正版》 【简介
《[选5本40元]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著作 如何才能幸福度过一生 哲学入门 人生哲理修身处世图书籍 西方哲学经典书籍 外国哲学知识读物 经典名著哲学书籍》 【简介
《中国名著导读一本全(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必读名著》【正版图书 折扣 优惠 详情 书评 试读】
《正能量社交(精华版)(精)》【正版图书 折扣 优惠 详情 书评 试读】
《成功心理学》【正版图书 折扣 优惠 详情 书评 试读】
《句子迷珍藏版全集 中外名家优美句子3500句经典句子人生答疑励志书哲学智慧书人间告白书释怀解压书中学生课外阅读微悦读; 2022新版疯狂阅读句子迷》 【简介

随便看看